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再制造:陕西正在崛起的潜力"小巨人"
在整个机床行业的毛利率在20%左右徘徊时,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去年的毛利率却达到了33%。 面对这一让人咋舌的业绩,参加“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的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崔玉华并不感到意外:“该公司专做高精密机床的再制造,将报废机床作为高级资源回收再进行修复制造,其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新机床制造的成本,利润当然高了!” 的确,和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众多子公司相比,尽管设备成套服务
在整个机床行业的毛利率在20%左右徘徊时,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去年的毛利率却达到了33%。
面对这一让人咋舌的业绩,参加“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的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崔玉华并不感到意外:“该公司专做高精密机床的再制造,将报废机床作为高级资源回收再进行修复制造,其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新机床制造的成本,利润当然高了!”
的确,和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众多子公司相比,尽管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去年的销售收入仅3000万元,但它独树一帜的“机床再制造”定位,使其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在“同门兄弟” 中格外抢眼,成了一匹当之无愧的“黑马”。
“装备再制造产业被誉为极具潜力的"小巨人",而这个"小巨人"可以说已在我省迈出了坚实的、让人欣喜的步伐。”崔玉华教授激动地说。
世界及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再制造业无论从原材料到制作工艺、过程都有悖于制造业”,据崔玉华介绍,它以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采用专门的工艺和技术,在原有制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制造,而且重新制造出来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不亚于原先的新品。
据悉,再制造产业结构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汽车、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再制造在节材、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效显着。每年全世界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达到14 00万吨。再制造节省的能源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或者1600万桶原油,能够维持600万辆客车运行1年。
“全球装备制造业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再制造技术部门,2005年,该部门就创下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朝辉“羡慕”地说起自己的外国同行。
和我国相比,再制造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仅2009年,全球再制造业产值就超过1400亿美元,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近700亿美元。目前,再制造产业已深入到如汽车、压缩机、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轮胎、墨盒、阀门等多个工业领域。
我国再制造行业虽起步较晚,但2005年以来,我国就在不断完善再制造产业的相关支持政策。2010年11部委发布《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例如,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 2007年六部委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装备再制造等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企业和地方开展试点;2009年我国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再制造”。此外,“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把发展再制造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装备再制造业正逢其时
在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厂房,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一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瑞士产ZB700蜗杆磨齿机进行再制造。
据悉,在二手市场,这一设备价格高达350万元,而通过再制造生产的该型号磨床,不仅生产效率和精度提高了,价格还不到200万元。
“机床的再制造,绝不是简单的修理和恢复,而是让它"返老还童"甚至"脱胎换骨"!”宝鸡市科技局副局长安瑛告诉我们,利用高新技术对废旧机床其进行修复、性能升级,所获得的再制造机床在技术性能上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机床的水平。
在陕西秦川设备成套服务有限公司,瑞士AZA蜗杆砂轮磨齿机、日本T-GG300蜗杆砂轮磨齿机经再制造后,机床精度等级超过原机床出厂加工精度,而且操作简单,机床调整方便,可实现多头磨削加工,效率提高30%以上。
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机床工业已不景气,但机床升级改造却成为新增长点。
“机床再制造产业将进入关键突破期”。这是2011年12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化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的普遍观点。历经了1 0多年的高速发展,机床市场的保有量巨大,有专家预测,我国役龄超过10年的老旧机床,也就是可用于再制造的旧机床产品总量可能超过200万台,已进入机械装备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的市场空间巨大。
从更大层面上说,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大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目前全国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如果将被淘汰的装备产品进行修复,便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取较大的回报,有专家预测,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过去,我们中国的企业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尤其在生产业,引进设备不计成本,喜欢用新的、用贵的。现在,随着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理念的兴起,更多的企业在购买设备上趋于理性。这也给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院士专家宝鸡行”第四课题组组长、西安理工大学教授杨水利说。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