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弱市”环境下的供应链体系建设

“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直白地点破了供应链竞争在制造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对于日益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of continued market depression, 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enterprises shall make more efforts in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upply chain so as to ensure powerful development after market recovery. The theoretic supply chain has a wide scope and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supply system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dustry. The real competition is no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but between supply chains.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e supply chain competition is critical i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all the more for 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dustry with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development and intensive competition.

竞争日益激烈 建立可靠、稳定的供应体系势在必行

在当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更应该多花精力去建设、整合供应链,为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积累后劲。理论上的供应链范围很广,本文就工程机械行业零部件供应体系进行探讨。

在上世纪90年代,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纷纷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许多合资厂都上演了“合资、亏损、控股”三步曲,被国际巨头逐步蚕食合资是为寻找一个进入中国的跳板,亏损是一种手段,控股才是目的(之后才盈利)。而让合资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就是零部件的采购权掌握在外方,而合资公司采购的往往都是外方母公司的零部件,合资公司亏损局面早已注定。即使合资公司亏损,外方其实已经把利润通过零部件采购回流到母公司。中方无可奈何,因为人家掌握着重要的零部件供应链环节。

2011年以三一重机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挖掘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2011年及2012年(截止发稿前)三一重机销量超越小松公司坐上了挖掘机销量的头把交椅。2011年日本某知名液压元件供应商由于毛坯供应(由小松供应)减少而对中国市场减少液压元件供应。当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小松却减少毛坯供应导致液压件供应减少,直接导致中国挖掘机的产量减少(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网曾以《液压件供应减少,不因地震而因小松》为题做过报道)。小松公司的动机大家都已心知肚明。

最近因日本政府的非法购买钓鱼岛而引起的中日关系紧张,假如矛盾进一步激化,届时中日双边贸易受到严重影响乃至断绝。由日本掌控的发动机、液压件等零部件供应中断,中国挖掘机制造企业将在?

按照克里斯多夫的供应链竞争理论,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供应链问题,在未来的竞争中,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落下风。

有可靠的供应体系才有稳定可靠的产品,有长期稳定的产品品质才有真正的品牌。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要真正地成为世界级强者,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势在必行。

如何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体系?

供应链建设对企业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建立稳定可靠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呢?合资(主机与零部件企业)?独资(引进零部件企业)?还是自主(国内企业自主开发)?市场(国际化采购)?

市场是稳定可靠供应链的全部吗?

采用市场手段,进行国际化采购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供应链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选择,也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但是,要成为世界级强者,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供应链建设能完全依赖国际化采购吗?

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认为:虽然国内工程机械主机企业曾经在市场火爆之时经历过核心零部件供应受限,但从长远去看,通过市场自身调节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某些核心零部件掌握在少数厂家手中,这里利润很高,只要是利润很高的环节,就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总有一天会有很多人加入到这个领域去竞争。

山河智能(002097,股吧)装备集团挖掘机研究院院长陶海军认为:配套件发展滞后于整机行业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看,更寄希望于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加快在华投资建厂或者加大投入来缓解供应问题,特别是旺季时的供应。本土企业通过与国外零部件厂商建立合资工厂是稳定自己供应链很好的一个途径,解决了该企业的供应问题,但合资公司有一定的独占性,由于涉及到技术、供应稳定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合资公司对外配套。我个人认为第三方供应才能立足长远,真正解决后顾之忧。

徐工集团副总裁李锁云表示:有些产品,我们有性价比优势,比如说装载机,但是产品的水平与世界高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解决产品“有无或”的问题可以依赖全球的配套体系,快速形成产品,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我觉得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是我们长期要做的。只有在这些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才有可能把产品高端化,否则,即使产品能做出来,在某一个阶段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真正的去抢占世界巨头的市场的时候,他们可能有一系列的措施制约我们发展。

合资?

主机企业通过与核心零部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以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体系是很常见的做法。比如小松与康明斯在日本成立合资公司、现代与康明斯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虽然卡特彼勒在全球都有自己较为完整的供应体系,其在中国也通过合资的方式建立本土供应体系,比如卡特与力源液压在无锡合资成立力锐液压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卡特按照其标准生产的产品纳入卡特的供应体系,且采用卡特品牌。柳工与康明斯、德国ZF等成立合资公司,特别是出口市场火爆之时,核心零部件供不应求,主机厂能得到多少ZF变速箱,就能出口多少装载机。此时,柳工占据的零部件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徐工除了与美驰车桥、罗特艾德回转支承合资外,还与斗山成立斗山发动机合资公司。上柴股份(600841,股吧)也与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组建合资公司,产销适用于船机和陆用发电机组的500〜1600KW(千瓦)大功率发动机与发电机组等产品。

