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拖技师杨宏哲:加工大师是怎样练成的
“只要有他在就没有机械加工厂干不了的活”,赢得了这句硬核评价的是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27年来,他坚守一线,共加工备配件7605种,完成工时156000小时,现场解决技术难题103次,设计工装、夹具35项,累计创效721万元,在平凡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用扎实的付出报效祖国。 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
“只要有他在就没有机械加工厂干不了的活”,赢得了这句硬核评价的是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27年来,他坚守一线,共加工备配件7605种,完成工时156000小时,现场解决技术难题103次,设计工装、夹具35项,累计创效721万元,在平凡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用扎实的付出报效祖国。
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
在机加工分厂,遇到难度大、精度高的活时,厂长第一个想到都是他。精加工出口美国件,杨宏哲上;遇到疑难杂症,杨宏哲上;加工风力发电超大易震动的锁紧盘,杨宏哲上……当时厂长的口头禅就是只要杨宏哲在没有我们机械加工厂干不了的活。
可“大神”也不是一天练成的,1991年7月,杨宏哲刚从技校毕业被分配到了一拖时颇经历了一番失落。当时能进国营大厂端“铁饭碗”是非常荣耀的,可当杨宏哲满怀自豪地下到车间时,才感受到“铁饭碗”不好端。在那个人人学技术、崇尚技术的年代,只有技术高的人才被车间人“瞧得起”。他这个刚从技校毕业的毛头小伙子干活时往往与同事们差一大截,当时急的他直想哭。可他知道,哭是没用的,赶超的决心渐渐坚定。
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在工作中
他开始白天在干活之余“偷看”每位师傅的加工方法,晚上翻书学习刀具的刃磨知识,周末不休息继续练。别人每批零件用一种方法加工,他就用多种方法加工,并把它们综合到一起“优中选优”,找出最快、最好的加工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时,他已经是分厂的车工技术比武“状元”,开启了技术比赛奖项收割机的人生,也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解决加工“疑难杂症”的高手。
一次机加厂利用平面磨床急赶一批出国件的时候,油缸活塞杆突然拉断,这时如果从厂家采购的话,从制作到运输最快需要两个星期,而这批货三天就要交。于是,用车床加工活塞杆的高难度任务交到了杨宏哲手里。经过认真分析、仔细研究并请教机车工厂有着多年细长轴加工经验的老师傅,杨宏哲传统、创新手段齐上,凭经验用手感、耳听、目测的方法用一昼夜顺利地完成了活塞杆的加工。经检查,活塞杆完全符合要求,保证出国件按时完工。
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和同事沟通
还有一次加工“英制薄壁铜套蜗杆”零件,工厂把最容易变形、出错的工序交给了杨宏哲。他认真制定解决方案,并根据方案试切验证是否合理,最终找出了合适的加工方法,加工出合格品,出口美国,并赢得了第二批、第三批订单。
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进行设备加工
杨宏哲的执着和坚守不仅体现在技术追求上,他的爱岗敬业也被同事们交口称赞。
2015年6月,正在埋头完成出口车轮毂加工紧急任务的杨宏哲收到一个噩耗,他的父亲确诊为肝癌晚期。他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而是调整了班次,白天陪父亲看病,夜班加工紧急任务,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一次刚为父亲输完血,他就匆忙准备往厂里赶,连医生都说:“杨师傅,这种情况你要休息一下,不要上班了。”可杨宏哲说:“我现在干的是为出口车配套的产品,可不能拖后腿。”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硬是没耽误一天上班。当出国车的任务完成时,他的体重由146斤降到了124斤。
国机集团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铸造公司机加分厂车工技师杨宏哲荣获“河洛工匠”
多年来,这样的坚守和执着已经成为杨宏哲的一个习惯。如今的中国一拖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杨宏哲说,企业发展如果光靠一个人的拼搏,确实不可能,但要是一群人努力、拼搏,一定可以。这一次,他依然选择坚守。(来源:国机集团)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