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绿色发展,路在何方?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煤炭报》梳理了2022年全国主要产煤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煤相关的主要内容,以及地方两会代表、委员部分建议提案,以期窥见新阶段煤炭发展方向与路径。 煤炭绿色发展,路在何方? 山西 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着力稳产保供,促进优化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有序推进煤矿产能核增,依法合规释放先进产能。 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矿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煤炭报》梳理了2022年全国主要产煤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煤相关的主要内容,以及地方两会代表、委员部分建议提案,以期窥见新阶段煤炭发展方向与路径。
煤炭绿色发展,路在何方?
山西
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着力稳产保供,促进优化升级,推动绿色发展。有序推进煤矿产能核增,依法合规释放先进产能。
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5G智慧矿山建设,再建成20座智能化煤矿、500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支持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设,推进光伏、风电基地化发展。引导煤电材、煤焦化氢、钢焦化氢等一体化高效循环发展。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争创煤气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建3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碳达峰碳中和、能源革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煤矿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私挖滥采、非法生产等行为的高压态势。
内蒙古
协同联动深化能源改革,建立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健全新能源项目管理办法,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力度,强化煤炭应急产能储备,做好煤炭电力保供工作。
加快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建设5G+智慧矿山。
加大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力度,新建绿色矿山100座以上。
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支持鄂尔多斯建设现代能源产业基地,支持乌海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科学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力度。
陕西
支持榆林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强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预研工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卡脖子”领域。
坚持“稳控转”调优能源工业。狠抓优煤、扩油、增气各项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强化稳产、保供、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推进可可盖、巴拉素等煤炭项目建设,加快延长石油富县、陕煤黄陵等外送配套电源建设,扩大电力外送规模。
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加快煤电机组节煤减排改造,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深入推进陕南废弃矿山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
新疆
发挥新疆煤化工产业优势,着力构建化纤全产业链。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常态化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挖潜,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共同开发利用煤等矿产资源。
实施“煤改电”和兴边富民工程,持续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条件。启动实施“煤改电”(二期)工程,完成21万户年度任务。
贵州
实施煤电扩能增容提质行动,推进大中型煤矿建设,煤炭产量达到1.45亿吨;加快建设一批先进煤电机组,力争改造煤电机组装机180万千瓦。
实施旗舰引领工程,支持盘江集团等大型企业加快打造千亿元级企业。
大力发展精细磷煤化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加大勘查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提高我省煤、磷、铝、锰、锂等优势矿种和战略性新兴矿种开发保护水平。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3000亩。
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安徽
加快煤电等资源整合。
加强能源保供,推进燃煤机组发电量和工商业用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布局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0万千瓦以上。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和“外电入皖”项目建设。
河南
实施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储备基地、中原储气库群、鲁山和辉县等抽水蓄能电站、整县屋顶光伏发电等能源项目,争取陕电入豫工程核准开工。
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完成9000亩湿地修复,持续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动态清零黄河“四乱”问题。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
山东
开展工业技改提级行动,设立“技改专项贷”,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进“万项万企”“百园技改”计划,工业技改投资突破5000亿元。
继续支持淄博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引导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推广“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模式,大力发展“5G+智慧矿山”,推动各类矿山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着力保障能源安全。积极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建设鲁西煤炭储备基地,煤炭年产量稳定在9500万吨左右,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达到1300万吨以上。
宁夏
科学设置“碳达峰”“碳中和”年度指标和阶段性任务。深化能耗“双控”三年行动。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光伏、风电、煤层气等开发利用,高标准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成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黑龙江
聚焦石油化工、煤化工,实施减油增化,延伸下游产业链条。
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力争新增煤炭产量300万吨以上。
统筹化石能源安全和非化石能源发展,发挥煤炭、煤电基础保障作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气化龙江”战略。
强化交通运输、煤矿、危化品、燃气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
云南
安全高效释放煤炭产能。
完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实施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
统筹煤电油气供给保障,科学实施用能管理。
聚焦危险化学品、燃气、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河北
加强矿山修复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000平方公里。
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强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抓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
甘肃
加快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全面落实链长制,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推动石化、有色、钢铁、煤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实施“三化”改造项目270个。推进陇东综合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新增煤炭产能1465万吨。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辽宁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大国工匠、辽宁工匠,打造技工强省。
