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绿色发展 彰显全球核心竞争力

AI摘要

——中联重科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向绿色经济要效益纪实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认为,随着政府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政策的推进,“快”字已不可能出现,未来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提质增效的中速发展阶段,不可能再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工程机械行业产能

——中联重科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向绿色经济要效益纪实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要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汤敏认为,随着政府调结构、稳增长经济政策的推进,“快”字已不可能出现,未来中国经济将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提质增效的中速发展阶段,不可能再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将持续,企业必须靠核心竞争力取胜。何谓核心竞争力?中联重科无疑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头羊的中联重科,近年来在逐步深入国际化战略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有效推动了企业的绿色发展。

产品转型升级推动低碳工业发展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绿色新材料研制、设备转型升级、研发创新设备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等战略,引发了一场企业内部的‘产品变革’、‘材料变革’等一系列的‘绿色革命’。”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向记者如此描绘其绿色战略布局的宏伟蓝图。

“绿色发展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型,是对传统的工业发展道路的颠覆,其创新模式也要求符合可持续、低能耗、低污染的要求。”业内人士指出,混凝土和起重机设备使用环节能耗多少,事关建筑和工业节能问题。目前,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不到30年,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寿命不长,建筑的大拆大建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此外,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总量的5%,正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

建筑和工业领域已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领域。作为混凝土和起重机制造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显然把握了这一时代契机。

2013年4月,中联重科推出的全球首座连续级配式混凝土搅拌楼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出了良方。工程师们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资源利用率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实现按需生产高品质砂石,并直接配成高质量、长寿命的连续级配混凝土,使混凝土强度增加50%以上、寿命提升至100年以上。与此同时,该设备大幅降低了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每生产1立方米混凝土可节约水泥用量约100公斤。按此推算,全国每年可节约上亿吨水泥,被誉为“混凝土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

在传统技术创新发展持续发力的同时,前沿技术的引入更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早在2001年,远在意大利的世界知名企业CIFA已开始着手从事全球领先技术碳纤维材料的研制。2008年中联重科大手笔并购CIFA之后,有效整合双方全球资源,依托行业惟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成功将原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混凝土泵车等工程机械产品。2012年,应用碳纤维材料的混凝土泵车臂架长度超过100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更为高耸建筑和大跨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高效装备。该技术使泵车臂架重量减轻40%以上,泵车总重减少15%以上,轻量化带来了能耗的大幅降低。而不久前中联重科的最新力作——五桥67米碳纤维臂架泵车,采用了碳纤维新材料,采用碳纤维技术及铰点优化等成熟轻量化技术,碳纤维臂架使用寿命长达20年,重载工况泵送能力提高20%,同比油耗降低7%,进一步通过材料技术的创新促进了行业的绿色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餐厨垃圾5000多万吨,价值500多亿元,且处置管理不当,导致“地沟油”和“潲水猪”泛滥,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中联重科通过不断技术攻关,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2008年,中联重科成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组,改变原有的“原料—产品—市场”的线性发展模式,开始了循环经济的实践。2012年6月,建于长沙的全国最大规模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顺利通过各项考试,开始处理长沙城每天300余吨餐厨垃圾,这家工厂可年产生物柴油5400吨以上,发电1971万千瓦时,年节约6900吨标准煤,年碳减排1.95万吨。基于科技创新的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再次凸显了中联重科的科技实力,以及在绿色发展战略上的决心和信心。#d1cm#page#

延伸全球产业链 实现“全面绿化”

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多地出现了连续雾霾天气,PM2.5的“爆表”让许多地区深陷“十面霾伏”,似乎是对传统的高耗能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节能环保、全产业链的发展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主题。

2013年12月6日,在以 “创新·转型·共赢”为主题的中联重科机制砂、干混砂浆两位一体整体解决方案专项推广会上,中联重科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混凝土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人士展示了商混产业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并就中国商混产业的未来转型展开了讨论。据估算,如果采用这套新型解决方案,我国商品混凝土产业每年可至少减少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标志着中联重科再次占据行业制高点,将引领整个商混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之路,并促进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格局的改变。

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副总经理罗安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面对产能过剩现状的当今,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帮助商混行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达18.1亿立方米,2013年预计产量为21.2亿立方米,到2016年将突破30亿立方米。商混产业作为雾霾等大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环保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不断加大,这意味着,实行以绿色低碳为主导的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商混产业的唯一出路。

中联重科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干混砂浆成套设备供应商,“机制砂、干混砂浆两位一体整体解决方案”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资源不能循环利用、砂石资源紧缺、现场搅拌砂浆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也使中联重科在引领商混产业进行绿色转型上,走在了行业之先。

四川眉山鑫统领公司就是中联重科推动商混产业绿色转型的一个典型样本。记者在该公司现场观摩了“机制砂、干混砂浆两位一体示范站”的工作流程。这条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的生产线是西南地区循环经济的样板工程,据鑫统领公司总经理张大康介绍,通过“机制砂、干混砂浆两位一体整体解决方案”,每立方米混凝土可降低20%的水泥用量。

近年来,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积极寻求战略转型,不断将机制砂设备、干混砂浆成套设备、连续级配搅拌楼等代表未来行业方向的新型产品推向市场。2013年12月25日,中联重科全产业链发展再传捷报: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已于当年12月20日正式收购了全球干混砂浆设备第一品牌——德国M—TEC公司。在干混砂浆设备领域的探索,成为中联重科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

中联重科副总裁、混凝土机械公司总经理陈晓非表示,选择进驻干混砂浆设备领域,是基于对行业升级转型方向和未来市场前景的预估和判断。干混砂浆是能够广泛运用于建设工程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干混砂浆将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主力军。“干混砂浆及设备的推广意味着建筑施工质量的全面升级,也将消除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砂浆现场拌制方式带来的严重污染。”陈晓非对于干混砂浆的市场前景信心满满。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则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看得更远。在2013年6月18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詹纯新表示,公司将从重点发展工程机械板块,转型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重型卡车和金融板块五大板块齐头并进,以避免工程机械行业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詹纯新敏锐的洞察力再次彰显无余。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确立,与之息息相关的工程机械产业和环境产业,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对于提前布局的中联重科来说,下一个黄金十年已经开启。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