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故事:“硬核”工匠李传泉、技术“大拿”谭勇的传奇人生
矢志不渝终成硬核工匠:李传泉 在外人看来,冷作工的世界冰冷枯燥。但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劳动模范、中联之星李传泉眼里,它却是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他说:“要干,就要在这个领域干出一番事业。” 关于工匠精神,李传泉这样说、这样做: 矢志不渝终成硬核工匠:李传泉 “工匠精神是专业与专注” 李传泉于1995年进入中联重科,成为工程起重机公司一名普通冷作工学徒。为了能够迅速成
矢志不渝终成硬核工匠:李传泉
在外人看来,冷作工的世界冰冷枯燥。但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劳动模范、中联之星李传泉眼里,它却是无怨无悔的青春年华,他说:“要干,就要在这个领域干出一番事业。” 关于工匠精神,李传泉这样说、这样做:
矢志不渝终成硬核工匠:李传泉
“工匠精神是专业与专注”
李传泉于1995年进入中联重科,成为工程起重机公司一名普通冷作工学徒。为了能够迅速成长和进步,他跟在师父后面,累活脏活抢着干,还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遇到难点疑点和师父的金点子,都一一记录下来。这股勤奋劲和用心,让年轻的李传泉迅速成长起来,从学徒、技工、一步步成为车间里“战绩”辉煌的老师傅。
2008年,李传泉带领车间同事,经过1个半月的顽强攻关,成功制作出了中联重科的“争气臂”,大大缩短了吊臂加工的周期,实现了大吨位吊臂的国产化。
李传泉在车间工作
2012年,中联重科研发2000吨级移动式汽车起重机,产品最大的基本臂重量超过10吨,筒体高度超过2米,焊接质量要求高、产品零件多。李传泉在没有现成工装模具、工艺标准和参数的情况下,带领车间同事试制、摸索,经过4个月的努力,如期完成了吊臂的制作任务。这款被誉为“风之子”的全球最大吨位的2000吨全地面起重机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起重能力世界第一、臂架长度世界第一、负载行驶能力世界第一。
“工匠精神是热爱与执着”
李传泉对冷作工作的热爱出了名。
2007年,他参加长沙市技术比武,专门针对零件的展开放样苦下功夫。比赛前,他买来专用纸板,每天下班后都回家练习画各种形式的展开放样图。有时为了画出一个复杂的图样,要趴在地板上画上3、4个小时。家人难以理解,说他着了魔。
2010年,劳模李传泉曾有报考公务员的机会,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婉言谢绝了。当时也有同事为他可惜。但李传泉却说他就是一名冷作工,只有在公司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李传泉对冷作工作的热爱是出了名的
“工匠精神是一份责任和一门手艺的传承”
2008年,李传泉受聘担任公司冷作工培训教师,学员多达数百人。他常常白天授课,晚上回到车间处理各种问题。虽然劳累,但他却感到快乐。
李传泉在车间工作
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为李传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授予正式挂牌,这是中联重科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李传泉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培养更多工匠,使一线员工的技能得到提高,产品质量更加精细。
多年来,工作室成为了工匠辈出的超级冷焊实训基地,培养技工人才600多人,发布多项企业电焊、冷作技工等级标准文件,为公司技术技能革新创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硬核工匠以执着写就的是真正的精彩人生。
平凡岗位练就终极“大拿”:谭勇
出生于1975年的谭勇,24岁时,开启了自己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2003年,谭勇进入中联重科,成为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的一名焊接工人。
平凡岗位练就终极“大拿”:谭勇
是技术能手,也是理论专家
从学习期开始,谭勇就养成了爱钻研的好习惯。2003年,公司车间里普遍使用的是平焊焊接,生产效率较低。入司后,谭勇率先尝试全位置焊接,经过多次实验,他逐步探索出全位置焊接的操作技巧,及每种焊接位置的匹配参数。2004年全位置焊接法在全公司迅速推广。同时,他查找大量焊接资料,多次与工艺部门进行试验沟通,最终协助工艺部门完成了高强钢700MPA、960MPA的焊接通用工艺规程,对泵车结构件焊接标准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谭勇是技术能手,也是理论专家
敬畏于技术,执着于理想
在追求焊接工艺极致的道路上,谭勇从未停止过前行的脚步。为攻克搅拌车关键结构件——端法兰易开裂这一技术难题,公司工艺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并邀请谭勇担任项目负责人。为寻找解决办法,谭勇风雨无阻地实地调研,寻找端法兰开裂原因。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他提出了三大解决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端法兰开裂这一大难题。
谭勇在工作
七年培养学徒千余名
谭勇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技术工人,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活力。至今,他已带出了1000余名优秀焊工学徒。其中许多徒弟凭借精湛的焊接技艺在各项比赛中斩获大奖,成为独当一面的工匠。他组织编写的一系列焊接培训操作手册,也成为广大焊接工人的操作“宝典”。
谭勇在指导学徒操作技术
一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终极“大拿”谭勇,为匠人之魂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