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延链 中交西筑62年“一根筋”

AI摘要

62年来,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筑)始终坚守筑养路机械行业,深耕沥青搅拌设备领域,以“一根筋”的精神高举沥青搅拌设备民族品牌这面大旗,行稳致远。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公司各项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和效益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1.5%、10.9%,公司累计完成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较“十二五”期间分别上涨31%、15.3%和31.4%。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百强之PLUS50强公司排

62年来,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筑)始终坚守筑养路机械行业,深耕沥青搅拌设备领域,以“一根筋”的精神高举沥青搅拌设备民族品牌这面大旗,行稳致远。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公司各项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规模和效益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1.5%、10.9%,公司累计完成合同额、营业收入、利润较“十二五”期间分别上涨31%、15.3%和31.4%。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百强之PLUS50强公司排名从第37位提升至第26位,保持筑养路机械行业排名第1。

“十三五”中交西筑在PLUS50强公司排名提升至第26位

“十三五”中交西筑在PLUS50强公司排名提升至第26位

如果单纯从数字看可能并不直观,但结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长达5年的深度调整期,普什重机、熔盛机械、镇江华晨华通、专业沥青搅拌设备制造企业河南陆德筑机破产重整;叠加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某颇具规模工程机械央企退出,涉及旗下几个著名行业品牌破产重整,令人扼腕。面对当下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外资品牌、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等充分竞争的情况,西筑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

“西筑是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发展史的一面镜子,更是中国筑养路机械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首任院长冯忠绪教授如是评价。

创新“一根筋” 62年专注沥青搅拌设备领域

从1969年研制出我国第1套LB-30沥青搅拌设备,到2020年研发的RF高比例原生再生一体式、CG连续式再生沥青搅拌设备等产品,西筑在沥青搅拌设备领域推出的每款产品都以其颠覆性创新获得行业和用户的高度认可。

西筑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向阳告诉记者,回顾西筑这62年,一直只做一件事,就是以“一根筋”精神围绕着以沥青搅拌设备为主研发制造道路建养装备,在筑养路机械领域心无旁骛。从引进英国、德国等技术再结合我国国情消化再吸收,在行业技术方面始终走在前沿。但从近10年看,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此起彼伏,行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西筑作为央企,要实现长足发展的唯一核心就是保持技术优势,而自主创新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唯一法宝。

中交西筑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向阳

中交西筑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向阳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2013年,西筑意识到,沥青搅拌设备作为高能耗、高污染典型,在国家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未来的发展一定走环保智能型路线。2014年,西筑率先推出了SG全新环保型沥青搅拌设备,产品甫一亮相上海bauma展,就成为该届展会关注的焦点。随后,公司相继推出系列产品,在引领沥青搅拌设备行业低排放、零污染的技术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2017年,西筑推出了拥有智能化系统的第三代SG系列绿色环保智能型沥青搅拌设备;2018年,推出R4000型绿色环保再生一体搅拌设备、工厂式环保智能搅拌设备;2020年,推出Q快搬式,RF高比例原生再生一体式、CG连续式再生式、厂拌热再生/冷再生/常温再生式、温拌装置等全工艺全系列搅拌产品。西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为市场提供“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的绿色环保筑养路设备。在以高环保标准要求苛刻的浙江区域,西筑厂房式沥青搅拌基地数量最多,并全部达到该地区对设备环保生态要求极高的验收标准。

今年两会,中国向世界宣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这意味着,中国再一次将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问题提上了新的高度,沥青搅拌设备领域节能环保将迎来全新的挑战。而事实上,西筑近两年已经在着手研发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和旧料回收再利用,一旦推出,对碳排放的贡献是巨大的。无疑,凭借自身在沥青搅拌设备领域的“一根筋”探索,西筑再次走在了行业前列,也再次彰显了社会之责大于企业之利的央企担当。

纵观西筑62年的技术创新,最初表现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层面上,在行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后,原有的技术领先优势如果不进行自主创新则有可能会丧失与追赶者的最后一公里。杨向阳告诉记者,西筑的自主创新始终坚持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和专注沥青搅拌设备领域的不断进取和探索为基础,从而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创新往往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敞开大门,主动走出去交朋友和请进来,同时借助别人的肩膀联合创新。近年来,公司依托1院1室5中心(即1个绿色智能道路建养装备研究院、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省市级研究中心),行业顶级智库专家为支撑的研发体系,累计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发明专利及各类科技进步奖130余项,是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研究生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前进的重要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西筑用62年的坚守和执着印证了唯改革创新者胜!

延链 “产品+产业”增补拔高主业

专注主业,是有着“国家队”之称的央企的特殊使命。西筑为我国公路建设应运而生,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承担着为我国研发制造道路建养装备的任务,这就是西筑的国家使命。其母公司中交集团作为交通建设强国试点企业,西筑自然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不聚焦自己的主业定位,什么赚钱就干什么,显然与国家发展央企的初衷不符。因此,西筑62年只做一件事,就是在筑养路机械行业稳扎稳打。

时间回溯到2012年-2016年上半年。彼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经受着长达数年之久的寒冬洗礼,需求持续疲软,库存大幅积压,工程机械行业主业整体亏损,行业陷入大萧条期。为维持企业资金链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西筑将目光锁定在打造优质的经营性资产方面。延伸产业链,“产品+产业”,西筑选择的既有与筑养路机械相关的业务,如道路施工、路面工程施工、养护工程施工、后市场服务等;又有看似偏离主业、但内在紧密关联的绿色新能源业务。杨向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如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的太阳能光伏路灯、用工业化污水处理设备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排污问题、分布式供热解决北方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供热问题等。这些业务与道路、装备紧密关联,强化了西筑道路建设和养护装备的研发制造业务。西筑提出的“产品+产业”、“制造+服务”、“投资+运营”等延链发展模式,为公司潜心做好筑养路机械的科研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能够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发展格局,把西筑的主业产品做精、做专、做优、做强,最终实现成为绿色道路建设与养护装备先进的制造者、路面及养护工程施工专业的实施者和智能互联和绿色能源业务优秀的投资服务者。而这三者定位,正是西筑奋斗的初心。

