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添明:从福岛核救援到投身消防 是荣誉更是责任
陈添明是三一重工研究院的一名老员工,2003年入司的他在担任消防装备项目总监之前一直与泵车打交道。谈到三一消防车研发的初衷,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曾亲身参与的、2011年日本那场举世瞩目的核泄漏背后的救援故事。 驰援福岛,永生难忘的救援行动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泄漏事故,日本政府启动紧急处理预案,借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长臂架泵车,准备在最后阶段用混凝土
陈添明是三一重工研究院的一名老员工,2003年入司的他在担任消防装备项目总监之前一直与泵车打交道。谈到三一消防车研发的初衷,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曾亲身参与的、2011年日本那场举世瞩目的核泄漏背后的救援故事。
驰援福岛,永生难忘的救援行动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与泄漏事故,日本政府启动紧急处理预案,借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长臂架泵车,准备在最后阶段用混凝土将核电站封死。三一重工第一时间响应,迅速调配一台62米泵车至上海港,随时待命前往福岛。但在即将发车之际,日本的救援方案发生了变化——因日本的消防车都是不能弯曲的直臂消防车,无法精准的向已经被融塌的核电站塔顶打水,现场急需一台可跨越障碍,能将水有效注到核反应堆塔顶上方的长臂架消防车。
陈添明:从福岛核救援到投身消防 是荣誉更是责任
当时担任三一泵车所所长的陈添明和同事们临危受命,迅速组成5人的应急团队赶往上海港,对捐赠福岛的62米泵车进行整改。“当时我们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要根据日本提出的要求完成泵车的所有改进,同时还要对日本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时间非常紧,大家都日以继夜的工作,不敢浪费一分一秒。”陈添明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由于泵车是打混凝土的,而此次去往福岛的62米泵车是负责打水的,在作业同时还要隔离核辐射,以免对机器控制部分造成影响,因此对整车的密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添明他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虽然泵车自带遥控系统,但可操作范围只有200米,为了保障救援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将遥控范围增加到2公里;为了能让操作人员更清楚的看到核电站内部的情况,还需要在臂架末端加装摄像头。
2011年3月31日—5月31日,三一消防车驰援福岛,持续为核电站注水,运行状态良好,没有出现任何故障。因三一消防车是现场唯一装有摄像头和辐射传感器的设备,所以经常伸展臂架对核电站进行探测,成为守望福岛核电站的“眼睛”。
现在回想起自己当时参与的这件“大事”,陈添明的回答很淡然:“当时只是完成公司交办的任务,没想到这辆泵车在后来的救援中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更没想到这台设备会成为三一消防车的雏形。”虽然参与了这场举世瞩目的救援,但陈添明并不得自己有什么功劳,“我们只是对泵车做了一些技术的改进,62米泵车能够在福岛核电站圆满完成任务,主要得益于三一多年来在这个领域的技术积累,是全体三一人的智慧结晶。”
救援现场
几经波折,特种设备问世
2011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刘淇在视察三一北京产业园时,听到了三一泵车驰援福岛救援的故事,同时还得知三一曾多次打破超高层混凝土泵送的世界纪录。“那段时间正好发生了央视新楼大火,刘淇同志得知了三一的泵送技术后,建议北京市消防局联合三一研发超高层供水设备,用于超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
2012年,三一研发出了这一特种灭火救援装备,并邀请北京市消防局前来对项目进行验收。虽然设备进行高层打水没有问题,但却与当下的住建标准存在一定冲突,由于当前的住房消防管道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压力,暂时还不能与高层供水设备相匹配。“这个项目需要国家多个部门一起制定新标准,目前还不能大范围实施。”陈添明说,“虽然遭遇到了这样的挫折,但我们还是没有放弃,仍然在与各个部门积极沟通,争取在将来能实现这个项目。”
救援现场
尽管高层供水项目因“超前”而搁浅,但北京消防局的专家在来长沙进行项目验收时,无意中看到了三一泵车在试验场调试打水的过程,他们觉得这一技术完全可以用到消防上,因为长臂架可以跨越障碍,对指定点精准打水,目前行业内还没有这样的设备,值得尝试。
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发,2015年三一大跨度举高喷射消防车横空出世。对于这款凝聚了自己和团队成员无数心血的设备,陈添明讲起来如数家珍:“这款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跨障碍,6节全折叠臂架犹如6个关节的长臂机械手,可任意调整每节臂架的姿态,跨越围墙、树木、平房等各种障碍物;另一个优势就是精准灭火,通过调整臂架及水炮角度, 可以实现‘指哪打哪’、精准喷射。这款产品能够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消防救援。”当记者问及这个“大家伙”是否会因场地限制而不能自由发挥时,陈添明自信地说:“这个也是我们的研发重点,就拿48米高喷消防车来说吧,其实它的最小支撑占地宽度仅3.3米,只要车能开进去的地方,就可以快速支撑支腿、展开臂架进行消防救援。”另外,在福岛救援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远距离遥控、摄像头监控都被移植到了三一消防车上,不仅保障了消防员的人身安全,还可以为现场指挥人员及操作手提供灭火决策支持,实现最有效灭火。
一次实战,改变研发思维
提及在研发三一大跨度高喷消防车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时,陈添明的回答让人颇为感动,他说:“责任的变化要求我必须转换研发思维,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之前一直从事的是泵车研发工作,产品的要求跟消防车完全不一样。泵车臂架的灵活动作是由较为复杂的人为操作来实现的,即便是操作出现失误,也就是重来一遍而已,最多导致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最开始研发消防车的时候,陈添明觉得只要做好操作手的培训就可以了,操作手熟悉流程,操作自然就简单了。但这个固有的观念在他观看了2015年6月北京大红门木材厂大火消防实战的现场视频后,被彻底打破了。“当时由于失火建筑外围的树木及车辆等障碍物阻挡,其他消防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灭火,三一高喷消防车是唯一伸入火场内部近距离灭火的设备。我们的设备对某个区域降温、灭火后,消防员再沿着这个区域向前推进,进行内部灭火,就像打仗时为冲锋士兵进行火力掩护的开道先锋队。”当陈添明看到消防员用生命在与大火搏斗时,震撼和压力随之而来,如果这个时候三一消防车出现操作迟缓甚至操作失误,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必须将三一消防车的操作失误控制在“0”!三一消防车不仅要灭火,还要保证安全、灵活、简单。
从那以后,陈添明和他的团队花了大量时间对三一消防车操作的简单性和零差错性进行研究。经过结构的改进,他们提升了臂架的灵活性、并扩大了工作范围,用全自动的机械化来替代以前的人工操作;运用两套控制系统,一套出现故障,另一套能顶上,一套在工作中出现异常,另一套能为其纠错;建立错误操作数据库,只要出现数据库中的错误操作,保护系统将自动识别,把误操作扼杀在摇篮里。改进后的三一消防车不仅能实现一键操作,还避免了操作失误情况的发生。
“我们现在的方向是特种消防设备的研发,不仅要进一步扩展大跨度消防车的功能,还要研发长臂主攻等更多类型的产品,作为消防装备项目的一员,我们承担的不只是企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责任,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扛起它。”采访的最后,陈添明如是说。(本文来自三一)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