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而有道”的话题最早是由武汉千里马的董事长杨义华提起的,而这个话题恰好击中了当下行业的软助。迫于竞争、生存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无论是作为独立的社会单元的企业,还是作为企业家个人,都面临着来自外部同业竞争者和企业内部发展诉求的压力,这两个因素就注定了企业必定会有逐利性。
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企业不惜采取有违市场常规的竞争手段,例如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或者以过度促销的方式来吸引客户,以求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利害关系,我想不必多说,每位企业高层都心知肚明。对于活动的发起企业而言,可能是期待一场兵不血刃的博弈,以获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于参与其间的企业而言,则更多的是无奈之举。但无论初衷如何,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都已经远远偏离了企业当初的设想。
而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讨论“富而有道”这个话题的缘起。这里所提到的“富而有道”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层面来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强调富而有道,通过正当有序的竞争手段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层面来看,在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应肩负起企业对于环境以及社会的责任。我个人很认同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的一个观点,“社会责任不该是一个空的概念,也不单纯局限于慈善、捐款,而是与企业的价值观、用人机制和商业模式等息息相关。做企业,赚很多的钱,许多人都这么想,但这不是阿里巴巴的目的。让员工工作,让用户得到满意服务,让社会感受到我们的存在,这才是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感所在,至于社会回报,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将社会责任植入企业的商业模式,马云所带领的阿里巴巴已经走在了前面。
在跨国企业中,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创建于1865年的巴斯夫是全球知名的化学公司,它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令人称赞。2001年德国政府出台新节能法规,要求新建筑物的采暖能耗降至7L(即房屋每平方米面积每年消耗7L燃料用于供暖),巴斯夫利用其资源优势,率先将一座老建筑物改造成为3L房,节约能源的同时,也为环保做出了贡献,二氧化碳的排放降至了原来的七分之一,从此,3L房在德国得到了大力推广。在中国,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也非常注重责任关怀,包括学校的教育计划、社区顾问小组行动以及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第三方审计。巴斯夫的案例告诉我们,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商业道德、公司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已经成为大企业所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回顾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绩效呈正相关: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可以获得长远的商业机会与利益。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今日工程机械》杂志独家向本网供稿,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原稿出处及作者,违者必究!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