王民:实现上游产业垂直延伸是徐工的战略构想。

徐工集团在零部件建设方面一直很重视,包括自主建设、合资等方式。比如与美驰车桥、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成立合资公司等。徐工集团还与韩国斗山集团合资成立发动机合资公司徐州徐工斗山发动机有限公司(徐工斗山)。合资企业将引进与斗山实际同步的先进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柴油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工程机械用柴油发动机。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表示,实现核心零部件上游产业链的垂直延伸和发动机的制造,是徐工的长期战略构想。比如徐工与斗山合资合作,通过徐工内部市场和斗山发动机先进适用技术的结合,期望能把徐工主机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和水平,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王晓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供应链支撑。

在供应链建设方面,柳工一直在做很多扎实的工作。比如与ZF合资生产变速箱、与康明斯合资生产发动机、柳工核心铸件研发制造项目等。柳工董事长王晓华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企业的发展战略需要供应链支撑,柳工同样如此。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体现在很好的研发体系外,还要体现在关键零部件对企业的支撑。关键零部件的发展是柳工“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工作。企业部分零部件由自己制造,部分零部件需要从市场采购。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支撑,这个支撑来自方方面面。我们想通过供应链的整合,建立和深化柳工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柳工的发展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发展是同步的,比如说柳工进行技改,就要让合作伙伴达到这个标准。国家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对我们来讲是个契机。

独资?

日本川崎液压在苏州建立独资企业川崎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在浙江上虞建立合资企业川崎春晖精密机械(浙江)有限公司,生产的都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最核心的阀,都没有在中国的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韩国斗山液压看到中国的广阔市场,2012年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斗山液压机械(江阴)有限公司,同样也只生产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没有生产阀。这些厂家并没有在中国投入全套产品及最核心产品的生产线。不可否认,技术领先的外资零部件供应商在华加大投资建立独资企业,在一定适度上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零部件产品。但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能完全依靠国外核心零部件在华建立独资企业来建立自己稳定可靠的供应体系吗?

自主开发?

国机重工董事长吴培国就供应体系建设相关问题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体系是每个龙头企业所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各个企业也都有各自的方式和策略。国外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的核心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或者自己掌控,国内的一些龙头企业也在朝这一方向推进,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国机重工因为刚刚整合,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链或是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这是国机重工所追求的目标。

山东常林集团总裁钟默认为:按目前中国液压件的行业现状,只有整个行业水平提高,中国液压件企业才有可能发展好,才有可能出现个别具备很强竞争力的液压件企业。山东常林集团旗下的中川液压新产品发布会时,中川液压把液压件行业的老总们请过来一起探讨。企业新产品发布会时邀请众多同行(也是直接竞争对手)参与,是很少见的。钟默认为中川液压不可能在整个行业处于较低水平的背景下,做到一枝独秀。钟默相信,只要有更多合作与努力,中国液压件行业的春天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到来。

高压油缸技术突破的启示

高压油缸同样是工程机械特别是液压挖掘机重要零部件之一。之前国内同样无法满足主机厂的要求,不得不依赖进口,同样受到制约。而现在包括江苏无锡恒立在内的高压油缸供应商完全突破了技术瓶颈,达到主流厂家的要求。无锡恒立的老板汪立平在创业之初,为邀请国外某公司的专家来无锡,被拒绝多次之后,索性在该专家的家附近常住,最后终于邀请到该专家来无锡。虽然,一项技术突破并不能完全依赖某个技术人员。但是,能有几位老板有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并付诸行动呢?

在高压油缸技术突破过程中,国内企业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天一液压董事长楼天汝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内高压油缸的技术难点包括:(1)高压困油;(2)缓冲机构的材料选用以及缓冲方式的选择等。

高效节能是工程机械发展大势所趋。楼天汝告诉记者:天一液压的节油环保液压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活塞杆、导向套,缸体上设有进出油腔,导向套设在活塞腔的一端,导向套内设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导向套内设有储油罐,储油罐置于两密封圈之间,储油罐的上端设有单向阀,紧靠单向阀设有弹簧,由中空螺钉固定在导向套上,中空螺钉的中空管与缸体上的进出油腔连通。当有液压油通过内密封圈渗漏时,渗漏处的油液由储油罐吸存,再通过单向阀返回油缸内或通过缸体上的进出油腔直接返回油箱,从而有效防止液压油流失,避免污染环境;由于储油罐吸存了大量液压油,降低了油温,延长导向套使用寿命。该项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液压油流失、污染环境、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在油缸的缸盖上增设减压装置,减轻密封件间的高压困油现象,有效地降低了积聚在密封件之间的压力,减少高压高温的液压油对密封件造成的损坏,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

关于缓冲机构的材料选用以及缓冲方式的选择,楼天汝董事长也毫无保留地告诉记者:(1)天一液压目前采用的是浮动式缓冲,增进了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性同时对于装备和油压部品(CYL’, VALVE等)中由于冲击和震动所诱发的问题(脱落、 破损等)起到了防止的作用,其目的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和耐久性。(2)通过原材料的选用以及加工工艺来保证缓冲机构的使用。已经过五十万次的作动实验,且保证无破损,有效地保证了使用寿命。(3)高压油缸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以材料、热处理、焊接、浮动缓冲方面的工艺技术有长时间的积累并成功应用于规模生产。

潍柴动力控股林德液压将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什么?

