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人 风电情:为完美交付严把研发关口
转动的风机,昭示着风的力量,也创造着绿色能源。 而每一台安全高效运行的风机都凝结着无数研发工程师的心血。在三一重能,这样的工程师有数百人。唐胜武就是他们当中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一位。 从11年前走出校园加入三一,时光见证了一个产业的起伏变迁,也见证了一个“风电郎”的成长历程。 图|2019年 01 先做人,后做事 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成长动力 图|2008年 2008年,从哈工大机
转动的风机,昭示着风的力量,也创造着绿色能源。
而每一台安全高效运行的风机都凝结着无数研发工程师的心血。在三一重能,这样的工程师有数百人。唐胜武就是他们当中既普通又不平凡的一位。
从11年前走出校园加入三一,时光见证了一个产业的起伏变迁,也见证了一个“风电郎”的成长历程。
图|2019年
01 先做人,后做事 从失败和挫折中汲取成长动力
图|2008年
2008年,从哈工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唐胜武抱着“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想法进入了当时在工程机械界已声名鹊起的三一集团,选择了三一电气——三一进军能源板块的风电装备制造业务,带着年轻人的冲劲和干一番事业的志向,一头扎入了风力发电机组及相关技术的研发。而这一扎便是11年。
“没有师傅带,那就自己摸索。”十余年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刚刚起步,没有可循的先例,也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唐胜武和三一的小伙伴们,硬是依靠自主研发,在没路的地方趟出了路。
彼时,国内整机商大多从国外购买图纸,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但在三一的决策层看来,没有自主研发技术,会被扼住发展的喉咙。作为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理应肩负起产业报国的重任。
然而,自主研发这条路注定不平坦,期间走过的弯路更是不计其数。正是在这些磕磕绊绊、百转千回中,唐胜武等一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成长为技术骨干,也正是这些弯路和失败,最终积淀成了宝贵的经验并最终呈现为高品质的产品。
图|2009年
“‘宽容失误,不许重错’是三一的理念,三一给新人提供了成长空间,有良好的容错机制。”加入三一的第二年,表现优异的唐胜武就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负责一个全新机型的开发。唐胜武至今仍清晰的记得这个让自己得以快速成长的项目——93米2.0兆瓦机组的研发,同时也十分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三一,遇到了才让自己得以快速成长。
为了保证风机的结构安全及电气可靠性,唐胜武既要和部件供应商交流部件性能、技术参数、外部接口,又要同公司内部的计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反复沟通部件采购、试制等问题。每个参数的调整,都要经历无数次的验证;每个细节的优化,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沟通。这个项目让唐胜武熟悉了整机研发的流程,更磨练他的意志,赋予了他战胜职业生涯中任何困难的勇气。
“三一提倡‘先做人,后做事’,我的理解是责任心、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甚至比专业技能本身更重要。在这个首次掌舵的项目中,我不仅得到了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更对这些人格品质有了深刻的理解。”唐胜武对此深有感触。
“当时做一台样机,需要投入近千万元的成本,一旦研发失败,不仅要承担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 唐胜武说,“新机型的研发周期通常是一年多,一旦一个机型跟不上市场节奏,企业发展就可能错过市场机遇。”
通过十多年的历练,唐胜武已经从“小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带头人, 三一自2017年以来投入市场的新机型大都出自唐胜武和他的整机研发团队。同时三一在风电行业也逐渐站稳脚跟。在三一,人才以企业为家,企业帮助人才成功。个人和公司之间就是这样互相成全,彼此成就。
每一台风机生命周期中所经历的外部环境千差万别,在运行过程中面临湍流、雷暴、雨水、复杂地形等各种状况,其运行工况比汽车、飞机运行的工况更复杂更多变。这就要求从风机设计的源头开始,就要保证风机全生命周期的可靠高效。
图|2011年
02 嫉慢如仇,追求卓越 为完美交付高品质产品
