从业机构猛增 青岛融资租赁业迎来发展春天

AI摘要

飞机、船舶、基础设施、医疗设备、高端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无需花费巨资,便可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为我所用;而大型设备变成流动资金,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也能实现。如今,融资租赁正从鲜为人知的新业务,发展成为金融服务业的生力军。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融资租赁行业尽管在青岛起步稍晚,但发展后劲十足,机构数量更是在2013年得以迅猛增长,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融资租赁企业21家,其中,内资2家,外资19家。可以说,

飞机、船舶、基础设施、医疗设备、高端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无需花费巨资,便可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为我所用;而大型设备变成流动资金,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也能实现。如今,融资租赁正从鲜为人知的新业务,发展成为金融服务业的生力军。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融资租赁行业尽管在青岛起步稍晚,但发展后劲十足,机构数量更是在2013年得以迅猛增长,截至目前,我市共有融资租赁企业21家,其中,内资2家,外资19家。可以说,如雨后春笋般勃发的从业机构,昭示着青岛融资租赁业的春天来了。

融资租赁业的“后生”

我国现代融资租赁行业发轫于198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从积极引进外资的角度,成立了一批外资租赁公司,已走过30余年发展历程。但行业的真正起步却是在2005年,及至2007年,行业才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青岛融资租赁行业相对全国而言,起步更晚一些,目前的21家融资租赁公司,主要为2012年以来新批准设立的,其中内资2家注册资本3.85亿人民币,外资19家注册资本3.8亿美元。2013年,全市融资租赁企业实现融资租赁合同余额10亿元。可以说,2012年是青岛租赁行业突破的一年,2013年是快速发展的一年。

2013年青岛融资租赁行业机构数量的快速增加,也是全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缩影。截至2013年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共约1026家,比年初的560家增加466家,增长83.2%。今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仍呈快速发展态势,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各类融资租赁总部企业总数达1250家;行业注册资金达3600亿元,比上年底增加540亿元;全国融资租赁合同约为2.6万亿元,比上年底增加约0.5亿元。

从机构数量、注册资本金、租赁合同总额这三个关键数据上看,青岛融资租赁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可谓“微不足道”。笔者了解到,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版图上,天津、上海等城市走在了前面,截至2013年年底,总部设在天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达到206家,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自贸区已经有融资租赁企业419家。与这些融资租赁的一线城市相比,青岛的差距可谓不小,而即便与济南相比,青岛也有一定的差距,笔者了解到,目前,济南的融资租赁公司已有40家左右。

起步虽晚后劲十足

虽然,青岛这个融资租赁行业的“后生”个头还比较小,但发展后劲很足。在不久前发布实施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出台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加快本土金融系、厂商系内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培育发展,形成青岛融资租赁业发展“高地”。

由于享有政策优势,保税区往往是融资租赁行业的“热土”。天津的东疆保税港区、上海自贸区均是如此,青岛保税区也是融资租赁业的聚集地。目前在青岛保税港区内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已达12家,数量占全市近2/3。

笔者了解到,在青岛保税区,融资租赁公司可以享受到不少优惠政策。银监会于2010年1月颁布的《关于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地区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SPV(特殊项目公司)只能设在境内保税地区。保税港区内融资租赁企业既可以美元结算,也可以人民币结算,在避免汇兑损失等方面具有优势。据悉,保税港区进口设备实行“免证、免税、保税”,区内融资租赁企业可更加便捷地购买到承租方所需的包括许可证管理在内的各类设备。进口设备入保税港区可享受保税政策,租赁到境内区外企业可按设备租金分期缴纳关税;租赁期结束后,进口设备既可续租,也可退运至保税港区,然后卖给国外客户或再租赁给国外用户。

从宏观角度看,未来青岛政策优势将吸引融资租赁机构的聚集,从而实现厚积薄发。从微观角度看,青岛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也正在“如火如荼”拓展。“我们正在做的项目、储备的项目有多个,融资租赁的合同金额很快就能做到注册资本金的十倍。”青岛数家融资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均如此向笔者表示。笔者了解到,融资租赁合同金额达到注册资本金的十倍正是融资融资公司业务量的上限。

为了突破这一上限,青岛不少融资租赁公司正在谋划增加注册资本金,“今年,我们想把实收注册资本金由现在的240万美元增加到480万美元。”青岛华通东卫融资租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晓亮表示。

实体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融资租赁业作为连接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纽带,通过产融结合的形式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从融资租赁发展的历史看,其与设备制造业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现代融资租赁产生于二战后。当时的美国工业面临转型,导致设备融资需求旺盛,但是,由于大批需要设备融资的中小型企业达不到银行的信贷条件,一种新的可以弥补传统银行融资方式不足的行业—融资租赁业便应运而生,自此,融资租赁迅速在美英等国家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仅次于商业银行贷款的信贷方式。

