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中央:深化金融改革 夯实实体经济基石
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针对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出现的发展动力下降、产业升级较慢、部分资金转入投机市场等现象,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就带来了一份名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提案。提案认为,在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
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针对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出现的发展动力下降、产业升级较慢、部分资金转入投机市场等现象,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就带来了一份名为“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提案。
提案认为,在国际经济竞争新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这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一是要素市场全面紧张。
局部地区出现用工荒、用地荒、用电荒、用钱荒、用水荒和用煤荒现象,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以浙江省来说,台州市67.2%的企业资金紧张,29.5%的小微企业用工短缺;宁波市三分之二的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二是企业综合成本攀升。
原材料、用工、税负成本增加,融资成本上升。难以承受的经营和融资成本迫使一些企业从实体经济抽逃资金。
三是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外部市场萎缩,企业信心减退,发展速度和投资明显回落。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
企业对转型升级力不从心,甚至将资金转向房地产、矿产等短平快项目。温州市2011年“百强民营企业”中,38%的民营企业直接或间接涉足房地产,出现“大企业开发房地产”、“小企业炒房地产”现象。五是银行不良贷款上升。以温州市为例,2012年2月末其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1.74%,比2011年6月末飙涨3.7倍。六是实体经济效益下滑。制造业利润下降,部分企业亏损,出口增幅回落。
民建中央建议:
一要牢牢把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大方向。
强化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利共赢关系,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管理和运营效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大对重点在建工程、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收费制度,完善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
二要努力营造实体经济发展的良好金融环境。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防止信贷和货币政策大起大落、资金供求失衡;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当缩小存贷款利差,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使金融还利于实体经济;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充分考虑中小微企业承受能力。
三要大力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放宽金融准入门槛,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通过适度竞争,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完善金融组织体系,按照“国有主导,大、中、小共生”原则,大力发展民营小型金融机构;在大银行设立专项中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借鉴国外社区银行的成功经验,建立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专业银行。
四要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
规范市场准入,对相关金融主体的资质、设立条件、注册资本等做出严格规定;规范经营行为,严格规定相关自然人和法人机构的经营地域、市场定位、业务范围、经营规模、资金投向等;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关法人机构对存款人或者其它客户造成损失的,要依据损失的不同程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建立银行业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五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积极性。
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加强对地方的分类指导,设立若干省级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积极稳妥推进全国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地方政府应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培育地方资本市场;在坚持现有金融监管体制情况下,对法人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放款人实施金融监管,建立金融预警通报和会商制度机制,增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