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新华社:500兆帕背后的“神力”突破,柳工欧维姆的创新力

一束钢索可以承受500兆帕应力,这样的“神力”如何才能拥有?

6月12日,新华社发表《一个计量单位里的创新力|500兆帕背后的“神力”突破》报道,聚集柳工欧维姆公司科技创新成果,目前该篇报道浏览量已突破100万。

新华社文章截图

新华社文章截图

在柳工欧维姆公司(下称“欧维姆”)的缆索车间,整齐排列的放线盘同频转动,一根根小拇指粗的钢线在牵引机的引导下,被集束成一根拉索。

正是这样的拉索,经受起了500兆帕应力幅下200万次疲劳试验,托起了“中国天眼”(FAST)这一世界最大的天文观测设备,也实现了预应力领域的世界技术突破,其背后是3年的反复实验以及12项自主创新性专利成果的加持。

“中国天眼”(FAST)

“中国天眼”(FAST)

这些拉索如何支撑起FAST,要从预应力说起。预应力意为预先增加的力。“就像一个木桶,外面套个筋,箍紧,装水后木桶才不会崩开。”欧维姆副总工程师邹易清说,它是许多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岩土、水利、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国内外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

具体到FAST,它是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反射面有一个由6670根主索、2225根下拉索织起的巨大而精密的索网工程。“FAST就像地球的大眼睛一样转动,去观测宇宙。支撑FAST变位的索网就要既有弹性又有超强的抗疲劳性。”欧维姆总工程师谢正元说。

谢正元进一步解释,由于FAST特殊的工作方式,500米跨度索网经常要在球面和抛物面之间频繁变化,拉索的最大工作应力幅要达到500兆帕,是传统标准的2.5倍。

达成这一全世界范围内从未被实现过的钢索疲劳性能,并非易事。

“接到任务时,感觉那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谢正元记忆犹新。他说,当时现有的拉索产品,张拉不到十万次就断了,距离“500兆帕应力幅下200万次疲劳试验”的要求,是遥不可及的。

科研人员还是决定试一试,想方设法改进索制品结构以及锚固结构。经过3年的反复实验,他们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出适合FAST使用的成品索,使其灵活变位的功能得以圆满实现。首创冷铸挤压复合锚固技术、首创高强预应力钢丝与钢绞线组合制索技术、发明反射面单元自适应连接机构……多个“首创”和“发明”,折射出欧维姆攻克难题的决心。在“中国天眼”工程中,欧维姆创造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其中发明专利7项。

拉索安装的工艺同样汇聚智慧和创新。“FAST的主网拉索共有1454种规格,我们得像蜘蛛织网一样,用‘索’织出一张‘大网’。”邹易清介绍,欧维姆结合FAST球形结构特点,克服各种困难,发明了高空索网施工的工法,施工精度控制在5毫米范围内,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在现代社会,预应力应用随处可见。如今,三峡大坝、上海磁悬浮专线、港珠澳大桥、京广高铁……一项项享誉国内外的重要工程中,都活跃着欧维姆的身影。截至目前,欧维姆五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累计授权专利1260余项,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近百个,获中国专利奖6项。

图片

图片

图片

欧维姆公司产值也从每年几百万元发展到二十几亿元,2023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4304万元,成为中国预应力行业的领军品牌。

这离不开欧维姆长期坚持创新和大力投入。欧维姆董事长黎睦汉给出一组数字,欧维姆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有接近300人的技术研发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都超过销售收入的3%以上。“你进步慢了,别人就赶上来了。想保持领先,只能长期坚持创新。”黎睦汉表示。

此外,欧维姆还整合行业优秀资源,设立了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三个院士工作站,跟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共同设立了研究院,这些科研机构给欧维姆带来新的顶尖技术,使公司产品具备强劲的迭代更新能力,保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欧维姆公司

欧维姆公司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关键技术,预应力国内外市场规模巨大,也正在创新突破中迎来更为广阔的产业前景。“坚持创新让公司在全国乃至全球重大基建工程中提供了自己的力量,并在许多领域打破了国外预应力技术的垄断。未来,公司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黎睦汉说。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柳工挖机群
卡特挖掘机
柳工热门机型全部机型 >
柳工代理商全部区域 >
今日头条
柳工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录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