2012年9月3日,山东重工集团旗下潍柴动力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以7.38亿欧元获得70%股权控股林德液压并获得凯傲集团25%股权。这对中国工程机械液压行业将产生什么影响?

林德液压的产品、技术如何?

挖掘机行业资深人士庞天成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国内工程机械的关键液压零部件均被德国的力士乐公司,美国伊顿公司和日本川崎公司等垄断,特别是液压挖掘机等高端的液压系统。林德液压公司是为数不多的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为主进行研发的公司,而且液压元件的生产制造技术也是世界顶尖的,尤其在负荷传感系统、闭式液压系统方面更具有独到的技术优势,在技术核心上也比日本小松、川崎液压公司领先(据介绍小松公司的液压系统技术不少是来源于林德液压公司的液压技术)。潍柴动力这次与林德液压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将会使国内液压技术首次在核心液压件的技术上突出重围,打破国内液压核心零部件被国外公司长期垄断的局面,为国内核心液压件的生产制造、产业升级首开先河,也同样会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林德液压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熔盛机械研究院院长耿跃海认为:林德液压在挖掘机上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像欧洲的阿特拉斯、利渤海尔等知名厂家用得比较多,甚至小松在欧洲的产品也用林德液压系统。但在中国始终没有打开市场,最主要的原因是价格太高。2003和2004年左右,三一挖掘机曾经在13吨、20吨、30吨的产品尝试采用过林德液压系统,其中已经做出部分样机。以20吨为例,用林德产品比川崎产品就要高出3万元,最后就因为价格问题没有推广。再后来的2005至2007年期间,当时天建公司20吨的挖掘机也用林德液压系统进行小批量生产,最后也没能推广开。虽然在挖掘机上没能真正推广开,但林德液压产品在中国的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叉车等产品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其产品品质已得到高度认可。

潍柴控股林德液压后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认为:我个人认为山东重工控股林德液压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是积极的,至少能改变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尤其是挖掘机行业液压系统比较单一的格局,让主机厂商有更多的选择。

业内专家认为:潍柴控股林德液压后,有可能会促成某些品牌价格下降,这样对挖掘机厂家是有利的。

供应链管理经验谈

杰西博工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JCB)卫志刚认为:目前工程机械行业领先的主机制造商大多以自主设计和装配为主,零配件供应外购占绝大多数。专业化配件制造商既是工程机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也是主机生产商的重要战略伙伴,直接决定制造商的产量与质量。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地位。JCB集团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采购中心形成一个全球统筹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由英国总部统一协调。综合考虑全球各地的质量、成本、产能等优势,向JCB 在全球近20家制造工厂提供零配件。基于JCB集团供应链管理的经验,一个可靠稳定的供应链是多年的经验积累与科学管理的结果。通过一个完善的供应商选择,管理和淘汰体制,建立一个优质的供应商网络,并且不断根据变化不断优化完善。全球化的供应商网络确保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选择质量高价格合理的产品,并且可以在市场波动的时候互补。集中集团采购的规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集团各工厂分享质优价廉的产品。JCB中国已经将在中国销售的主要产品在中国本土组装,但是根据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原则,其零配件是基于质量、供应和价格全球采购的。因此JCB中国的本土化是产品组装的本土化,而零配件供应也是全球化的。在中国本土的采购既供应中国,也供应全球的。

徐工集团副总裁徐工重型总经理陆川告诉记者,徐重之所以能长时间以来保持起重机市场领先优势,市场占有率超过50%,新品层出不穷。比如徐重推出的全球最大吨位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等超大吨位起重机。徐重有这么强的竞争力,重要原因之一是依托徐工集团的强大实力。在核心零部件上的供应也保持了行业优势。徐工集团成立供应总公司,比如像一些核心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泵、阀等进行国际采购的零部件,徐工集团就统一采购,这样在技术、价格、供货周期、物流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另外,徐工集团通过自己内部或通过合资企业等渠道能供应包括液压部分、起升部分、回转部分、驱动桥部分等零部件。目前徐工自己的回转支承、驱动桥等都通过合资公司建立了可靠稳定的供应体系,另外包括像油缸、结构件等都通过自己内部供应,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合作伙伴供应。

英国发动机制造商铂金斯(PERKINS)公司营销总监贝世礼:

供应商整合和供应链管理是Perkins采纳的各项作业规范和程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供应商的整合和管理是推动和实现客户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客户期望我们采用可靠高效的供应链,所以perkins与perkins的供应商合力将客户的需求整合到生产工序上,从而避免浪费、不断提升效率,并确保perkins能以更具竞争力的方法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市场波动时,与供应商保持紧密的合作更为关键,因为我们不仅要在需求下降时能够做出适当回应,更重要的是在需求上升时也能快速响应,所以我们需要具有高灵活性的供应商基础,并与这些供应商保持紧密合作以确保灵活性。

其实,一个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而言,良好的供应链环境能够让这个国家、地区或城市能保持在这个行业的持续领先优势。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今日头条
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录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