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5万亿美元:中国稳增长措施拉动国内消费

中国正在转向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消费驱动型经济体。当前为化解经济下行压力而采取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转型”势头而非遏止或逆转。

中国的消费率已经于2011年停止了连续11年的下降,这很可能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拐点”。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达2.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

根据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日前的预计,到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5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将不断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直接带动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服务需求的增加。

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祁京梅表示,今后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约13.4%,即可达到5万美元的预测目标。“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届时5万亿美元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她说。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投资、出口、消费均衡增长。根据已经公布的政策思路,中国政府当前的“稳增长”行动依然坚持该目标导向。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5万亿美元是个较为稳妥的预测,它与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标志着中国正处在向中等偏上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迈进的过程中。

“这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的一个重要阶段。”庄健说,“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新的重要变化。”

当前,中国的消费率仅百分之四十多一点,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至少拥有20个百分点提升空间。

根据国际经验,居民消费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释放4.7万亿元以上的消费额。相比投资与出口,消费在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最具强劲性和可延续性,而第三产业对消费促进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对家政服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服务需求正在加快释放;对金融、技术、旅游等领域的服务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稳定的收入增长被认为是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而服务性消费的占比不断提升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庞大而不断升级的制造业将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以技术研发、数字设计、流程控制、市场营销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

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个体意愿的经济指标,加强收入分配改革、创造放心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及消费者权益、开发绿色节能产品等,将会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中国财政部日前宣布,今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重点支持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先进环保技术示范推广、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受访的分析人士预料,在稳增长的目标中,政府还将陆续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

根据中国的《服务贸易“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

“到2015年实现5万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目标,意味着中国将更加重视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和贸易。服务贸易发展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关联密切,这对于国外投资者是个好机会。”庄健说。

今年年初实施的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正在修订中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也均鼓励外商投资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重点。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陈德铭说。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今日头条
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录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