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解放动力自主创新取得突出成就实现由技术跟随向局部引领的飞跃。
五年来,以创新为根本的解放动力年均销量保持30万台左右,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三、企业获利能力稳居行业第一。在“十四五”到来之际,大家共同回眸——自主创新走过的这五年。
掌握核心,自主创新实现引领
我们还清晰的记得,2018年9月19日,奥威CA6DM3首配马勒激光焊钢活塞在德国发布的那一天。
那一天,迎来央媒等各大媒体的热烈报道。因为,以此为转折点,中国发动机进入了世界发动机第一阵营,解放动力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转变”。
自主创“芯”,从此扬眉吐气。
五年来,解放动力创新“大功率、长三包、长换油”三大技术,树立起重型发动机新标杆;以“长换油、DPF技术、智能e驾系统”三大特点,重新定义了轻型发动机行业标准。
2017年,奥威CA6DL3-35E6柴油机匹配旅游车,一次性通过了英国车辆认证署组织的整车PEMS测试,成为国内首批通过欧Ⅵ C阶段排放测试的柴油机,引来全行业对解放发动机事业部(以下简称:事业部)国六技术的瞩目。
事业部还承担国家重点“卡脖子”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新一代共轨系统技术的研发攻关。2020年11月,非道路自主共轨系统成功在上海宝马展发布,为民族品牌的自主引领“争了一口气”。
五年来,事业部坚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丰硕成果:
专利数量质量突飞猛进。共申报专利515件,授权专利365件,获得5项国际发明展专利奖,其中3项金奖。
事业部荣获无锡市“优秀研发机构”荣誉,大柴工厂被评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事业部主导的国际标准项目ISO3046-6顺利通过审查,提升了中国动力在内燃机领域的国际标准话语权。
立足卓越,产品创新硕果累累
“近年来,新品贡献率维持在80%,这说明,我们的技术创新经得起市场考验”,研发部负责人无比自豪地说。
对于技术人员而言,看到创新成果转化成了卓越产品核心竞争力,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那些在昆仑山冻伤的双手、那些在吐鲁番晒伤的皮肤……都值得。
五年来,在轻型车用发动机领域
轻型机采用DPF后处理技术,于2017年成为国内首个安装颗粒捕集器的产品,率先打响“蓝天保卫战”。
2018年,轻型发动机劲威CA4DB1成功发布,快速成为众多厂家国五和国六轻卡的首选动力,每年增幅达10%。
2019年,全新劲威4DD搭载解放轻卡全面上市即强势发力,2020年销量同比增长334%,创下历史新高。
在中重型车用发动机领域
奥威发动机持续迭代升级,以10余项创新应用技术,为解放连续五年稳坐重型车销量第一提供了有力支撑。
奥威CA6SM3天然气发动机,经过几年的技术沉淀,于2019年以全新的技术路线成功上市,凭借低气耗、高可靠性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2020年6月,铂威动力全新升级亮相,以“质领高效、耐久适用”的特征,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型发动机。
在非道路产品领域
形成2-16升的系列化布局。自主ECU、免维护DPF、智能网联等核心技术,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背书。
值得一提的是,4DW93-45DT4柴油机通过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T4 Final阶段排放认证,获得2018年型机证书,成为国内首台获得美国此认证的多缸柴油机,获取了进入欧美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取得EPA T4 Final阶段排放认证的发动机
2019年,首台增程式发动机点火发电成功,标志着事业部在践行绿色发展之路上再次描绘了重要一笔。
国六升级,当是五年来技术战线的首要任务。
2019年6月26日,解放动力率先发布全系列国六产品,产品覆盖2-13升、110-560马力,令行业瞩目。
全系列国六产品发布
2020年9月26日,是具有历史性意义一天。这一天,自主研发4.0的集大成之作——奥威16L发动机在全行业瞩目中正式亮相。
该发动机动力比国际主流品牌高10%、油耗较15L产品低、B10寿命达200万公里、换油周期达20万公里,成为代表中国动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公路动力之王”。
着眼世界,技术创新引领未来
“如果这个技术不是在世界范围内的首创,都不能叫做重大创新”。
近年来,对于重大创新的定义,一汽解放总经理助理、发动机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在无数次的专访、讲话中强调——解放动力的重大创新,必须是在世界范围首创,或是符合战略方向的指令性任务。
2017年,改革后的事业部以前瞻技术研究院为主体,整合专业团队和研发资源,搭建创新体系,围绕引领定位,制定了未来5-10年不同平台技术应用规划,明确了核心技术的发展图谱。
传统发动机领域
着眼“最节油、最环保、最可靠”的发动机技术研究,持续抢占创新高地。
2018年,事业部联合清华大学、京博石化、沙特阿美签订四方协议,开发新一代燃料“零”排放高效内燃机,引领未来内燃机技术“新起点”。
2020年,解放动力“超低排放”技术隆重发布。该技术NOx加权排放0.018g/kW•h,比国六标准降低了95%,比当前全球最严苛的美国2027排放法规要求低33%,标志着民族品牌发动机在环保技术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新能源发动机领域
紧跟新能源发展趋势,启动了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产品的开发。
五年来,事业部以工艺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制造,2019年顺利完成智能工厂建设。
工厂智能化水平达到了3.5-4.5级,加工线的生产效率提升至92%,人均年产较2015年提高30%以上,智造水平世界领先。
五年来,从技术跟随到局部引领,事业部用笃定创新走出了令人骄傲的发展之路,未来,事业部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向着“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目标阔步迈进。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