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桢:一位儒雅学者的行业情怀
1944年生人,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机械和电子工业部突出贡献专家,商务部、财政部援外和政府采购评标专家。1967-1992锦州重型机械厂技术员,工程师,研究所长,副厂长,总工程师;1992-1997北京起重机器厂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兼CIMS工程处副处长;1997-2000北京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规划处副处长,北京工程机械行业办公室副主任;200
1944年生人,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机械和电子工业部突出贡献专家,商务部、财政部援外和政府采购评标专家。1967-1992锦州重型机械厂技术员,工程师,研究所长,副厂长,总工程师;1992-1997北京起重机器厂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兼CIMS工程处副处长;1997-2000北京机电工业控股(集团)公司规划处副处长,北京工程机械行业办公室副主任;2001-2013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成套工程部:工程机械、建材装备、环保行业主管。
一位儒雅学者的行业情怀林承桢
曾主持和参加部、省、企业重大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十项,获国家科委、机械部、辽宁省、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八项。主持工程机械行业(2004/2010年)和建材装备行业(2006/2009/2010年)出口调研报告;主持编制中国建材(水泥装备、玻璃装备)出口“十二五”规划;主持承担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
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举止从容,神情淡然,谈论问题深思熟虑,忖量之余又可直抒胸臆,严谨却不失风趣。旧照里,他玉树临风,气宇轩昂,尽显学院气息。如今,这位儒雅的学者并未消减精神的锐度,反而于时间的况味中平添了几分人生的真醇。直挺的衬衫,方正的提包,悠然的阔步,和善的笑意,一手好字如泉流山涧,精熟至极。他是林承桢,往昔的清华才子,务实的技术专家,杰出的行业主管,他的生活和事业与工程机械有着深远的缘分,讲述中渗透着思想的力度,言近旨远,引人入胜。
走进锦州重型机械厂
“我是偏好念‘苦功’的,小时候念书,一天一夜能做完书里所有习题,所以可能比较适合做技术人员”,他笑着说。几十年倏忽而过,早年的记忆却变得愈加清晰。1968年,清华大学动力机械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辽宁,在锦州重型机械厂工作。“来到锦重之后,我起初做动力机械,后来工程机械也有需要,就在文革期间进入了这个行业。”凭借高昂的热情与扎实的功底,他与厂内科研技术同仁一起,投身到了国内汽车起重机早期自主研发的道路中。
在锦州重型机械厂-为45吨升级50吨研讨(左三为林承桢,右二为其夫人竺新原)
1974年,锦州重型机械厂获得北京起重机器厂的协助,在辽宁省机械工业局的组织下,开始研制QY系列汽车起重机。其中,16吨起重机的底盘和上车试制工作林承桢都亲身参与,他对此印象非常深刻。70年代末,林承桢加入由大连理工大学组织的起重机行业技术干部培训班,对40吨汽车起重机和底盘进行试制,技术思路愈加纯熟。“我们从重庆汽车研究所吸收了法国贝里埃家族的汽车底盘技术。试制过程非常复杂,包括多档同步变速器、13吨级的驱动桥和转向桥,底盘的复杂程度比现在的产品设计还困难,但这个过程是充实而快乐的”,他静静地回忆道。#d1cm#page#
在锦州重型机械厂的岁月里,还有一件事对他来说,意义非同一般。1977年,他参与了由机械工业部组织的我国第一个《轮式起重机和汽车起重机技术条件》标准的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得以全面梳理。“这是对我国起重机产品进行调研,以及对国外设计规范进行学习的过程。起重机设计、制造、试验依据的中国标准就是这样形成的,从而引发了新的设计理念”,他说。由此,锦重率先试用东风EQ140五吨通用底盘开发出8吨汽车起重机,得到了起重量与自重比接近于1的先进技术指标。其中,有限元分析在设计现代化中的应用颇具前沿意义,在行业里有了“锦州8吨”的称谓。该标准和新8吨分别获得了机械工业部的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随后,在新的起重机研发设计中,锦重与哈尔滨建工学院、北京建工学院、同济大学、大连工学院、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合作,相继开发出6×4专用底盘25吨、8×4专用底盘50吨、4×2通用底盘16吨等行业领先产品,拥有了QY8为主导的8~50吨全液压汽车起重机产品系列,成为当时技术经济指标最好的企业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物资总局的支持下,工厂开始引进国外技术,与日本加藤制作所、多田野铁工所、日本三菱自动车株式会社等厂家签订散件组装和技术转让合同,为科研工作打开了新的窗口。林承桢和他的技术团队对日本、德国、美国的先进技术开始了破天荒的近距离接触。“某种意义来讲,这对我们后来全面学习和开发大吨位、全路面起重机的设计打下了根基。当时有个说法,这些技术引进是否太超前?而我们的观点非常明确,一定要相对超前,才能拓宽未来的道路。”也许正是这种超前意识,才使起重机技术发展获得了质的突破。在引进国外底盘和主要配套件的基础上,工厂完成了产品系列化、模块化设计的雏形。
“我们的标准编制与国际设计规范并行,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等设计方法。技术引进之后要技术改造,在学习国外先进生产线的基础之上,我们有了自己相对完整的技术路线,这些都为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他说。
心中的行业大局观
在林承桢的心目中,技术人员如果眼界宽广,思想宏观,则会对行业拥有深层认知,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将更为辽阔。他便如此,也许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也许是环境变迁的机缘,作为荣誉满载的科研专家,他从未固步自封,而是心怀大局,以学者的严谨与诚挚探究行业的发展规律。
在他看来,工程机械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最为成功的行业之一,本身具有很强的自主开发能力,这和几十年行业同仁努力奋斗的历史分不开,也和正确的技术路线分不开。市场能够有力牵动行业的发展,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最大特点。改革开放之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大型水利、高速公路、铁路、能源和电力建设等重大工程使得工程机械在全国大江南北得到普及利用,而西部地区恶劣的工况也促使着机械向大型化、重机化发展。
