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uma2019:中联重科本地化“智造” 实现“走出去”到“走进去”目标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三年一届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德国宝马展bauma 2019,日前在慕尼黑隆重举行。中联重科携旗下6大类43款产品参展。其中,以海外“本地化”产品为主一展中联重科“本地化制造·共建美好生活”的海外发展风采,并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智造”的魅力! 中联重科欧洲本地化精品闪耀2019德国宝马展 在绿色与智能化交融设计的中联重科展区中,展示了包括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
【第一工程机械网 原创】三年一届的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盛会——德国宝马展bauma 2019,日前在慕尼黑隆重举行。中联重科携旗下6大类43款产品参展。其中,以海外“本地化”产品为主一展中联重科“本地化制造·共建美好生活”的海外发展风采,并向世界观众展现中国“智造”的魅力!
中联重科欧洲本地化精品闪耀2019德国宝马展
在绿色与智能化交融设计的中联重科展区中,展示了包括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干混砂浆设备、高空作业平台、叉车等在内的高端产品。中联重科欧洲分子公司CIFA、m-tec及新加入的WILBERT均联袂亮相本届慕尼黑bauma展会,并受到广泛关注。
中联重科2019德国宝马展展台
值得瞩目的是,此次展出的产品70%以上为中联重科欧洲本地化公司制造,在产品性能、技术创新及外观造型方面都遵循欧洲市场的需求和喜好,并在新材料运用、绿色节能、智能化等方面展现出其独到的创新魅力。
据悉,要实现这一成果,“本地化”发展正是中联重科开启全球市场的“启门匙”。目前,中联重科已形成“两横两纵”的全球化发展格局,并持续深化“本地化”的海外发展战略。
三种方式融入“本地化”,实现“走出去、走进去”
要想“走出去”到国际上发展,除了完善全球网络基础以外,企业还须推进本地化运营和本地化制造。梳理中联重科10余年的国际化发展,记者总结了其“本地化”的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成立合资公司。
案例:中白俄罗斯合作项目—中联重科MAZ合资公司
中联重科与白俄罗斯当地的老牌制造企业马兹集团(MAZ)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生产出适合当地市场的汽车起重机。合资公司采用马兹(MAZ)的底盘技术,与中联重科上装部件技术相结合,完成最后的产品组装,正式进入当地市场销售。
中联重科马兹集团(MAZ)合作,研发生产适合当地市场的汽车起重机
据了解,采用此种方式可以快速了解当地对设备标准的实际要求,企业可以快速落地执行产品生产及销售。这样的融合是双赢的结果,中联重科可以借助马兹集团(MAZ)在俄语区的营销网络,打开更大的市场。
第二种模式——实现海外工厂的综合性生产拓展
案例:意大利CIFA
借助意大利的高端制造及供应链优势,导入中联重科的强势产品(汽车起重机、履带吊、塔机等),在意大利进行本地化生产,高位进入欧洲市场,双方合作对产品、品牌均有良好的互补效应。
CIFA与中联重科国内团队联合研发的全地面起重机
意大利CIFA的本地化制造塔机已实现销售,此外,CIFA与中联重科国内团队联合研发的全地面起重机系列新品在本次德国宝马展上首度亮相,赢得了行业专家及众多欧洲客户的一致认可。中联重科将意大利CIFA由单一的混凝土产品制造厂打造为涵盖混凝土、工起、建起等产品的综合性工厂,其业务也将向中东、北美区域市场拓展。
中联重科CIFA产品展示
第三种模式——完善的服务与备件体系
案例:中联重科东南亚市场。
中联重科通过在东南亚地区建设制造工厂的方式,把中国的工艺、技术输送过去,再结合当地的政策来融入本地市场。不仅如此,还可通过子公司为当地客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操作培训等服务,进一步提高用户口碑及品牌影响力。
中联重科为东南亚地区当地某公司进行机手培训
中联重科在东南亚地区,具备完善的当地销售服务管理体系,以及超大规模的零件中心库。值得一提的是,中联重科打造新型培训中心,可以进行机手、维修人员到工程师等各类系统专业的培训服务。在当地,中联重科“本地化”培训工作深入落实,融入售后服务体系,成为深入“本地化”,走进当地市场的一个缩影。
中联重科本地化“智造”共建美好生活
本地化“智造”共建美好生活
目前,中联重科持续深化“本地化”的海外发展战略。本次重磅亮相2019德国宝马展,不仅向全球客户展示了新产品和技术硕果,也展现了企业积极融入当地、服务当地,与全球客户紧密合作、创造价值,共建美好生活的愿景。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