“品质改变世界”是三一30年来不变的追求。要为客户和市场呈现高品质的风机,同样离不开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施工的全流程品控。而研发的过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凭借着“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劲头,唐胜武和他的整机研发团队一路攻克“电气可靠性问题,进行风机低穿测试,攻克机组轻量化难关,优化风机控制策略”等问题。而这个过程中也是有笑有泪。
2010年3月,在中国电科院张北基地进行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时,北京已春暖花开,坝上张北仍大雪纷飞,只带了一套春装赶到张北的唐胜武,硬扛了十几天,成功完成了机组低穿调试验收,使得三一成为国内较早具备低穿能力的整机厂商。
2016年,国内2兆瓦级机型市场正如火如荼。唐胜武和他的团队奉命进行2.2MW-121机型的研发。在那样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一丝的延迟都可能错过市场机遇。
那段时间,唐胜武和他的团队成员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有时太困了,手里握着鼠标,就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正是靠着这股拼劲,通常需要4、5个月才能完成的机组详细设计,他们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保质保量完成,为机组及时顺利投放市场打响了“头炮”。
“嫉慢如仇,追求卓越是三一的工作作风,在三一,就是这样一种只争朝夕的氛围,每个人都憋足了一股劲,想做事,想成事,真没觉得有多苦。” 对于那些工作中遇到的那些磨难,唐胜武说得云淡风轻。
03 是价值创造的舞台 更是家的归属
图|2019年
“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是三一的愿景,也是三一名称的来源。三一注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更注重培养人才。
风电整机技术研发涉及气动、电气、机械、控制等多个交叉学科,这也决定了从学校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很难有这样全面的知识技能储备,需要在干中学,学中干。
正是依托一系列自主研发项目,三一为国内风电行业培育出一批像唐胜武这样的技术人才。
“10年来,我们不仅研发出了新机型,完成了多个科研产业化项目,也带出了团队,当初团队中的小伙伴如今已在多个细分领域成为技术负责人。” 不善言辞的唐胜武露出自豪之情。
然而,三一提供给员工的不仅是价值创造的舞台,也是家的归属感。
作为一个曾经的“北漂”,正是在公司的帮助关怀下,唐胜武解决了很多“北漂”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并且购置了住房,真正在京城安家落户。如今,唐胜武的职级已经从入司时的16级普通员工上升到现在的22总监级研发骨干,像他这样的工程师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目前的位置和将来上升的空间。“只要踏实肯干,三一的土壤不会埋没每一粒金子。” 这已成为所有三一人的共识。
三一通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帮助员工解决住房、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通过股权激励,把一批优秀员工培养成合伙人,使他们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财务自由。而这一切是因为,在三一的企业文化中,员工是三一真正的财富。
04 感恩家属默默支持 圆了幼时工程师的梦
图|2019年
为了支持唐胜武的事业,他的妻子和三岁多的女儿搬到了三一产业园的宿舍中。虽然离妻女近在咫尺,唐胜武却很少有空闲陪伴家人。
在妻子眼中,他可能算不上一位非常称职的好丈夫,因为他一忙起来家里的任何事情都顾不上;在孩子心中,他可能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因为他很少有时间陪自己玩耍。
每天下班后,吃完晚饭休整一下,7点钟又重新回到办公室加班,一般到10点左右才结束一天的工作。那时,女儿已进入梦乡。
“女儿已经认识了700多个汉字,没有一个是我教的。女儿每周都要去上两三次兴趣辅导班,来回一二十里的路,都是孩子妈妈接送。” 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家庭疏于照顾,对孩子缺少陪伴,成为唐胜武最大的愧疚。
唐胜武说,尽管如此,妻子仍很支持他的工作,从来没有怨言。他只有用更好的工作业绩回报家庭的支持。“这些年,整机研发团队干成这么多项目,取得这么多成绩,离不开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更离不开成员家属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
图|2019年三一重能工作10年以上研发团队员工
风电在中国是新兴产业,其真正规模化发展不过10余年,但在三一,还有一批像唐胜武一样服务了10年以上的设备研发工程师。为了清洁能源的梦想,为了更高可靠性的风机,为了更完美的交付,他们日复一日,在平凡工作中向着卓越品质奋进。(文章来源: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