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海关总署发布201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数据

2013年10月12日上午,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外贸数据。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9.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

郑跃声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总体平稳运行,而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固。广大外贸企业积极进取,克服经营上的种种困难,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提升质量、提高效益、优化结构等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9.0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0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下同)增长7.7%。其中出口10.0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9.0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94亿美元),扩大14.4%。

9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560.8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长3.3%。其中出口1.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856.4亿美元),下降0.3%;进口1.0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704.4亿美元),增长7.4%;贸易顺差934.8亿元人民币(折合152亿美元),收窄44.7%。

郑跃声指出,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是:

一、 我国进出口总体呈现低位企稳态势。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9754.1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3.5%;二季度进出口10220.2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3%。进入三季度,我国进出口10629.4亿美元,同比增速回升至6%,总体呈现低位企稳的态势;其中,7月份、8月份我国外贸增速分别增长7.8%、7.1%,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大等因素影响,9月份增幅回落至3.3%。

二、 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速放缓。

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6162亿美元,增长7.8%,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72.3亿美元,收31.7%。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3亿美元,增长0.7%,所占比重为32.3%。加工贸易项下顺差2605.8亿美元,收窄6.6%。

三、 对欧盟、日本贸易出现好转迹象,对美国、东盟贸易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中欧双边贸易总值4085.7亿美元,下降0.8%,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5%;中日双边贸易总值2290.8亿美元,下降7.9%,其中第三季度同比下降5.3%,较上半年明显收窄。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791亿美元,增长6.7%;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3223.6亿美元,增长11.6% ;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973.9亿美元,增长25.6%。

四、东部地区进出口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

前三季度,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进出口总值25820.9亿美元,增长7.1%,占进出口总值的84.4%。

从出口方面来看,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的河南、江西、湖北和新疆等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9.3%、18.3%、17.9%和14.7%,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五、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比重回落,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031.5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45.8%,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

六、 机电产品出口稳步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229.9亿美元,增长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2%。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11230, -95.00, -0.84%)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3380.5亿美元,增长10.4%,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2.4个百分点。

七、 主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价跌。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商品价格总体下跌1.8%,主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价跌。其中进口铁矿石6亿吨,增长9%,进口均价每吨129.1美元,下跌4.2%;煤2.4亿吨,增长17.6%,进口均价每吨90.3美元,下跌14.2%;原油2.1亿吨,增长5.4%,进口均价每吨775.4美元,下跌5.1%;铜325.8万吨,下降10%,进口均价每吨7873美元,下跌5.1%。同期,进口大豆(4550, -28.00, -0.61%)4575万吨,增长3.3%,进口均价每吨605.2美元,上涨4.8%。

郑跃声在解释今年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增速高于二季度的主要原因时,认为主要由于国内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国外经济大环境有所改善、促进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开始增多。今年七月份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政策效益正在不断显现。各项宏观数据指标出现了积极的信号,国内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拉动了大宗商品进口量的增加;同时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也带动了出口保持稳定的增长,这些都是第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出现好转的重要原因。

郑跃声在谈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问题时表示,尽管今年以来,我国国内经济总体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但是仍然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发达经济体出现复苏的迹象,但是仍然不够稳固,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外贸进出口总体增速在低位企稳的同时,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得到了提升,对外贸易转方式、调结构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 从宏观上看,我国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在减弱,外贸依存度持续回落。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50.4%,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回落了0.7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的转变。

第二,发展的自主能力增强,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加工贸易。

相对于加工贸易来说,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更能够体现一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自主性和经济发展的实力,贸易增值的能力也更强一些。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了7.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了1.9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增长了0.7%,占32.3%,比重回落了2.2个百分点。

第三,加工贸易稳步转型,进料加工的比重在提升。

这些年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尽管在进出口总值当中的比重有所下滑,但是随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逐步推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分工格局,也开始从以往的加工装备为主的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延伸,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为主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运作方式的转变。前三个季度,我国进料加工进出口值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6.4%,比去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自主经营的能力也在增强,在带动加工贸易从以外为主逐步向内外兼修进行转型。前三季度我国加工贸易内销值为252亿美元,内销的规模相当于加工贸易出口规模的4%。

第四,地区布局协调推进,中西部进出口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的相继实施,我国外贸进出口的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了12.9%,高出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5.2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11.3%,比重提升了0.5个百分点。作为承接国际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出口产品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前三季度,相比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体上小幅增长0.3%,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了16.5%。

第五,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初级产品出口的比重在下降,进口替代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初级产品增长6.4%,比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低1.6个百分点,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9%下滑至4.8%。随着国内制造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过去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今不仅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而且还能够远销海外。我们以汽车零件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口汽车零件182.7亿美元,增长6.1%,而同期我国出口汽车零件212.9亿美元,增长了12.1%。

第六,贸易伙伴更趋多元。

我国对外贸易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在降低,对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增长明显。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合计进出口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3.2%,比重回落了2.6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国对东盟、智利、巴基斯坦等9个与我们国家签订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出口增长17%,高出同期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9.3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13.9%,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

