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行业教育提升企业管理素质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任务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人才。除了专门的职业院校培养专业的职业技能外,还包括企业所急需的实用型管理培训。如何在职业教育领域直接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得以有效的解决是行业组织中教育职能的核心问题。 行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其任务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人才。除了专门的职业院校培养专业的职业技能外,还包括企业所急需的实用型管理培训。如何在职业教育领域直接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得以有效的解决是行业组织中教育职能的核心问题。
行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教运行机制,将3个不同的主体及其关系表述得很清楚。然而,现实中所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的方针实际的执行情况是:如今国有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绝大多数已经解体,学校的实习工厂设备闲置。
长期以来,行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责、权、利落不到实处,行业组织的作用发挥受到了限制。体制改革后,行业主管部门的教育职能消失,教育职能统归教育主管部门,这就导致了政府在各类教育问题上权力的集中。在职业教育方面,很多问题基本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几乎没有考虑行业的意见。职业教育必然要涉及到行业组织、企业和地区的教育,就应体现行业、部门、地区、企业等多主体的协同合作,体现不同主体责、权、利的统一,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需要明确各主体部门的责任分工,特别是统筹协调机制和利益制衡机制。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行业如何参与职业教育
发达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都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参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及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监督系统。
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每个行业协会都应设立一个职业教育委员会,作为专业决策机构,并赋予它组建职教机构、制定规章制度、认定培训资格、审查培训合同、确定培训时间、组织技能考试、仲裁双方矛盾及监督咨询行业协会等职责。
在澳大利亚,行业参与被喻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更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澳大利亚通过职业教育法内容的规定,确定了行业企业在制度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参与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也确定了行业企业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功能的发挥。在职业教育制度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行业和企业参与制定资格框架、质量框架和培训项目,从源头确保了职业教育与行业需要及社会需要的统一。尤其是由行业牵头制定相关专业的培训项目,充分反映了行业的需求,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职业教育办学与企业和行业需求的一致性,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符合行业发展的当前需要,也符合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对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有用性问题,从而激发行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的行业参与实际上形成了“行业提出要求+职业教育机构满足要求”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机构不再盲目地通过行业或企业调研来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而只需要严格按照行业制定的培训包实施培训即可。极大地提高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了职业教育的盲目性,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由此推动行业关注和重视其人才培养,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行业企业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的策略分析
行业职业教育应属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行为,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基础,只靠其中一方很难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多主体”、“多行业”的职业教育,要求职教法能更好地兼顾政府、行业、企业及学校等多个主体,规范发展职业教育,强化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制定出多方协同治理的规则。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支持和大力帮助。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为行业提供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各个行业的人才规格需要,通过行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提出本行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道德、知识和技能要求,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服务于各行各业,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满足各行各业的实际需要,还要受行业的检验。同时借助行业教育的平台,指导尽快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为行业服务。
行业组织自身建设、角色完善和权利格局的调整是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作用的重要环节。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作用是通过行业组织自身建设、角色完善和权利格局的调整等环节来实现的。
只有加强行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角色转换,才能很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因为只有加强行业组织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行业发展技术水平,进一步研究和创新生产工艺,完善生产流程,完善产品的检测和检验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的销售渠道,才能促进行业的不断发展。只有行业发展了,做好行业组织的角色转换工作,把办好职业教育当作行业组织的义务,从一个职业教育的旁观者转换为职业教育的参与者,才能提高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才能办好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
建立和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也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要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根据行业生产以及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教育相互配合,制定出行业的职业能力培训体系。既要加强职业教育机构的自身建设,发挥职业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要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建立好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服务。
行业组织支持企业举办和参与职业教育
政府支持不应只是口头上和道义上的支持,更应该在实际上进行落实。包括政策上、文化层面、经费等方面,希望能得到国家财政投入,各种专项经费更多的支持;在征地、基建等方面的经费可享受减免或部分减免的政策或政策扶持;在税收政策上鼓励企业的利润要一定比例的用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免费教育制度等。
政府应着力培育和大力支持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的行业组织,使其承接教育、劳动、人事等综合管理部门授予的服务与管理职能,确立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改变行业管理缺位的局面。还应把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管理职责、办学、培养目标等用法律形式定下来,帮助建立与现在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建立和完善支持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和保证投入效益的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要坚持以下原则:应当转变理念,政府由主办者向服务者的主体身份转变,由出资办学向花钱买服务的工作方式转变;资金的主要投入部分应随学生或项目走,实现不同出资类型的职教机构之间的平等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力争使经费使用产生积累和固化效益,逐步建成优质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实训基地;增强资金使用的教育效益,不断提高服务品质。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终身化”、“社会化”的职业教育,要求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体系、制度、途径等方面,保障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定指导方针、原则和具体可操作性实施规则时,应对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表达。行业组织负责或参与制定有关职业的技能素质标准、职业教育目标及评价标准等;企业有为职业教育与培训配合实训的义务;职教培训是企事业和行政单位录用人员的必要条件。使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约束力和驱动力。
通过依托健康发展的行业社会团体,支撑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并建立行业参与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对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通过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及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我们将持续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操作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及综合管理人才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最终服务全社会。(海科英才(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曹睿)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