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前进
延续至今的金融危机可能是此次决策的重要原因。过去20年内,中央政府曾数度严控城市地铁建设的狂热,但作为此轮刺激经济方案的一部分,以往被搁置的一些城市地铁方案终获通过。
中国将因此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此轮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预计总投资超8000亿元。而按照既往经验,每投资1个亿的地铁工程,就可以拉动2.6亿的GDP。
而业已拥有地铁的城市,亦在急速扩容,依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未来地铁扩容规划,届时三地将注定跻身世界十大地铁城市行列。
最高兴的或许是开发商,地铁方案甫一通过,“某城迈入地铁经济时代”的房产广告已遍地开花。
地方政府也不例外。“我们庆幸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如果没有国际金融危机,审批不会有如此‘加速度’。”南昌市轨道办有关人士直言不讳的说法,代表了部分城市的惊喜心态。以往城市地铁项目审批,至少需要三四年,而南昌地铁此轮借助扩大内需机遇,仅用一年时间便获批上马。
此轮“地铁热”还有国家能源战略的考虑。地铁研究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汽车泛滥已造成了潜在的石油危机,国家推广地铁,部分基于减少用油的交通替代。
地铁建设还旨在解决中国10年城市规模高速膨胀后造成的交通堵塞难题。“按照今后城市发展的交通规划体系,地铁要承担50%的客运量,公交负责30%,出租车负责20%。三种系统并行,将是今后的发展体系。”
“中国需要开发地铁,这不单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地下资源开发的潮流。”王梦恕说,轨道交通建设在我国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地铁建设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急进局面。
评审隐忧
国务院此前本对地铁建设设定了严格的三项指标:城市人口在300万以上、GDP在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按此指标衡量,目前全国将近50座城市具备了地铁建设的条件。
几乎参与全国所有地铁项目规划论证的王梦恕指出,为限制地铁热,建设城市还被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客流量的调查,需要各站达到一小时二至三万人次以上,二是要求设备国产率要达到70%以上;同时还要保证路网规划的合理性,路网规划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后,各个城市才能申报计划再修。
而此轮地铁热中,由于批复太过仓促,部分程序被忽略,或未有足够重视。
以此次通过的无锡地铁项目为例,由于城市规模太小、客流量不足,该项目一直存在争议。
王梦恕回忆当时项目上马过程说,“无锡能通过,主要就是它有钱。它的财政收入有370多亿元,GDP接近2000亿元。我问他们刨除各项开支还有多少。他们说,还有170多亿元,有财力。我说你人不够,他说先修建,后发展嘛。”
前鉴未远,多年前一哄而上的机场建设,曾经造成某些新机场荒草丛生的闲置惨境。
王梦恕承认,如今的地铁论证“非常匆忙,也没有什么客流量调查。整个地质情况,也来不及研究。本来要搞很多地质勘探,现在完全没时间搞,就仓促开工了。现在大家的思想是,全国一个模式,出不了大问题,要错都错,要杀都杀,就是这么个状态。”
地质不同的城市本该有不同修法,但现在百城一面、千篇一律,埋下诸多隐忧。
中南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的王成立教授同样证实了这样的情况。他举例说,在此前长沙地铁的论证中,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均来自其它各地,对长沙不了解,但地质的论证,却只“花了一两天就评掉了”。
“中国地铁频频发生事故,跟这种评审机制有很大问题。”王成立说。
中国地铁建设史上,已有太多血淋淋的生命。但这仍未能足以警醒地方官员。仓促上马的地铁项目,现在仍大多以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进行。
地铁要“安全可靠,实用经济”
在杭州地铁塌陷事故后,有言论曾指出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的五宗罪。但现在看来,这些问题并未引起警惕。
王梦恕通过南方周末提醒,铁路要求“安全可靠,实用经济”。关键在于解决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合理合同、合理方案四大问题。但现在很多城市依然出现了追求快工期、盲目攀比的不良现象。
一是互相攀比。学者们一直提倡车站规模要小,以单层为宜。但现在,几乎所有城市都在建设双层地铁。
地铁本是客流流通处,国外都是尽量不装修为宜。但现在国内地铁富丽堂皇者比比皆是,既浪费资源,在起火时又危及安全。“莫斯科地铁都是雕塑。几百年都不会坏,也不会烧起来。”
盲目攀比的结果是,有些地方根本不需要空调,也装空调。这些设备,造价高,最终加大了运营费,加重了乘客的负担。
王梦恕透露,南方某个省会城市的地铁项目就是反面例子,牵引量很小,用电量很大,最终造成巨大浪费。“北京是两块钱的票,这个城市六块钱一张票,还保证不了设备的折旧。那怎么行?”
王梦恕说,地铁纯交通经营注定要亏损,国内地铁因此借鉴香港模式,以周边房地产开发补偿损失,以降低地铁票价。但许多地方由于无地可开发,往往造成国家投资,房地产开发商得利的现象。
浙江大学规划系退休教授周复多在杭州地铁塌陷后曾批判地铁规划随意变更,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他在分析多份相关城市的地铁方案后发现,这一现象依然存在。“地铁线路本以居民的客流需求为主,但现在正变成以开发商的意见为主。”中南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的王成立教授同样向南方周末道出了业内普遍的担忧,“有人告诉我,在北京跑部过程中,就有开发商也跟着官员一起去做工作。”“规划不断地修改,导致线路改得越来越不科学。一开始就不科学,到最后就更加不科学。全国都是这个样子。”王成立说。
此前中国公路建设高潮中,一度出现每公里公路倒下一个官员的现象,这一轮大规模投资是否会沦为腐败者的盛宴?王梦恕也提醒,需警惕出现“吃地铁”的现象。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