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铲运孙鹏程:为智能制造披甲铸盾的“工艺尖兵”
9年前,孙鹏程和其他同伴们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加入了徐工,并立下志愿:要让徐工装载机成为业内最具价值的产品,不久的未来,自己也要成为行业内专家型人才。 工作中的孙鹏程 来自游乐场的灵感突破 “爸爸,你说过周末要带我去游乐场的,还算数吗?”下班回到家,4岁半的女儿一脸渴望地看着孙鹏程说。 在此前三个多
9年前,孙鹏程和其他同伴们一样,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加入了徐工,并立下志愿:要让徐工装载机成为业内最具价值的产品,不久的未来,自己也要成为行业内专家型人才。
工作中的孙鹏程
来自游乐场的灵感突破
“爸爸,你说过周末要带我去游乐场的,还算数吗?”下班回到家,4岁半的女儿一脸渴望地看着孙鹏程说。
在此前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孙鹏程和团队一直在研究提升前车架焊接效率的工艺改进方案,设计了十几稿都没能突破关键瓶颈,即便是周末也是全天泡在生产现场,收集数据、测量场地、修改方案。
“算数,这个周末一定去。”看着满脸期待女儿,孙鹏程咬咬牙觉得补偿她一次。
“爸爸,我要坐小火车。”来到游乐场,一辆电动小火车正“呜呜”沿着环形轨道开动着。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前车架的焊接效率提升方案,可以设计成环形,打破现有模式,实现流水线作业。
工作中的孙鹏程
想到这,孙鹏程立即打通了同事的电话。“目前焊接流水线作业在行业内没有先例可循,你的这个想法很大胆。”
“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数十次的计算、调整和验证,轨道运行数据越来越接近理论值。
而此时,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面前,结构件底部和内部如何焊接呢?
孙鹏程想到了翻转变位。通过安装变位机,实现了结构件360°自动翻转,减少了工件转运、翻转及等待时间约,这个灵感突破,让作业效率提升了30%,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超240万元。
400多天创造价值200万元
2020年,事业部以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价值工程“三驾马车”为驱动,实施自动化无人化改造项目,孙鹏程主动加入了智能无人化攻关小组。
在结构一单元,拉杆法兰自动焊接系统灵活地来回作业,这套系统,融合了人工智能领域的OCR图像识别技术及机器人多机协同控制技术,应用人机交互双工位变位机,实现制造无人化。
开发这一套系统,孙鹏程和他的团队整整花了14个月。而这套系统最大的瓶颈在于,二次上料后物料的位置发生变化,机械臂抓取的方向、位置、姿态,都需要新一轮的计算。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正是这份决心,孙鹏程和团队全身心的投入到系统提升上。“那段时间我们的神经都紧绷着,每天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收集机器人各项数据,然后建立数模,一个数据不准确,就要推翻重来”孙鹏程说。
480多天的钻研和探索,200余次的推倒重来,50多次的优化改进,视觉识别自动抓取技术与结构件机器人焊接融合应用成功用于生产,单台制造效率提升2倍,动臂、拉杆类总成自动化焊达率提升至100%,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近200万元。
以“五新”啃下降本硬骨头
面对装载机产品毛利不高,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挑战,孙鹏程和团队围绕“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改造”五新举措,从制造全过程和产品细节入手,深度挖掘降本空间。
“按照当前的产量计算,每天需要消耗钢板近1000吨,板材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点,省下来得钱就有数万元。”孙鹏程和团队着眼企业内部管理,积极推进板材利用率提升工程,通过单板件统型、优化切割程序、引入高端切割设备等举措,实现常规产品板材利用率提升3个百分点。
同时,团队将成功经验引入油漆利用率提升、配重结构工艺性优化降本,以及装配管线路优化去冗余等95项五新降本项目中,截至目前累计实现降本超1500万元。
一路跋涉,一路艰辛。苦与累,考验与挫折,串串深浅不一脚印,是孙鹏程在智能制造道路上成长的印记。他和团队在生产现场“摸爬滚打”,凭借过硬技术攻克一项项难题,为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来自:徐工装载机械)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