相信在青岛大力打造的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中,融资租赁的“助推器”作用也会显现。根据青岛市经信委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岛市工业十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实施意见》,青岛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分别为家电、石化、服装、食品、机械装备、橡胶、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产业链。无论是这些产业链条的上游设备制造商,还是下游厂商,融资租赁均可在其中发挥作用。“融资租赁通过融物的方式来融资,起到了很好的融资和促进销售的作用,这种形式很好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社会投资。”华商汇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传勇表示。“融资租赁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促销、融资和理财,其中促销、融资是最常见的两大功能。”青岛青建租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孟春玲表示。

华商汇通融资租赁、华通东卫融资租赁分别成功办理的两项业务,更是例证了融资租赁对制造业的“助推器”作用。“我们与澳柯玛合作,为购买其自动售货机企业办理厂商直租业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澳柯玛迅速回笼了自动售货机销售资金,减少了应收账款,而且也刺激了其自动售货机的销售。”李晓亮表示。

华商汇通融资租赁办理的轮胎装备的厂商直租业务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轮胎装备的厂商直租,轮胎装备生产厂家和其下游企业均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徐传勇说,“租赁公司一手托两家,一边是厂商,一边是厂商的下游企业,帮助两家各取所需。”

笔者了解到,目前青岛融资租赁公司所做的业务,在厂商直租和售后回租两个方面均有涉及。所涉及的标的物既有机器设备,也有医疗设备、电动公交车、公共设施等,而飞机、船舶等设备的融资租赁业务目前还未开展。#d1cm#page#

人才稀缺成发展瓶颈

“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有三大瓶颈:一是资金来源,二是风险控制,三是人才。”孟春玲坦言。

在三大瓶颈中,资金来源问题是困扰青岛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了解到,虽然目前融资渠道较多,如引进保险(放心保)资金、境外资金以及出表操作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等,但青岛融资租赁公司目前的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以传统的银行保理授信为主,其他融资渠道未能成功拓展。

而孟春玲所说的风险控制和人才两大瓶颈具有一致性,均指向了人才。在智联招聘上,笔者就发现,诸如融资租赁业务经理、副总经理、总监,甚至是总经理这样的职位屡见不鲜,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寻求有3-5年经验的人才,其中不少副总经理级别的职位也只要求5年的业内经验甚至是2年工作经历,这比起其他行业动辄5-10年的工作经验显然宽松很多。由此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的人才荒可见一斑。

在青岛,融资租赁人才的缺乏一点也不亚于全国其他城市。“由于各方面的政策不配套,从北京、上海等地挖到具有融资租赁业从业经验的人才,非常难。现在我们只能是从银行挖一些具有类似行业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青岛城投建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尚志田表示。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而言,人才仅是青岛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的一道坎,缺乏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对融资租赁方式知晓度不高这些问题也在困扰着青岛的融资租赁公司。

虽然说青岛融资租赁行业随着春天的到来已抽丝发芽,但要想由弱变强并逐步确立全国的地位,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行业发展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关

各方聚首话融资租赁

作为一个在我市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融资租赁业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国家对行业发展有哪些政策扶持?在开展业务中如何处理法律及税务方面的问题?行业发展还面临哪些瓶颈?日前,在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保税区管委的指导下,由华商汇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承办的青岛市融资租赁行业研讨会成功召开,来自我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商会组织及融资租赁业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就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进行形势研判、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和答疑解惑,令从业企业厘清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发展信心。

华商汇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传勇表示,融资租赁目前已成为信贷、基金、证券、信托之外的第五大融资工具,近年来,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快速兴起,成为发展最为迅猛、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虽然青岛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青岛市商务局的精心指导、青岛市保税区管委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发展非常迅猛。华商汇通在这股发展大潮的推动下,依托公司股东单位的优质业务资源,融资租赁业务取得了较快发展,希望公司今后能在这个细分的金融行业有所作为,也愿意为租赁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青岛国融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玉明在发言中表示,融资问题是租赁公司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虽然目前融资渠道较多,但眼下各公司仍以传统的银行保理授信为主,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希望国融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此外,目前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还面临诸多风险,比如关于承租人尽职调查的问题,存在着不能取得全面、真实的信息的问题。尤其是对承租人民间借贷的规模、对外担保的规模等摸不清,摸不透。虽然银行征信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完整和全面。呼吁在尚未建立统一的融资租赁协会之前,各租赁公司可以探索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关于对我市融资租赁行业的政策扶持问题,青岛市商务局商贸发展和消费促进处副处长郭振暖表示,目前我市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有关政策正在研究和起草,相信政策的及时出台会进一步推动租赁行业的发展。而关于如何搭好台做好服务问题,青岛融投资担保商会执行会长郭周祥则表示,愿意发挥商会的平台作用,建立租赁行业的交流联系机制,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作为行业的主管部门,青岛市商务局对刚刚起步的我市融资租赁业非常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商务局副巡视员王志刚在研讨会上表示,我市租赁行业要想乘势发展,就要敢于创新,发挥青岛优势,积极关注青岛十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发展规划,做到产融结合,开辟业务增长点;要积极进取,先把业务做上去,同时,利用保税区等区域的政策优势,形成政策洼地,吸引企业聚集,扩大规模,构建产业、人才的聚集地。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协调、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扶持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政策。同时,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搭建行业交流的平台、政策服务的平台,推动行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