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设备故障抢时间的“大夫” 记徐工铲运事业部设备维修工程师吴国龙
“你见过凌晨2点钟的急诊科吗?”在接受采访时,吴国龙举了一个例子,“设备维修工,就像是急诊科的大夫,24小时随时待命,每一次‘出诊’都是在跟故障抢时间,抢不过,设备趴窝,带来的损失可就不好衡量了。” 徐工铲运事业部设备维修工程师 吴国龙 90后的吴国龙,汽修专业毕业后加入了徐工,一直从事设备维修工作,从最初不懂不会无从下手,到如今精准精细药到病除,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逐渐掌握和精通了日本法
“你见过凌晨2点钟的急诊科吗?”在接受采访时,吴国龙举了一个例子,“设备维修工,就像是急诊科的大夫,24小时随时待命,每一次‘出诊’都是在跟故障抢时间,抢不过,设备趴窝,带来的损失可就不好衡量了。”
徐工铲运事业部设备维修工程师 吴国龙
90后的吴国龙,汽修专业毕业后加入了徐工,一直从事设备维修工作,从最初不懂不会无从下手,到如今精准精细药到病除,通过不断学习和钻研,逐渐掌握和精通了日本法那科系统,德国西门子、GCM系统等全球数控领域的前沿技术,以一根筋的钻研劲头啃下一个个设备维修的硬骨头。
务实求学 扎实苦练崭露头角
刚入职时,面对大大小小十几个种类、数百台设备,吴国龙眼花缭乱、辨识不清。为了提升业务和技术水平,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不懂就问,师傅的每一句话都详细地记下来,甚至把继电器、液压阀、控制盒等关键部件画下来,下班后再一一复习。有时到深夜,还在抄写液压、机械、电气等专业书籍,几年来,工作台上厚厚的一摞笔记,泛黄褶皱的纸页,述说着吴国龙刻苦钻研,一心求学的故事。
“小龙,有个好机会,今年徐州市要举办设备维修技能大赛,我推荐你参加。”2016年徐州市举办“状元杯”维修技能大赛的通知刚刚下发,师傅就迫不及待地推荐了吴国龙。
“可是……”
“这几年,我看着你成长的,我相信你,难道,你不相信我吗?”师傅的话,深深地激励着吴国龙,从报名的那一刻起,他就像不停旋转的陀螺,设备故障抢着修,遇到问题立刻问师傅、查资料、做记录,理论知识和维修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了历练。
徐工铲运事业部设备维修工程师 吴国龙
经过激烈角逐,吴国龙最终在众多选手中突出重围,取得了徐州市第五名的好成绩,并荣获了徐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踏实肯干 实战磨砺过硬技能
“工作8年来,我渐渐喜欢上车间的轰隆声,最怕突然安静下来。设备维修绝对是一项磨砺人的工作。”提到职业历练,吴国龙憨厚的笑了。
装载机动臂板镗专机服役近10年,动力头磨损、油缸动力不足、线路老化,经常出现转速不足、精度不够等情况。经过评审,10余台专机全部需要大修,邀请厂家工程师以及购买配件,费用大约200万元。
“如果咱们自己买配件,自己维修安装呢,不就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了吗?”评审会上,作为维修工段长,吴国龙大胆的提出了想法。
“大修是需要完全拆解的,设备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一旦出了问题,恐怕会花费更多的钱。”一旁的同事一语道破其中的困难点。
“就拆一台试试,办法总比困难多。”吴国龙的坚持,调动了大家的极大热情,吴国龙带领团队拆解部件、绘制运行图、更换线路、安装配件,经过一周的时间,第一台大修后的专机试运行,加工后的产品完全满足精度要求,而维修费用节省了近80%,在此后半年的时间里,十余台专机全部维修完毕,节省了大量费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几年间,吴国龙总结出涂装线室体内屏蔽在程序上的操作、积放链升降机进出车的故障排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经验理论,先后攻克了“积放链智能控制及数字显示系统升级”、“镗专机可编程控制器的自主维修”以及德国、意大利等高精尖进口设备维修难题10余项,累计实现维保降本50余万元。
悉心带徒 数年积累倾囊传帮
“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成师傅”这是对吴国龙最真实的写照,2019年,入职的第八个年头,吴国龙担任起了导师,指导帮助新员工的快速融入和成长成才。
“他对学员毫无保留,除了技能,还经常讲企业文化、公司的管理制度等,全方位培养。”同班组的赵飞这样评价。
6月的一天,吴国龙接到了报修电话,涂装工段积放链故障,转运小车无法行走。“这是一次练兵的好机会。”吴国龙叫上入职没多久的学员火速赶往现场,故障已经导致十几个小车积压,对生产进度造成了影响。
为了既不影响生产,又能让学员得到锻炼,吴国龙让他根据前期的学习成果,在现场排查,自己迅速赶往中控室,查看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对各项参数的分析,初步判断了几种故障原因。
回到现场,看着一筹莫展的学员,吴国龙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怕,好好学。”说着,拿起工具上了检修台。吴国龙一边讲解,一边操作,学员认真的做着记录,并拍照留存,故障很快被解决了,积放链正常运行了。
“你来讲讲,面对此类故障,我们应该如何排查和解决”,故障排除后,吴国龙趁热打铁,现场测试,强化了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吴国龙,面对不熟悉的领域,他毫不畏惧,熬得住寂寞,守得住精彩。工作八年,他锐意进取,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他是维修线上的“急诊医生”,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在徐工,像他一样的维修工还有很多,他们就是千百颗牢牢钉在岗位上的螺丝钉,保障着设备高效持续的运行,在轰隆声中,夯实着徐工“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的路基。
(本文来自:徐工铲运机械)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