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清洁能源战略基地,四川需直面今夏暴露出的风险和挑战
近期,四川遭遇了缺电的问题。 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是高温干旱极端天气。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短期、可控的。但在此高温渐退之际,我们的追问和反思不应停止。不仅因为这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更因为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承担着服务全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大局的责任。 要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服务全国大局,四川就必须认真检视这场极端天气所暴露出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近期,四川遭遇了缺电的问题。
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是高温干旱极端天气。问题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短期、可控的。但在此高温渐退之际,我们的追问和反思不应停止。不仅因为这事关全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更因为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承担着服务全国能源电力供应安全大局的责任。
要加快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服务全国大局,四川就必须认真检视这场极端天气所暴露出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严肃探讨应对策略,以确保全省能源供应,同时也为全国统筹能源转型与安全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带着问题,川观智库走访一线并请教了省内外专家。
□川观智库研究员 熊筱伟 王成栋 张彧希 陈碧红 张明海
此次缺电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四川能源转型的方向没错,更不能走“回头路”
●四川能源转型不是“太快”而是还“不够快”
●暴露出四川在输电通道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盲点
如前所述,导致此次缺电的直接原因是极端天气。
公开报道显示,四川遭遇了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三最”叠加。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下降,另一方面用电需求急剧攀升。一减一增,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这当然没错,但还可以继续追问。川观智库在走访时就听到一种观点,认为缺电的深层原因是四川能源转型步子“走太快”,具体来说:第一,近年来四川能源消费结构快速向低碳清洁化转型,导致太过依赖水电;第二,水力发电“靠天吃饭”,遇到极端天气就容易导致发电量骤减;第三,未来极端天气可能越来越多,“走太快”造成的影响也将可能因此持续。
有鉴于此,他们建议四川考虑放缓能源转型的步伐,甚至可以走一走“回头路”,通过新建部分燃煤电厂等传统方式来确保能源供给的稳定和安全。
上述观点,并非完全没有事实和研究支撑。关于第一点,川观智库注意到《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四川省能源转型发展明显加快。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末,四川水力发电量占全省发电量的81.6%;关于第二点,此次受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近期全省水电日发电量降幅高达50%;至于第三点,川观智库采访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中国气象经济学会原秘书长吴向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陆尔。他们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发生的可能性确实在增加,但具体概率仍需研究。川观智库又查阅了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科研人员等编写的《西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该报告将“未来高温、干旱和暴雨事件将会更为频繁”列为中等信度——种种研究至少说明,极端天气不应被视为可忽略的小概率事件。
该如何看待这些认识?川观智库采访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气象经济学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和省社科院8家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专家观点高度相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四川能源转型的方向没错,不能走“回头路”。“四川(能源转型)走在了全国前面,那就是好事。现在碰到问题,就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退回去。”李俊峰提醒,有三大判断并没有因极端天气的出现而改变:加快能源转型依然符合全球减碳趋势、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符合四川自身的资源禀赋,因此方向没有错。至于走“回头路”,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等多位专家都提到,四川电煤对外依存度高,当前甚至出现了煤电企业产销成本倒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为应对极端天气而大力发展火电,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二是此次缺电反映出四川能源转型不是“太快”,而是还“不够快”。
怎么理解“不够快”?综合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毅、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詹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等受访专家观点,四川水电发展很快,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没同步跟上。川观智库查询《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现截至2020年底全省水电装机逾8000万千瓦,而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分别只有426万千瓦、191万千瓦。至于开发程度,上述装机量分别占省内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54.6%、23.7%、2.2%。
风、光电开发“不够快”,导致水风光多能互补跟不上。所谓多能互补,是指利用丰水期风能和太阳能较少,枯水期风能和太阳能较多的自然现象,通过不同能源间发电量的互补以提高清洁能源整体供给的稳定性。缺乏多能互补,四川在面对极端天气时就缺乏应对弹性——换言之,受访专家和前述观点都认为当前四川能源结构相对单一,是造成缺电的一个深层原因。但究其成因,专家认为不该盯着“传统能源减少太多”的老思维,而应关注“新能源增加不够”的新要求。
三是此次缺电也暴露了四川相关硬件建设(尤其是电网和储能设施)的一些不足。其中电网主要是缺乏跨省、省内电力互济能力。公开报道显示,缺电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此前对四川已按最大输电通道能力实施了跨省跨区支援——按最大能力支援,为啥四川还缺电?一个重要原因是输电能力本身有限。川观智库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当时出现了省外电力“送不进来”,省内电力往负荷中心“送不进去”的现象。
多位专家提醒,这是四川需要引起重视的盲点问题。过去由于水电丰沛,四川更多考虑电力“输出”而非“输入”,没有足够重视输电通道的双向输送能力建设。至于储能,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能源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工程师向柳表示,四川省为清洁能源配套的储能能力相对不足,抽水蓄能等项目还相对较少。
如何统筹能源转型与安全?
