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已来!京哈高速三一无人摊压机群超480小时连续施工

AI摘要

三一集团在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中展示了无人摊压机群的智能化施工能力,该机群在工程中创下了规模、时长和宽度三项行业纪录,实现了沥青路面全厚度连续施工,并连续施工超过480小时。无人摊压机群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和智能调度算法,实现了厘米级的作业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并确保了施工安全。此次实践不仅验证了无人施工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和普适性,也为中国装备制造在复杂场景下的技术适配能力提供了验证

6月18日上午,京哈高速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第八合同段施工现场人潮涌动,来自全国交通建设领域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齐聚于此,共同观摩三一无人摊压机群作业实况。此次观摩会不仅展示了中国工程机械智能化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更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鲜活样本。


创三项行业纪录!













三一无人摊压机群在此次工程中创下:

规模之最:2摊10压全无人化配置,实现沥青路面全厚度(3层)连续施工;

时长之最:创下智能化单次24小时连续沥青施工超480小时(20余天)纪录;

宽度之最:无人双机并铺25.25米路宽(刷新2024年三一在京港澳高速19.25米大宽度无人施工纪录),现为无人机群领域摊铺最大宽度。

京哈高速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七射”之首,其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堪称“中国高速公路复杂工况教科书”,集中体现于施工环境复杂、工艺衔接精密等特征。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三一无人摊压机群以“24小时连续施工”的智能作业模式,巧妙破解传统施工痛点。


钢铁巨兽“厘米级”精准协作













在K496-K497段路面施工现场,由2台摊铺机、10台压路机组成的无人化机群如同优雅的机械舞者,正高效精准地开展路面施工作业。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与智能调度算法的深度融合,机群作业精度达到“厘米级”。

面对25.25米超宽路面的施工挑战,所有设备缓和启停,匀速行进,可规避因人为失误导致的质量风险。此外,在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与密实度的同时,多重安全措施与少人化作业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现场的作业安全。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机群已作业50余天,完成路面施工里程近90公里,较传统施工效率提升20%,人工投入减少60%


权威共鉴:智造新范式确立行业标杆













当天下午,无人机群座谈交流会获圆满成功。三一路机营销公司总经理孙作为致辞表示:“京哈高速实践验证了无人施工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随后中铁一局、辽宁交投建管公司及辽宁省公路学会代表分别致辞,高度认可机群施工表现。三一智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黄子超博士深度解读无人摊压技术原理,获广泛好评。中铁一局结合施工实践,赞誉机群可靠性并展望路面机械智能化发展前景。现场交流答疑环节气氛热烈,整体反馈积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为行业树立智能化施工新标杆。


效率革命背后的深层意义













对京哈高速改扩建工程而言,三一无人化技术的价值远不止于施工“提速”。原定7月31日完工的路面工程,预计提前至6月25日完成,为后续交通安全设施安装争取到近40天缓冲期。同时,无人化施工大幅减少高危环境中的施工人员数量,成功实现“零事故”安全目标。从行业维度看,这是从人工经验驱动到单机自动化,再到多机协同智能化的跨越。正如现场观摩会专家评述:“三一无人化机群不仅重新定义了高速公路建设效率,更验证了中国装备制造在复杂场景下的技术适配能力,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输出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以创新致敬基建强国梦













当三一无人摊压机群在京哈高速上绘就智慧施工的新篇章,这场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技术革命,正为中国乃至全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正如三一路机营销公司总经理孙作为所言:“我们研发的不仅是设备,更是对‘人、机、路’和谐共生的深度思考。在全球基建智能化浪潮中,中国方案已整装待发。”

创建一流企业

造就一流人才

做出一流贡献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三一热门机型 全部机型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