在他的讲述中,美国的工程机械发展以国内市场作为主要牵引力,同时又进入国际市场;日本以国内、国际市场同步发展;韩国起初就以国际市场为主;中国则以国内市场为基础,这决定了除了技术引进之外,中国工程机械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属性。“我们用两条腿走路,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这是我们践行的两条技术路线。在第一阶段,进口被禁运、被限制,综合能力不足以解决进口问题,为了解决需求,中国工程机械很早就具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最为典型的就是工程起重机、装载机行业。改革开放之后,我们采取了技贸结合的方式,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又促进了研发能力,挖掘机、大吨位起重机、摊铺机等就走了这条技术路线。”他语重心长地说。
与此同时,材料与主要配套件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的两条技术路线。低合金的钢材最初广为应用,由于资源有限,厂家与钢铁企业共同研发了这些钢材作为基础;传动系统、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车桥、液压传动系统的马达、阀等配套件系统也逐步具有了自主研发能力,但迄今为止还未改变相对落后的局面。
当谈到徐工、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为发展核电、风电、石油化工研发超大吨位起重机时,他兴奋地表示支持与赞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水平的重要实践。他们在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在引领国际标准,这是中国起重机行业的骄傲,意义重大。#d1cm#page#
如何看待国际化
2001年,林承桢来到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担任成套工程部工程机械、建材装备和环保行业主管,主持行业出口调研报告与大型成套项目出口协调管理工作,为工程机械的国际化进程提出了建议。“工程机械如何国际化?我当时为水泥生产线的出口做过协调工作,这给了我更为广泛的视野,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我经历了工程机械行业出口由小变大、由逆差变顺差,由弱变强的过程,也经历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当时对非洲的出口仅仅几十亿美元,现在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他回忆道。
1983年,锦重领导骨干在机械工业部试验场合影留念(左一为林承桢)
在他看来,工程机械真正走出国门,起始点是在2004年。那时候,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行业出现第一次产能过剩,很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就是在那时初具雏形的。2008年,工程机械海外市场迎来了第二次发展契机。在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采取政策支持实体经济,从而出现产能结构调整与产能扩张的客观要求。“产能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包括先进产能增量,落后产能调整,或者是落后产能的再扩张。最后一种情况盲目且不够理性,使得工程机械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要走出去的步伐,需要行业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判断”,他解释道。
进入国际市场,就要通悉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企业要合理调整现有产能结构,提高产能质量,能够生产高质量、高稳定性、高适用性并且节能环保的产品,这就是市场适用性的体现。产品要有储备,技术上要有呼应,标准编制要与国际市场结合,对出口结构、方式进行调整。工程机械国际化指标除了海外市场份额之外,企业的研发能力也是核心因素,是否能够主导研发,产品是否获得过国际认证,以及是否拥有完整的后服务体系,这些都是企业国际化水平的体现。
关于海外竞争良策,他认为,国内企业在标准制定上应该具有更强的牵引能力,另外,企业一定要坚持节能减排与新能源道路,要有规范、标准作为基础,从设计开始就对工程机械的全寿命周期、能耗等因素进行重点考察,以期品牌综合实力的长远提升。
在深沉的行业情怀中徜徉
24岁走向锦州,时隔24年回到北京,转息之间,另一个24年又将到来,时间的轮回丰富着无法预料的人生阅历,却从未泯灭一个科研工作者朴素的赤子情怀。
厂内专用线装火车发送四川
欢送汽车吊去西藏
尽管在商会担任管理要职,林承桢仍以技术人员为定位参与工作,从未离开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关注,并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关注工程机械出口的综合性企业,以及港湾、路桥、冶金、石化、能源、电力等不同行业的专业企业与工程机械的对接过程。而他最为倾注心血的,是在考虑使得中国产品、技术走出去的同时,把中国的标准走出去,把国标与国际标准接轨。他总是认为,无论身处何种角色,心态如何顺势转变,思路和想法永远不能落后,总要对某些方面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技术人员要有激情,这种激情不只是来自外界,而是要靠自己去发掘。要具有宏观思想,并带有突破性的思路和想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新。那时候,国家进口困难,什么东西都要自主开发,变速箱、液压元件都要自己设计,你不是获得了最为广阔的机会吗?”话至此时,他已露出兴奋的笑容。“1977年我们制定轮式起重机的技术条件标准时,与行业前辈思想碰撞的过程非常愉快,标准制定出来非常激动人心,那就是我们试验的依据。厂内第一台、第二台起重机就是根据这些标准来设计的,从头参与,无论艰苦和快乐,总是非常过瘾的。”他爽朗地笑着说。
做科研,需要朴实无华,时时洋溢蓬勃向上、昂奋进取的朝气。这是他对科技工作者的期待,也是他在时时践行的做事法则。如其所言,技术在不断进步,人也不可停滞不前,眼中应该随时看到机遇,思路对了,就会不断出现激情,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这些,都与年龄无关。
正如此,他在关注工程机械的发展,同时关注新能源和现代大农业的发展,关注中国标准的国际化,他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成套工程与中国标准走出去策略”和“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太阳能电力走廊的建议”,提出和并承担着科技部“支撑我国水泥窑余热发电成套技术出口事实标准研究”的课题,还在不断地探索努力中。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