●在已有规划基础上,四川在风能、太阳能开发方面还要“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
●建议推动四川电网提档升级同时,提升和西北等地跨省电力互济能力
●建议迅速着手准备今冬明春、明年夏季的能源保供,部分在建发电项目可尝试扩容
基于上述分析,受访专家从“强化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增强电网和储能项目建设”两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强化能源供给的稳定性,需要水风光多能互补。川观智库注意到《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明确了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目标,较目前情况均有大幅提升。对此受访专家普遍建议,四川在风光开发方面还要“加快速度”和“加大力度”,至于具体多快、多大,应科学研究确定。詹巍特别建议,四川可着重加强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算资源账,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到全省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逾8500万千瓦,目前仅开发不到200万千瓦;算经济账,根据詹巍研究,目前省内剩余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水电开发成本每千瓦预计要超过1万元。而光伏发电的这个数字约为4000元。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0.3元左右,和煤炭发电成本接近。
强化能源供给的稳定性,也需要其他稳定电源支撑。一是推动燃气发电。国家电投集团西南能源研究院研究员甘霖建议,基于城市和周边工业园区需要和战略发展规划,超前布局燃气(氢)发电。二是推进分布式能源。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廖文杰建议促进分布式能源推广利用,积极推动具备条件的建筑楼宇、创业园区利用分布式新能源,同时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探索分布式能源商业运作模式。三是推动现有煤电转型升级。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磊提醒,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推动向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等进行转型升级。向柳表示省内火电厂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建议进一步优化对火电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至于电网和储能项目建设,对内而言,受访专家建议推动四川电网提档升级,特别是加快建设各地至负荷中心输电通道、加强外电入川电力通道建设,解决“有电送不出、外电进不来”问题。此外,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表示,目前部分电厂仍实行“点对网”(即从电厂直接接入用电方的电网)的输电方式,建议争取改为“网对网”(即电厂发出的电先进入四川电网,再输送至用电方电网)的主流方式,以增强四川电力调控能力。多位专家表示可争取先在新建项目中探索实行。对外而言,建议提升和西北等地跨省电力互济的能力,争取国家支持从甘肃、西藏方向建设电力入川通道,确保四川稳定服务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同时,也保障全省能源电力供应。对储能项目建设,受访专家强调风、光等新能源开发要和储能同步发展。通过“新能源+储能”来解决新能源发电可靠性问题。
多位受访专家提醒,上述建议有一个隐藏前提——时间。实践上述建议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见效。然而短期内四川还面临两个课题:今冬明春、明年夏季的能源保供。
综合受访专家观点,这是现实而紧迫的挑战。根据预测,极冷天气有可能在今年冬季出现,这意味着供暖需求增加。而冬季又是枯水期,水电供给减少。至于明年夏季,也需要做好再次应对高温干旱极端天气的准备。
如何应对眼下的挑战?受访专家建议迅速着手准备,包括加强电煤供应保障、前瞻性做好水库蓄水、抓紧提升现有发电机组生产能力等。詹巍特别建议对省内在建光伏电站等进行评估,条件允许可实行扩容,从而实现在数月内新增发电能力;同时可进一步挖掘企业端节能潜力,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加强对全社会节能和低碳生活宣传。
多位专家还提到,要进一步巩固产业界信心。王海林建议在做好电力保供同时,可明确延续四川省水电消纳示范区政策(该政策本应于今年底截止),传递四川省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的明确决心。同时多位受访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做好企业解释工作,及时打消企业来川投资顾虑。
(本文来源:四川日报)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