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因素致2月制造业PMI回落 经济仍处企稳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自2012年10月以来,中国PMI已连续5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但今年前两个月PMI指数连续出现回调。 对此,专家称,回调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的正常性波动,目前工业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企业后市预期也较为乐观,总体来看经济运行仍处在企稳区间。 春节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自2012年10月以来,中国PMI已连续5个月位于50%的荣枯线之上,但今年前两个月PMI指数连续出现回调。
对此,专家称,回调主要是受春节因素影响的正常性波动,目前工业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企业后市预期也较为乐观,总体来看经济运行仍处在企稳区间。
春节因素导致采购活动减少PMI创五个月以来最低
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从分项指数来看,2月份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周期性较强的基础原材料行业生产指数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处在高位。
库存明显下降。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6.6%,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该指数连续8个月保持在50%以下,最近两个月又出现明显下降。
“另外,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也出现回落,显示受春节因素影响,企业采购活动减少,原材料库存下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报告指出,这些指数变化反映出当前企业库存正在加快,新的生产周期即将启动。
此外,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4.6%,比上月大幅上升8.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3个月内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需求回升仍需助力。1月份新订单指数达到51.6%,为阶段性高点,2月又出现明显下降,说明1月份回升主要受春节效应提前释放带动。”报告称,事实上,从去年四季度连续来看,新订单回升仍显缓慢,内需回升助力从外部需求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最近三月连续下降,今年1月、2月均在50%以下,出口不确定性增加。
分析报告还指出,未来应警惕上游产品价格强力反弹。去年12月份以来,购进价格指数出现明显回升,其中今年1月份达到57.2%,为2011年四季度以来最高值,2月份虽然有所回落,但仍达到55%以上。
此外,一些中小企业依然反映经营较为困难,成本压力较大,新接订单不足。中小企业PMI指数持续多月处在50%以下,今年前两个月不升反降。数据显示,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8%和4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
经济复苏将保持温和步伐
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先行指标,制造业PMI指数的走势向来被当作经济的晴雨表。对于2月份PMI指数的回落,业界普遍认为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但回调的PMI也表明经济复苏不会一帆风顺,复苏将保持温和步伐。
“本月总需求及生产调整带动的PMI小幅回落并不令人意外。考虑到春节因素的扰动,如果将1、2月份的PMI合并考虑,发现比去年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降幅与历史平均的0.4个百分点基本持平,这表明近两个月的制造业扩张势头减缓并未超出季节性因素影响范围。”中金公司最新报告分析指出。
中金公司进一步指出,由于节后备产等原因,3月份企业订单预计将有明显回升,内需增长是目前制造业维持扩张的主要动力。至于未来经济发展,在近期工业企业利润的回升、房地产投资的复苏以及基建投资维持增长的推动下,短期内制造业和整体经济仍将维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事实上,汇丰银行也于昨日发布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0.4,较1月的52.3有所回落。汇丰银行认为,这一回调主要是受春节因素以及外需持续疲弱影响。目前,就业市场仍保持平稳,内需回暖持续,且政策层面仍相对宽松都将继续支持经济回升。
“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落,表明经济复苏不会一帆风顺。”大通证券对未来经济发展显然有些担忧,其分析称,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PMI绝对值与GDP的函数关系已经改变,相对8%的GDP增速,PMI临界值正在逐步降低,这与我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逐步降低有关。
大华继显中国经济学家张帆也提出相应的担忧。“未来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将可能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下行压力将来自遏制房地产价格的措施,解决污染问题。包括车辆废气排放,煤的燃烧等这些高污染行业将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因素。”
张帆称,总体而言,预计经济复苏仍将继续,同时将保持温和的步伐。
货币政策方面,中金公司判断,目前通胀温和回升,尚不足以在短期内引起货币政策的紧缩。但经济增长回升的势头继续,流动性相对宽松,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总体上观察,短期内降准的可能性在降低,货币政策从中性偏松向中性转变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大通证券认为,未来应继续发挥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根据经济景气变化、金融机构稳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等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以引导金融机构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晓静)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