完善能源矿产保障储备供给体系,开展新一轮地质找矿行动,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氢能等新能源,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保障能源充足供应。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生态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3万亩。支持抚顺、阜新等地露天矿坑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
四川
严格落实国家双碳政策,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发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功能,有序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鼓励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深入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煤炭储备基地。
青海
围绕在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落实全国统一要求,统筹衔接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时排除各类风险隐患。
江苏
先立后破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空间结构优化调整,推进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电降耗减排,增强新能源消纳能力,促进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保证电力充足供应。抓好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有效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抗风险水平。
吉林
做好电力、煤炭等保供,优化精细化用能管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推动煤电机组改造,提升煤电机组运行水平和调峰能力。
做好通化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谋划废弃矿坑抽水蓄能项目建设。
湖南
出台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能源、用地、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制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推进矿山绿色发展。
福建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保障能源资源等初级产品供应,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突出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广西
加快北海、防城港煤炭储备项目建设。
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源头防范,健全防范处置机制。
江西
支持宜春打造国家级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萍乡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赣湘合作核心区、新余打造新型工业强市和京东合作区域中心、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示范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
完善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实施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完成退化林修复160万亩,探索“矿山生态修复+”融合模式。
湖北
狠抓传统产业技改。扎实推进“技改提能、制造焕新”三年行动,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亿元技改项目1500个以上,技改投资超过5000亿元。
重庆
建立完善科学用能政策,优化煤电油气保供机制。
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煤电机组节煤减排改造和城市公共照明节能改造,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注:按2021年全国各省份煤炭产量由高到低排序)
山东省政协委员、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薄涛: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身
碳消耗已成为继安全、环保之后,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三条“生命线”。火电、钢铁、电解铝和煤炭是传统行业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牛鼻子”,建议推广“转型模式”、创新“转型机制”、供给“转型政策”,加快实现山东传统产业的绿色转身。
山东省人大代表、中石化胜利油田高级专家王涛:突破CCUS技术卡口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简称CCUS,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建议通过加强政府顶层设计、推动行业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成立研发中心、出台激励政策等方式,突破二氧化碳在分离与捕集、输送、利用、封存、集成与示范等方面的技术卡口。
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移动总经理魏春辉:以5G新技术赋能新征程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建设5G智慧矿山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任务。山西移动以自身技术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快煤矿行业5G融合创新场景研究推广,在潞安新元煤矿井下500米打造了全球首座5G智能化煤矿。自中国移动与山西省政府签订5G战略合作后,已累计开通1600多个5G基站,实现了对太原、晋城核心区域,以及其他热点区域的5G网络覆盖;已和长治、阳泉等5个市政府以及阳煤、太钢等龙头企业签订50多份5G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以数智新力量推动三晋能源产业大发展。
安徽省人大代表、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施华彪: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文章
应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文章。一是要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指导企业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二是要发挥安徽特色和优势,加大产业科研投入力度;三是要整合好省内现有煤炭资源,发挥好煤炭资源潜力。煤化工产业是筑牢国家能源安全防线的基石,现代煤化工则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最优路径。要立足特色和优势,打造现代煤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甘肃省人大代表、平凉市委书记周伟:支持平凉煤炭分质转化利用
平凉是国家确定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甘肃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近年来,平凉以建设千亿级煤电化产业基地为引领,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深度转化、一体开发、延链增值,煤炭开发、燃煤发电、煤化工等已成为平凉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建议在发展布局上加大对平凉煤炭分质转化利用的支持力度。
扮演好兜底保障角色
聚焦地方两会涉煤话题,“绿色”和“安全”两个关键词密集出现。
“绿色”顾名思义,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矿山生态修复等,都离不开绿色发展范畴。无论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煤炭绿”都和“中国绿”息息相关“,双碳”战略目标更是对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指出了明确的任务方向。各重点产煤省份,纷纷提出制定“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落实落细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各项任务。
“安全”则从能源供应安全、煤矿开采安全等方面,体现了多层含义。一方面,做好煤炭保供工作、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有效提升能源供给能力和抗风险水平,成为多地关注的话题;另一方面,多地地方两会强调贯彻执行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私挖滥采、非法生产等行为的高压态势。
“绿色”和“安全”是理想的能源开采和利用状态,但对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地下开采占比大的煤炭而言,“绿色”“安全”似乎又是煤炭开采利用的天然短板。在克服重重困难寻找发展路径的过程中,科技和创新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建设5G+智慧矿山,聚焦煤炭分级分质利用等“卡脖子”领域,强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预研工作,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令人振奋的煤炭科研方向见诸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字端。
除科技创新外,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企业管理等多重元素共同发力,将合力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煤炭向何处去?目标是相对清晰的,过程是相对繁复的。不同产煤地区结合自身情况探索解决方案,最终寻找“绿色”“安全”的煤炭发展路径,煤炭也将以更成熟的姿态,在“双碳”战略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能源发展中扮演好兜底保障角色。
(来源于中国煤炭报)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