第七,市场主体表现活跃,最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在上升。

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进出口增长了23.2%,比同期我国进出口整体增速高出15.6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3.3%,比重提升4.2个百分点,对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7.9%。

第八,对外贸易的效益在提升,出口产品价格的跌幅小于进口,贸易价格条件有所改善。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0.6%,而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了1.8%。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下跌的幅度高于出口,前三季度价格条件指数为1.01,这也就意味着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1%的商品进口,也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条件有所改善,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在上升。

在回答今年以来我国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时,郑跃声表示,今年的前三季度,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同比增速放缓了1.5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幅的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32.3%。这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250亿美元,下降0.9%;进口3644.3亿美元,增长3.6%。从上述数据看出,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增速确实在放缓,但是在放缓的同时,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加快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的政策引导下,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积极进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从加工贸易的主体结构来看,以企业法人为主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民营企业增长贡献显著。随着我国加工贸易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产业分工的格局也开始从以往的加工装备为主的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在延伸。在逐步实现从委托性的来料加工为主,向自主经营的进料加工为主的运作方式转变,这一点我在刚才已经提到过。同时前三季度外商投资企业仍然是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主力军,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0.7%。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10.3%,高于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整体增速9.6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对进出口整体增长的贡献率,由2012年的42.4%,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127.8%。也就是说,尽管加工贸易在低速增长,但是其中增长部分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民营企业。

从区域结构来看,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外贸拉动的作用持续显现。今年的前三季度,广东加工贸易仍然保持着龙头地位,江浙沪长三角地区紧跟其后,但是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增长了23.2%,占到10.5%,比重较2012年提升了5.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迹象非常明显。这其中重庆、山西、河南等主要中西部承接地表现得更为突出。前三季度上述三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对当地贸易的贡献度分别达到了140.3%、114.1%和109.8%。加工贸易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外贸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从加工贸易产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能力在不断增强的情况看,前三季度,欧盟、日占我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37.9%下滑至36.2%;而同期我国对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分别进出口增长4.3%和3.3%,表现好于同期加工贸易的整体情况。

此外,在国内推进加工贸易企业政策内销鼓励下,部分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工贸易从以往的以外为主逐步向内外兼修逐步转型。

发布会上,就媒体关注的上海自贸区成立以后对全国的影响,郑跃声表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在上海正式挂牌,海关总署也在积极支持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分别制定了关于促进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也批复了上海海关关于上海自贸区的具体监管办法。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是否会对周边地区起到推动或拉动作用,认为是不言而喻的。他表示,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会促进该地区外贸进出口的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拉动作用。但上海自贸区的运行刚刚开始,有关具体的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郑跃声透露,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上海自贸区本身进出口的统计也是海关总署面临的一项任务。总署正在完善有关的统计方法,预计从明年2月份发布2014年海关统计数据,向社会公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的情况。

郑跃声在回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问题时,表示国务院专门转发了有关部门的文件,给予了很多积极的支持。从海关来说,也在不断完善和建立相关的制度,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积极研究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统计问题。从现在开始,海关总署已经在努力着手把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的货物纳入海关的贸易统计,并将争取尽快向社会公布有关的数据情况。

发布会上,日本某电视台记者提到,第三季度中国和日本的双边贸易出现了好转的迹象。对此,郑跃声向与会媒体通报了中日贸易的有关情况。今年前三季度,日本列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的总值为2290.8亿美元,下降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5%;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1039.1亿美元,下降2.8%,自日本进口1197.7亿美元,下降12.1%,对日贸易逆差104.6亿美元,收窄了56%。

郑跃声说,今年下半年以来,中日双边贸易确实出现了一些好转的迹象。从7月份起,中日双边贸易月度的进出口降幅连续三个月逐步收窄,其中出口增速在9月份转为正增长1.5%,结束了自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14个月我国对日本出口同比下降的情况。

郑跃声在谈到出口企业状况时表示,根据9月底对近2000家企业网络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7.8,较8月份回升1.7,这是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再回升。其中新增订单、企业的信息、企业经营成本等指数的回升,预示着我国出口将有所企稳。调查数据还显示,反映新增订单的金额同比减少的企业,较8月份减少了3.1个百分点,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信息不乐观的企业较上个月减少了2.7个百分点,反映出口综合成本同比增加的企业较上个月减少1.5个百分点。从企业问卷调查情况看,预计未来两三个月,我国的出口应该还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态势。

就中美双边的贸易进展情况,郑跃声分析指出,相比欧盟和日本,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更好一些,这也带动着中美双边贸易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仍然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美双边贸易的总值为379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7%,其中出口2659.5亿美元,同比增长3%,进口113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6.3%。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美顺差是1528亿美元,较去年收窄了5%。

郑跃声介绍,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额在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25%,原因是一方面来自于我国外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今年前四个月对港贸易中存在一些套利的现象。

(全文根据 2013年10月12日海关总署网站公布的国新办发布会记录整理)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今日头条
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录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