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特重工:由“春秋五霸”论企业用人之道

AI摘要

企业的“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的,即人才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的不动产,是企业永恒的财富。做为企业的创始人,他在创业经历中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如何研发产品、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快速赚钱,而是如何在用人的文章上下足功夫。管理学大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就说过:“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一大批人才;他们比大多数的首席执行官都要优秀。这些一流的人物在通用电气如鱼得水。” 在企业中,人

企业的“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的,即人才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的不动产,是企业永恒的财富。做为企业的创始人,他在创业经历中印象最深的可能不是如何研发产品、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快速赚钱,而是如何在用人的文章上下足功夫。管理学大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就说过:“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一大批人才;他们比大多数的首席执行官都要优秀。这些一流的人物在通用电气如鱼得水。” 在企业中,人才是第一重要的要素,企业只有做好选拔人、关心人、培养人、使用人和留住人这五个环节,其他诸如产品、市场、生产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只有使人才有能力、有意愿、有热情、有实效地把工作开展起来,企业才会在快车道上正常、高效、有机地运转。

在茫茫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时期曾先后出现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家,它们如同众多企业一样,在充满硝烟的战争中生生息息,潮起潮落。然而,在一片混战中,齐国、宋国、晋国、秦国和楚国五个“企业”却脱颖而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出现了五位杰出的“企业家”,他们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争,首先是人才之争。这五个诸侯霸主在用人上都有他的独到之处,才将企业带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本文就通过春秋五霸来阐述企业用人之道的五个环节。

一、齐桓公因人制宜选拔人。

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造就一流的公司。选拔人才对企业的高速、稳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吸收一流的人才,哪么这个企业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公司。如果企业缺少选拔人才的机制,企业慢慢就会变成一潭死水。确保一流人才的不断加入,是企业跳跃式高速增长的基础。在选拔人方面,齐桓公绝对堪称一流企业家。

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进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

齐桓公为了大开贤路,招集天下人才,还设立了著名的“庭燎之礼”。齐桓公规定,凡国内官吏引荐其他诸侯国来的齐国做事的人,引荐得好,看所荐对象能力的大小,给予赏赐。引荐的不好,也不追咎。齐桓公还派人走出去四处招揽人才。“为游士八十人,奉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使得齐国人才济济。齐桓公在管仲的推荐下,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杰”。任命隰朋为大司行,负责外交;任命宁戚为大司田,掌管农业生产;任命王子城父为大司马,统帅三军;请任命宾胥无为大司理,负责司法刑律;任命东郭牙为大谏之臣,主管监察谏议。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团,最终辅助齐桓公完成霸业。

齐桓公的这些措施,经过历代齐君的继承,逐步在齐国形成了一种招贤纳士的风气,在齐宣王时还出现了“稷下学宫”。

齐桓公这种选拔人的机制颇值得现代企业研究借鉴。

二、宋襄公爱人以德关心人。

企业把人才吸收到公司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要关心员工。一个成熟的企业家不但关心自己企业的员工,还要关心合作伙伴,甚至关心竞争对手的员工,这样才能无往而不胜。在关心爱护人才方面,宋襄公堪称典范。

宋襄公(?―公元前637年),子姓,名兹甫,谥号曰“ 襄”,称“宋公兹甫”,简曰“宋兹甫”(先秦贵族男子用氏,故不称子兹甫)。春秋中前期宋国国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以仁义爱人、宽而待人见称,被历史称为春秋五霸之一。

其一,宋襄公关心自己的员工。宋襄公是宋桓公的第二个儿子,他还有个庶生哥哥叫子鱼。宋桓公病重的时候,身为嫡子(正室夫人所生)的宋襄公坚决不肯即位,他认为子鱼是自己的哥哥,得让他来做宋国的新国君,而子鱼也坚决不肯即位,最终宋襄公还是登上了王位,登基后,他以哥哥子鱼为相国,兄弟俩相亲相爱一起治理宋国。在为争夺皇位而杀君弑父、兄弟相残屡见不鲜的中国历史上,这也算一段难得的佳话了。

其二,宋襄公关心合作伙伴。晋国的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被迫游走到宋国时,宋襄公以仁义之理款待了重耳,宋国刚战败,国家贫穷,但仍送出了20乘车的大礼。这对重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个仁义的举动为他死后5年化免了一场亡国之灾,5年后又是楚攻宋,晋国出兵救宋,在城濮打得不讲信用的楚国几年不敢觊觎中原。

其三,宋襄公关心竞争对手的员工。在宋楚泓水之战中,宋襄公训诫下属:“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就是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敌人,不能攻打受了伤敌人,不能攻打年老的敌人,不能攻打未成年的敌人。这样的仗还怎么打?结果宋军大败。虽然宋襄公只是名义上的霸主,然而他的仁义爱人之怀却赢得了尊崇,被推上春秋五霸的地位。

