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既不妄自菲薄 也不恶性竞争

混凝土机械机遇犹存,需各方摆正心态

工程机械与维修:怎样评价混凝土机械未来的市场空间?

盛春芳、陈润余:今年上半年走访了混凝土机械行业十多家企业,几乎所有企业领导者都认为只有尽快将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创新、继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大市场继续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对新型工业化、智能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对工程机械的拉动和提升充满信心和期望。

四化中的城镇化将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而对城镇化的解读五花八门,目前尚未看到科学完整的解读,很多看法仍停留在城镇化就是房地产高潮的来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的局面。中国水泥产量年年提高,达到25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60%,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更显示了混凝土机械将会再有“美好”的明天。因此在产能过剩的混凝土机械行业,还有新进入者和大资金再投入。美好期望的背后隐隐显现出恶性竞争,如继续下去最终会被国际社会的某些势力找出被无辜制裁的借口,所以大家千万别误读目前混凝土机械行业的发展前景,要看到行业超前消费所产生的严重隐患,冷静看待繁荣背后的不确定性。

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在全球市场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兼并和重组了国际三大著名企业,而且技术和经济实力也令人羡慕不已,中国已经成为真正的混凝土机械大国和强国。我们不要把洋品牌认捧成是高端产品而矮化了自己,国内品牌的混凝土机械在性能的先进性、使用的可靠性和功能的适应性等一些方面的参数已超越洋品牌,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有很多高端技术领先于世界。

中国工程机械近十年的发展证明,中国完全可以在基础零部件和类似于挖掘机等大产品方面进行追赶和超越。内斗没赢家,需要行业企业团结一致,企业家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从小圈子的框框中跳出来,以大局为重,如果能在发动机、传动件、液压件、控制器等方面作出贡献,并兼并重组一些高新技术基础零部件企业,使之不受制于人才是真正的奉献,否则做得再大,也是国外零部件的总装厂。混凝土这种今后100年都无以取代的建筑材料会让混凝土机械永葆青春。

恶性竞争致多输局面

工程机械与维修:怎样看待目前混凝土机械市场的竞争形态?

盛春芳、陈润余:不正常的营销秩序和低首付所产生的恶果已有显现,有的企业已陷入难以承受的困境。由于我国营销方式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加上某些用户法律意识淡薄,一部分合同、协议已无法在现实中实施,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得不将已出厂的产品回购。到2013年5月,全行业已有数千台泵车等产品积压在代理商或制造商的仓库中。

然而前车之鉴,仍未引起有关企业的警惕,或是为了继续减少存量,或是为了快速自救,有的企业竟执行不计成本、不择手段、不顾影响的“三不”政策,新的低首付、零首付还在陆续上演。全款(留3%~5%的滞留金)销售的合同经常受零首付行为的冲击甚至被截抢。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企业又变换了促销方式,特别是拿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通过所谓的“比试”来提高自己的身份,玄耀自身产品高超之处。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没有宣布比试条件,没有比对产品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仅让所谓的社会公证处人员(非专业人员)来宣布比试结果,可想而知谁是胜利者了。这种方式虽然对自身产品的营销能够产生一定效果,但也必定会引起被比试产品企业的反感。现代工程机械都是个性化很强的产品,由于产品提供商对用户、对市场的深入程度和需求了解的不同,服务理念的差异,产品的设计、制造会有很大的差异化,仅仅通过一两个小时的比试要得出高下,只能说明主持方对产品的不专业。对混凝土机械而言,即使同一企业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产品,仅仅因为混凝土缸的泵送活塞安装的差异,就会使运行阻力和生产率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能耗和生产力,这是基本常识,何况各个企业不同的产品定位不一样,参数的选择,泵送压力大小的分配、配置高低不一,有的专长于长臂架,有的专长于高扬程远距离,有的专长于高性能,有的专长于高可靠性。仅在型号、规格的选择上各企业就很难统一。当然,企业内部通过试验测试比较各企业产品的优缺点以提高自身产品水平的做法是正常的,但在公众场合进行商业模式比试,在世界市场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标准落地难

工程机械与维修:混凝土机械领域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盛春芳、陈润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国家标准已实施了多年,有关参数的确定基本是按国际通行的惯例等效制定,某些项目根据国情进行了提高。然而近10年的现实表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是实施国家标准最不得力的工程机械之一,混凝土的输送质量和运送过程的安全性得不到应有保证。几十家制造商生产的搅拌运输车能否保证运送的混凝土不分层离析,是否产生泌水或过搅拌尚未有检测和界定,混凝土工程质量能否保证也缺乏最终检验,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否达标令人担忧。

另外,全国20多万台搅拌运输车的运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大多数3桥卡车(总质量为25t)运送量按国家标准约为6m3,而实际大都为10~12m3;4桥卡车(总质量为31t)设计容量应为8m3,而实际为14~16m3,这种50%~100%以上的超载行为会大大影响行驶的稳定性。由于总质量增加,在重载行驶速度不变时,惯性力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使得车辆转向和制动力严重失控,城市工程车的交通事故中,搅拌车占了首位。根源却在于制造商所谓满足用户的要求,求得销售量而造成设计的不规范。目前不少企业为了推卸法律责任,往往搞大车小标,10~12m3的设计容量在车上标6~7m3等,以此瞒天过海。行业协会多次呼吁生产厂商推行国标,但效果平平。国家标准委员会混凝土机械标准委员会主任龙国键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几乎100%的企业产品都不执行标准,真是法难治众。”对此,相关部门正在寻求治理办法。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今日头条
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陆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