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思考:工程机械企业经营的中庸之道

AI摘要

《中庸》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孔子的嫡孙)所作。它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遵循的原则,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以达到和谐与平衡。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中不偏,庸不易:指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不偏离和不改变自己目标的坚持性,这种

《中庸》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孔子的嫡孙)所作。它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遵循的原则,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以达到和谐与平衡。

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 中不偏,庸不易:指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不偏离和不改变自己目标的坚持性,这种持之以恒的态度被视为成功的关键;

2. 中正,平和:强调了情绪控制的重要性,指人在面对各种情感时应保持适度,避免过度反应,以维持秩序与和谐;

3. 中用:中指好,庸同用,意味着人应该具备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所以,中庸之道是一种倡导平衡、追求和谐和稳定态度的哲学思想,对个人修养、企业运营和社会责任都有指导意义。几千年来,古人在生活中都讲究中庸之道,追求平衡而非“过”或“不及”,这正是商业理念的精髓。

孔子雕像

孔子雕像

孔子曰:“白刃可蹈,中庸难得。”一般人认为中庸就是圆滑,中庸之道缺少个性,很容易施行,其实做起来非常难。人一旦取得一定成功,很容易忘乎所以,就会追求名利、规模、和利益,很难再守住中庸。遇到市场下滑,领导仍然提出增加销量,结果不得不降低风险管控,让企业与中庸渐行渐远。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增长,利益驱使人们追求规模,追求第一、追求多元化,常常听到“既要市场占有率,又要企业利润率,还要企业健康发展”,看似是在追求平衡,实际上是追求利益的贪婪,偏离中庸之道,结果越来越卷,员工做假,因为不做假就无法实现目标,却没人敢质疑目标的合理性,因为那是“一把手”提出来的。

当市场“火”的时候,人的心态就会“飘”,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心想做大,结果把企业做死。内卷就是反中庸的结果,加班成为常态,让员工偏离了中正、平和,放弃陪伴家人。反中庸之道,坚信人定胜天,为此不惜一切代价,赔钱卖设备的事就容易理解了,这就能解释挖掘机和高空作业平台的一些怪现象。

库存管理也是如此,为了实现领导提出的“不惜一切代价实现100%客户满意”的目标,不断增加配件库存,这听起来非常正确,可几年之后企业会留下巨大的呆滞库存,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缺货和过剩是一对“双胞胎”,配件存多了,会产生过剩,占用更多资金;配件存少了,又会出现缺货,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库存持有成本和库存缺货成本就像一把宝剑的两个刃,就像配件现货率和库存周转率一样,反中庸去降低库存持有成本,企业的配件现货率就可能下降,则不得不承担更大的缺货成本,包括承担加急运输、客户流失等风险,缺货还会影响到客户满意度;片面追求更高的配件现货率,又可能增加库存错配,占用更多资金和空间,降低库存周转率,最终影响到配件现货率。

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庸之道,顺势而为,既不“过”,也不要“不及”,按照商业规律做事,不要幻想今年把未来10年的钱都挣到,也别指望20年走过西方100年走过的路,脚踏实地的中庸才是正道,这也是古人的智慧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也许是“批林批孔”时对中庸之道的批判,导致一些中国人把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抛之脑后,反倒是外国企业的做法更加理性中庸,顺势而为,变中求生,绝不违背经济规律,这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