宋襄公这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怀,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尤为可贵。#d1cm#page#

三、晋文公诲人不倦培养人。

在企业处于困境时,“空降兵”诚然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却很难融入企业文化。而只有在平时就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才,尽大可能地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才能形成良性的选拔用人机制,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以达成共同的目标。晋文公虽然流亡近20年,却培养了自己的优秀人才,可以说“有所失必有所得”。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文公对内,拔擢贤能:以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赵衰(赵国先祖)、胥臣辅其政;栾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贾佗、阳子制其礼;魏犨(魏国先祖)、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一说起周游列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孔子。但比孔子更早周游列国的人,实际上是晋文公重耳。重耳比孔子要大一百多岁,那时的交通环境比后来孔子时期,更为艰险难行,困难重重。

重耳为了躲避晋惠公的追杀,从晋国逃到北方的翟国;在这里生活了12年后,历经两千里途程,经过许多小国,到达了最东边的齐国;然后,又来到最南边的楚国;又从楚国来到最西边的秦国;又从秦国返回到北边的晋国。重耳绕着中国(周朝)转了一大圈,整个天下都被他踏遍了,因此,他自然也就成为人缘最广、见识最多的一位春秋君主了。

可是,重耳流亡只是表象,难能可贵的是,在他近20年的流亡生涯中,为自己积攒了一笔最大的财富,那就是他后来治国的股肱之臣。如赵衰、狐偃、狐毛、胥臣、魏犨、狐射姑、先轸、颠颉、介子推。患难之中见真情,这种在最困难的时候培养起来的人才是最值得信赖的,后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楚庄王容人大量留住人。

企业把人才选拔进来,无论是关心也好,培养也好,其关键是留住人才。想要留住人才,就应该有容人之量。人无完人,各类人才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短板,作为一个企业家一定要学会包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即是此道理。楚庄王的容人之量颇值得企业家体味。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汉族,姓芈,熊氏,名侣,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但是很少人注意到,他蛰伏三年的目的。其实楚庄王在蛰伏的三年当中,主要是用来观察局势,特别是考察臣子的行为,等真实的情况了如指掌后,他就立即行动起来,整顿朝纲,任用贤才。比如伍举、苏从等,最后终于在这些人才的帮助下,一血城濮之战的前耻,成就霸主伟业。

“绝缨之宴”是楚庄王有容人之量留住人才的最好诠释。楚庄王蛰伏三年挫败若敖家族真正执掌大权后,举行庆功晚宴,让爱妾许姬敬酒。忽然一阵风将蜡烛全部吹灭,一醉汉把持不住对许姬非礼,许姬奋力挣脱顺手揪下那人的帽缨,向大王告状。楚庄王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命曰:“勿点灯,今日与寡人饮,不绝缨者不欢。”于是,所有的大臣和将军不敢违抗命令,都把自己帽子上的璎珞全部摘了下来。七年之后,楚庄王在攻打郑国时,险些遇难,关键时刻一位将领挺身而出,奋勇救出庄王。楚庄王随即大肆行赏,方知此人名曰唐狡。但唐狡坚决不受赏赐,并坦承当年非礼许姬之人就是自己。

五、秦穆公任人唯贤使用人。

企业无论是选拔人、关心人,还是培养人、留住人,最终目的还是让人才发挥最大作用,即使用人。秦国由一个西北闭塞的蛮夷国家一跃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进而为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在用人之道上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秦穆公(?—前621),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汉族(当时称“华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在《史记》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秦穆公的用人之道是最为令人称颂的,因为他不计较年龄、身份和地位,用五张牛皮换来了七十多岁、当时还是奴隶的百里奚,并请“五羖先生”百里奚当左相国,后来百里奚推荐了自己的朋友蹇叔和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秦穆公又拜蹇叔为右相。这样,秦国就组成了七个常委的领导班子:秦穆公为法人代表;百里奚为左庶长;蹇叔为右庶长;公子絷为副庶长;孟明视、白乙丙和西乞术分别为三帅。秦国就在百里奚等贤臣的帮助下使得秦国日益强大,打败了当时强大的晋国,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当企业不断抱怨如何招不到人才、培养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人才发挥不了作用的时候,秦穆公任人唯贤、楚庄王容人大量、晋文公诲人不倦、宋襄公爱人以德、齐桓公因人制宜的案例,也许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兴盛,人在其中占了绝对的优势,选好人、养好人、用好人,企业才有生机,才能持久。

构筑起企业大厦的不是形形色色的高楼,而是企业蕴藏着的各式各样的人才,这些隐形的资产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企业要想持久,就要想办法养、用、留住这些财富,真正做到人员流动,人才不动,人员流失,资源不失。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