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转暖了吗?——解读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事件 12月19-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CPI:当月同比(%) 解读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供改从“三去”到“降补”。 1、近期经济增长、物价双双下降,经济从滞胀转入通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事件
12月19-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CPI:当月同比(%)
解读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供改从“三去”到“降补”。
1、近期经济增长、物价双双下降,经济从滞胀转入通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近期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从六大周期运行看:世界经济见顶回落、金融从去杠杆到稳杠杆、房地产调控尾声、主动去库存周期、产能新周期筑底、新政治周期。
中美贸易战、全球经济放缓、房地产调控、金融去杠杆、地方债务整顿等因素叠加,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低,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放缓。
三季度GDP增长6.5%,创2009年一季度(6.4%)以来的低点,上一次比三季度低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11月新出口订单降至47%,连续6个月下滑,创33个月新低。近期美国经济放缓,美股大跌。受美联储连续加息影响,美国房屋销售、投资、价格指标均景气下行。
1-11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7.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3.2万亿元,此前绝大部分年份社融每年增加。
1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8.0%,为近20年低点,此前30年M2年均增速13%以上。
1-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9%,创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新低。基建投资增速降至3.3%,创2012年以来新低。
11月CPI、PPI同比2.2%、2.7%,比上月下降0.3、0.6个百分点。经济从滞胀转入通缩,企业利润下降,实际利率水平上升,必须加快降息对冲。
11月消费增速持续低迷
11月进口大幅回落
CPI回落。PPI大幅下滑
2、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呼唤偏紧政策转向适度宽松,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
7月31日政治局二季度形势分析会,政策取向仍然较紧,强调“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10月31日政治局三季度形势分析会,政策信号开始转向,时隔两年多再次强调“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强调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没有再提“去杠杆”和“遏制房价上涨”,提出要解决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贵、激活资本市场。
12月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策信号进一步转暖:
1)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2)“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去年的提法是“保持中性”。12月19日,人民银行定向降息,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定向支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放贷款,TMLF较1年期MLF低15个基点,同时期限长达3年。近期易纲行长表示“当前经济处于下行期,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
3)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偏松,从宽货币到宽信用。
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对冲不及时、力度不够,也要防止力度过大重走老路。
3、我们建议2019年财政政策更积极,赤字率突破3%,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支持减税和基建,减税优于基建
财政理念从平衡财政转向功能财政,在宏观经济下行及企业负担较重时期,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稳定总需求。
减税方式上,“宽税基、低税率”,从缩减税基式减税转向降低税率的减税;从碎片化减税转向一揽子推出的减税;从政策式减税转向改革式减税;从特定行业、特定主体的特惠式减税转向普惠式减税。
减税税种上,尤其是要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从25%降至21%;以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为契机,将制造业税率16%分阶段降至10%;落实个税专项附加抵扣,提高减税后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减税目标上,更加聚焦于稳定社会预期。
削减民生社保基建之外的开支,精简机构人员,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上调赤字率至3%-3.5%,增加专项债发行至2万亿以上。
政策顺序上,减税优于基建,让市场更多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效率。
4、我们建议降息、降准,金融监管从“一刀切”到结构性宽信用
PPI和CPI下滑,经济周期转向通缩,意味着企业利润下滑和实际利率上升。
利率市场化下,建议2019年通过下调政策利率(OMO、MLF利率)的方式降息。7天OMO(现为2.55%)与1年期MLF(现为3.3%)操作利率较历史低点均存在30bp的灵活调整空间。12月19日中国央行宣布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定向降息,验证了作者此前的判断和建议,未来有望从定向降息升级到光谱利率下降。
建议2019年应不少于4次降准。目前中国大型、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依然高达14.5%和12.5%,降准空间大。
建议金融监管政策从“一刀切”到结构性宽信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债、地方基建、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激活股票市场等。非标融资虽然增加了融资链条,但客观上缓解了民企融资压力。对影子银行的监管需要避免“一刀切”。同时,监管政策积极配合,做好“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递。
5、供给侧改革重心从“三去”转到“一降一补”,从做减法到做加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提出以来,取得了突出成绩:过剩产能去化明显,产能利用率从2016年一季度的72.9%提高到2017年底的78%和2018年三季度的76.5%;房地产库存降至低位;宏观杠杆率连续八个季度基本稳定在250%左右。
但是,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部分地出现了“一刀切”和运动式的方式,金融去杠杆、环保等政策执行过快过猛,导致误伤民营和中小企业。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三大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未来政策重心应加大降成本和补短板。我们建议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提振企业和居民信心。第一,大规模地降低微观主体的成本。第二,确立2019年为新一轮开放元年,放开新的投资机会,展现开放自信。第三,大力度、大规模地放活服务业。第四,坚定推进国企改革。第五,通过地方试点方式,调动地方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的积极性。第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止监管竞赛和“一刀切”引发新的风险,误伤民营和中小企业,把握好节奏、力度和结构。第七,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居住导向的新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
6、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更加注重内需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加快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建等投资力度。在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的背景下,世界经济见顶回落,外需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必须形成强大的内需。但是居民杠杆率从2008年的18.8%迅速攀升至2018年二季度的50.3%,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保水平不高,同时高端供给不足,消费短期难以大幅提高,有必要从缩小收入差距、增加高端供给、加大转移支付、改善民生社保等方面提高消费水平。
7、激活资本市场,恢复股市融资功能,推动科创板和注册制落地
10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强调“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A股持续下跌及前期的股权质押风险削弱了股市融资功能,不利于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以及高风险创新型企业的融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强调“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尽快落地。”
我们建议,要激活资本市场,推动科创板和注册制,重在制度设计:一是要建立起市场化的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要建立市场化的退市机制,建立起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监管力度和事中事后监管水平;二是改善投资者结构,提高机构投资者比重;三是完善交易制度设计,进一步规范公司停牌行为,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税;四是完善法律体系,提升监管震慑力,显著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8、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中美经贸磋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我们建议确立2019年为新一轮开放元年,展现开放自信,放开新的投资机会。面对中美贸易战,应加大开放,降低关税、放开行业投资限制、负面清单、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尊重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凡是对外企开放的都要对民企开放。
G20峰会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短期停止互加额外关税,开启结构性谈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双方虽然暂时达成了重要共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贸易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贸易战只是暂时休战,谈不上结束,具有长期性和严峻性。
自2018年6月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美方对华加征关税的商品规模逐步扩大,并逐步升级至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孤立中国等领域。随着中美贸易战不断向纵深发展,美方的战略意图和底牌暴露得越发明显,其目标显然不是缩减贸易逆差这么简单,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是打着贸易战的旗号,剑指中国经济崛起和产业升级,尤其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战略遏制和“围堵”。
中美贸易战从狭义到广义有四个层次:缩减贸易逆差、实现公平贸易的结构性改革、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对抗。中美双方要控分歧、避免误判,在第一、二个层次多谈判、合作、寻求共赢,尽可能避免将分歧引向第三、四个层次。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启市场化全球化导向的改革开放,不是 40 年前的中国,也不是二战后的前苏联。
9、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消息来源:恒大研究院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