截至目前,后市场服务,产品搬迁、翻新,环保改造业务和燃烧器改造业务发展势头良好;易法远程智能服务平台上线设备总资产达40多亿,并荣获“2018年度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数字化运营典范”,“互联网+工程机械”颇具雏形,未来希望通过更多的终端接入,能够为我国公路施工建设提供拌合指数,从而通过终端装备开工情况了解项目实施进展;路面工程分公司成立仅数年,已高质量完成鹤大项目、云湛项目、高恩项目、马克等工程,累计完成路面施工150km。2016年交付的鹤大高速第九标段是公司承建的第一个一体化租赁施工项目,2020年再获柬埔寨金边高速项目千万美元路面施工清包合同。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路面工程分公司已经拥有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路面施工和租赁业务的实施一方面给公司拓宽了利润渠道来源,另一方面通过施工为公司设备的使用多了一块试验田,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能够更多的通过现场有的放矢的锻炼和提高自身。光伏发电量累计突破3500万度,路灯智能节能改造超过3万盏,圆满竣工多个路面施工项目和水环境治理项目,新业务合同额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40%以上。

通过一系列延伸产业链的改革举措,西筑逐渐从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变,沿着为中国交建上游道路施工和养护业务提供专业化的装备服务支撑的新思路阔步前进。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最终所有的汇集点又聚焦到增补拔高主业,从而实现主业的最终突破。

杨向阳告诉记者,企业的转型发展必须在合理的边界内,企业转型不是转方向,延伸产业链与相关多元发展的目的是将人才和资源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高端集中,向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力集中,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上是提升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在这一思路主导下,“十三五”期间公司科研年均投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环保、智能控制、再生、温拌、大型核心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占据沥青搅拌设备产业链高端。产品如旭日喷薄,引领了行业的技术发展,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通过延伸产业链,“产品+产业”的互补,以矢志为我国公路建设与养护提供可靠装备为目标,西筑发展蹄疾步稳。

1

“揭榜挂帅” 才尽其用

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要素。在杨向阳看来,唯有人才,才是西筑创新的真实根基。近年来,公司聚焦转型升级,加强人才顶层设计,发挥党委统领作用。聚焦公司发展实际,着力将专业化和年轻化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不拘一格使用经过实践检验、素质优良、业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全面锻造适应西筑发展需要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聚焦主责主业,统筹抓好班组长人才队伍、技术骨干领军人才队伍、装调服务人才队伍、营销人才队伍、新业务人才队伍、党务干部队伍“六支队伍”建设工作,引领员工在实践中长本事、在负重中变厚重。公司建立了“H”型专业技术人才机制,拓展人才晋升通道,实施了西筑工匠、师傅带徒、百人计划、首席技师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激励举措。

同时,深入推进研发机制改革,完善新组织架构下的科研管理体系,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探索“揭榜挂帅”等制度,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生产急需的工艺改进、产品品质提升等项目张榜,不论资质、不设门槛、选贤举能、唯求实效,“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有效释放公司科研创新潜能。着力构建公平公正的选用人机制,变 “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选用人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拓展职业晋升通道,为各类人才提供价值实现平台。杨向阳指出,一线技能人才是西筑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基础。公司多措并举,多维关怀,全方位培育人才职业荣誉感,增强人才归属感。以价值创造为标尺,采用精神与物质激励相结合,通过对首席技师、“百人计划”、“西筑工匠”及关键岗位核心员工的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使人才既得“名”,又获“利”。

积极开放的人才环境带给了公司比赛、追赶、超越的成长氛围。“十三五”期间,公司员工先后获评西安市D、E类人才48名,“西安工匠”1名,“中交劳模”1名。公司主编技术标准7项,参编标准4项。截至目前,累计申请专利121项,授权105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达100%,NS9产品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SG系列绿色环保智能型搅拌设 备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机械工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交建等科技进步奖,以及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奖。

身处变革时代,置身筑养路机械充分竞争性行业,“国家队”的身份赋予西筑思考问题都主动融入到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对党交给的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面对行业竞争乱象,西筑以“一根筋”的精神始终坚定前行。面对62年发展的不同阶段,即使在其他如挖掘机等产品初期高利润的诱惑下,西筑仍旧不忘初心,筑机情始终如一。公司上下统筹“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西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胡林告诉记者,公司在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已着手发展代理商,探索开展海外有偿服务,产品覆盖海外市场区域已扩展至6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百余套设备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周边国家地区。“十三五”期间,海外市场实现年平均合同总额占年度合同总额的20%左右。

“十三五”期间,中交西筑海外市场实现年平均合同总额占年度合同总额的20%左右

“十三五”期间,中交西筑海外市场实现年平均合同总额占年度合同总额的20%左右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62年,西筑用“一根筋”精神在我国筑养路机械行业镌刻着不断攀登创新的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28日视察柳工时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无疑,西筑一直在诠释和践行总书记这一发展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在国资委和中国交建党委指引下,西筑以“成为全球道路建养装备卓越的制造服务商”为愿景,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服务型、创新型”企业的征程上踏浪而行!

(来源:中交西筑)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