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工业发展的历史上并不乏中国制造业的贡献,18世纪以前,中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水平都领先于西方。早在西汉时,中国就形成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 中国制造的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工业产品让西方人领略到了中国巧夺天工的手工业智慧。但18世纪后,由英国开启,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 跟随的工业革命及由此开启的工业文明却没有机会进入闭关锁国的中国。直到上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中国才开始引进西方技术,逐步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
中国工业现有体制的形成与格局
以产品制造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工业可谓满目疮痍,1953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了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一五”计划是一个“以实现社会 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制订的,“备战”是工业发展的重点。以前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为核心,中国建立了 包括矿山开采、煤矿、电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基础机械与工具、电子、船舶制造、飞机制造、汽车(重型卡车)及柴油机制造、农机制造、造纸、纺织 等工业制造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工业体系。
当时,中国面临非常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无法摆脱对战争的戒备。从“一五”计划到“四五”计划,中国工业发展的目标都是满足国防的需求。一方面是重工业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物质呈现长期的“短缺经济”现象,粮食、服装等基础供应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业体系是一个产品制造体系,而不是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经济运行体系。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供需严重不平衡,企业责任主体不明确, 中国工业体系远远偏离了世界主流经济体。到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为4231亿元,远远落后于同期的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
调整工业结构,建立工业产品市场机制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市场化和国际化。服装、玩具、家具等轻工业主要服务于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属于 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具有较强的贸易属性。当时经济特区开始引入外资,广东沿海、江浙沿海一带的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兴起,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得到了快速增 长。
开放外资和民营经济的同时,中国开始引进大量的进口设备。此时,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原有的以武器装备为主导的重工业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对工业制度环境而言,改革开放的最初几年更多是体现在加快轻、重工业不协调的工业结构调整,并没有改变工业企业原有的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并没有改变计划经济的性质,传统工业企业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很不适应,重工业企业曾一度走入困境。#d1cm#page#
改革的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中国工业的最大变化是:市场机制的建立选择了轻工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业务的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三资企业”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中国长期以来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国有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1983年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国家对国有企业推行“利改税”的改革,企业承包一定份额的利税,并建立了企业 经营盈利目标。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为传统国有企业改革重要的转机。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的“两权分离”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大中型企业实施承包经营。1987年底,全国预 算内企业承包面达78%,大中型企业达80%。
承包后的国有企业有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但产权关系和政企不分的现实问题依然没有改变。企业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私有化依然不合法,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重工业企业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方向背离,企业经营的困难进一步显现。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十三大还提出建立合理价格体系、实行政企分开、 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针,但依然施行的是“按劳分配”,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不承认国有企业作为法人应该享有法人财产权,认为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 山、银行、铁路等一切国有企业和资源也都不是商品。
改革的第二阶段(1983-1992年)涉及到工业企业的市场地位,实施了经营承包责任制;但由于传统国有企业存在市场供需矛盾与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矛 盾,而且企业追求盈利,出现了很多短期行为,如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减少设备折旧、压缩研发开支等;由于产权不清,承包制甚至导致了一些国有资产侵权行为。 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总体上是在市场需求不畅的情况下实施改革的,也因此导致了改革矛盾的深化和改革的艰难。
图1:中国工业发展的3个阶段
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明确工业企业产权关系
改革并不顺利,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引发了“姓资”还是“姓社”的大讨论,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才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同年,党的 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开始,从原来单一的“按劳分配”过渡到“按资分配”与“按劳分 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992年,全国各城市经批准建立了近400家股份制试点企业,全国股份制企业达到3700多家。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决定》规定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充实和发展了“两权分离”理论,提出了国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股份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
改革的第三阶段(1992-1998年)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深水阶段,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得以建立。这一阶段,市场调节对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 用,国内需求与国外贸易增长,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迅速增长,快消费品和一般贸易品得到快速发展,中国轻重工业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得以缓解。#d1cm#page#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重化工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轻工业快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和行的要求提高,房地产和汽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一发展时期给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国有重工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从1995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从“单个搞活”变为“整体搞活”,通过存量资产流动和对国有资产实施战略性重组,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一些规模不大的工业企业被改制为股份制或私人企业。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 本次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有了重大进展,突出体现为撤销了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 部、中国轻工业总会和中国纺织总会10个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进入2000年,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围绕经济布局、产权归属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到2001年底,超过3/4的国有重点企业实现了公司制改制, 并明确了出资人制度。这一期间恰逢中国进入重工业发展时期,国有重型工业企业面临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存量资产升值的机会,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数量大幅 下降,但规模迅速发展。进入2000年,中国重工业比例超过60%。
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是对外开放、市场需求得到释放的市场经济建立和轻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伴随着中国房地产改革的进程, 房地产及由此带来的投资热潮给以重工业为主的传统国有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从1998年起,以能源开采、建筑、机械制造为主,重工业由此开始进 入了“黄金十年”。根据图1显示,2000-2011年,中国重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比例。尽管中国重工业比例依然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但 由于中国工业的加工度远远低于发达工业国家水平,初级产品和终端总装产品比重相对偏高,到2011年,重工业产能普遍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