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经济增长好于其他地区
本报华盛顿电 记者高伟东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亚洲经济增长虽然正在放缓,但该地区的经济表现仍将继续好于全球其他地区。 报告指出,2015年至2016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小幅放缓至5.4%,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趋势相符。受益于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能源价格下跌,国内消费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同时,亚洲内部的经济增长前景很可能再
本报华盛顿电 记者高伟东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亚洲经济增长虽然正在放缓,但该地区的经济表现仍将继续好于全球其他地区。
报告指出,2015年至2016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小幅放缓至5.4%,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趋势相符。受益于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能源价格下跌,国内消费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同时,亚洲内部的经济增长前景很可能再次出现分化。中国经济将继续依靠国内消费增长实现再平衡,预计2015年和2016年将分别增长6.8%和6.3%,与2015年4月IMF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期相同。报告认为,近期股市动荡和汇率制度变化不会对中国近期经济增长造成显著影响。在工资推动消费复苏以及投资与出口有所改善的情况下,2015年日本经济预计将增长0.6%,2016年为1%。石油价格下跌和内需强劲有望支持印度正在复苏中的经济,预计2015年印度经济将增长7.3%,2016年升至7.5%。
报告强调,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在加大。美元在全球金融收紧的情况下继续走强,日本增长更加疲软,加上许多经济体潜在增长水平的进一步下降,都可能导致亚洲经济增长前景黯淡,风险因素增多。
报告对如何抵御亚洲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风险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应考虑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在具备政策空间及增长下降明显存在周期性或暂时性因素的国家,政策的侧重点应是促进潜在增长并以降低脆弱性为目标。
二是继续将结构性改革作为支持中期经济增长的优先工作,通过促进投资、创造就业、降低经济脆弱性因素来实现。中国的改革应继续帮助经济实现再平衡,脱离债务推动型投资;日本需继续推行货币宽松政策,并加快落实具体的中期财政计划和结构性改革;越南和蒙古等经济体仍需优先实施银行业和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效率并改善资本配置;印度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应对长期存在的供给瓶颈问题,实现更快更具包容性的增长。
三是应增加总需求以支持经济增长。具备财政空间的经济体可采用定向财政刺激方式来应对需求暂时不足的问题。其他经济体应继续逐步实施财政整顿,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国,但还应关注财政调整措施的构成情况。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