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两会”召开 传递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利好政策
1月10,南京“两会”隆重开幕。“回顾2016年,围绕‘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500亿元,同比增长8%,首次突破万亿,南京已成为全国第11个突破万亿城市。”在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长缪瑞林在政府报告上向代表、委员传递出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16年,南京全力推进216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已落地见效,新增挂牌上市公司114家,落实降成本
1月10,南京“两会”隆重开幕。“回顾2016年,围绕‘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目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500亿元,同比增长8%,首次突破万亿,南京已成为全国第11个突破万亿城市。”在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长缪瑞林在政府报告上向代表、委员传递出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2016年,南京全力推进216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已落地见效,新增挂牌上市公司114家,落实降成本“双二十条”意见,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超过200亿元,成立全国首家综合性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宁镇扬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合作都取得了骄人业绩。
政府报告里首次用了很长篇幅对振兴实体经济推出一系列有力的具体措施。
推动转型升级
“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南京发展的第一动力。”江苏省委副书记、南京市委书记吴政隆在南京“两会”上指出,要搭建好科研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实现产业与技术共振,让技术更好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要加快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计划,集聚一流产业科技人才,更大力度集聚一流产业科技人才,增强人才与城市间的“粘度”,让南京真正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要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围绕智能电网、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战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实施、金融服务、市政工程、公共服务等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促进更多民营企业资本扎根南京、更多的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过去,南京产业结构偏重,集聚了很多化工企业,能耗高、污染重。”市人大代表孔毅远说,近几年,南京坚持走转型发展道路,调结构、促转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南京经济结构已从过去的“偏重”向“偏轻”发展。孔毅远建议,要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使产业结构更轻、更高、更优。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支撑。”政协委员杨平良说,南京高校众多,每年有20多万大学生毕业离校,要想办法把这些优质人才留在南京。近年来,大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导致很多年轻人才流失。南京把科技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效不明显。所以,建议南京在吸引人才、服务人才、激励人才方面,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打造更优的人才生态环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人大代表钱永贵说,“创新离不开人才,企业家要有慧眼,要善于识人,也要敢于用人。”
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抢抓‘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机遇,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计划,建设30家智能工厂,全力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名城。”缪瑞林在政府报告里提出,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支持企业发展政策,建立企业服务需求快速处置机制,协同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制定实施民营企业进入特许经营具体办法,推进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重大项目,落实好民营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等政策。鼓励企业弘扬“工匠精神”,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实体经济贷款份额,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民革南京市委员会在如何发挥民营企业建设南京都市圈作用时提出建议,要建立宁镇扬创新服务联盟,培育协同创新服务机构,强化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和检测认证等专业化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宁镇扬都市圈交通网建设,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资产收购等方式直接参与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大量机器、设备采购的,鼓励采取设备租赁、融资租赁,优先考虑民营企业设备。利用南京市民营企业中信息产业发展较快,技术储备较好的优势,推动民营企业参与电子政务平台跨部门跨城市横向对接和数据共享建设,建立城市群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建立三地统一的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借助现代网络通讯手段,把现有政策进行梳理整合,以适用人群为政策制定的目标,让各行各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都能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载体、平台、途径、资金、培训等信息。三地工商联要加强合作,建立职能部门的联系合作机制,引导和帮助会员企业申报项目资金支持,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人大代表、南京红太阳集团董事长杨寿海表示,作为一个本土企业,希望能够得到地方政府更多的关心和政策扶持,尤其是新能源绿色产业。很多地方对外来的产业反而更重视,恰恰忽视了本土的企业,所以在政策上往往倾斜外地企业,导致本土企业流向外地。
品牌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法宝,是区域经济的灵魂,是产品、企业、行业、地区乃至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如何加快实施“品牌南京”战略?民盟界别组提出:建议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建议市政府设立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品牌南京”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议市政府出台品牌培育、推广和人才培育的奖励政策;建议考虑设立“南京品牌专项科研基金”和“南京品牌专项奖励基金”等,对此类组织以及为“品牌南京”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科研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如何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引领下,促进南京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政协委员、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卫提出建议,建立并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清单制度。将涉及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相关的政策文件汇集到一个政府平台,或采用新媒体推送的形式(微信等)推送给企业,并且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通过该平台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政策了解成本,及时关注和享受政府制定的若干政策,也可以帮助政府将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精准帮助企业做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施和布局。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