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汉子的创业风采 牧民企业家巴音巴图
巴音巴图,杭锦旗巴音乃日呼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蒙古族牧民的后代,巴音巴图从小就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善良质朴,机智勇敢的品格,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不屈不挠,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牧民致富带头人,土生土长的牧民企业家。 巴音巴图出生在杭锦旗原阿色楞图苏木(现锡尼镇)巴音乃日呼嘎查的一个贫穷的牧民家庭。1974年小学四年级就辍学的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 每天望着无边无
巴音巴图,杭锦旗巴音乃日呼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蒙古族牧民的后代,巴音巴图从小就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善良质朴,机智勇敢的品格,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不屈不挠,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牧民致富带头人,土生土长的牧民企业家。
巴音巴图出生在杭锦旗原阿色楞图苏木(现锡尼镇)巴音乃日呼嘎查的一个贫穷的牧民家庭。1974年小学四年级就辍学的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牧民。
每天望着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艰苦的劳动、贫穷的生活并没有磨灭小牧民巴音巴图的远大理想,他想走出草原,接触大千世界。有准备的人总能抓住机会,1978年,巴音巴图所在的苏木联合其他苏木创办的一个硝厂招收工人,巴音巴图立刻放下羊鞭,去当了一名硝厂工人,后来又成了一位电焊工,成天和钢铁“作战”,辛苦可想而知。劳动强度这么大,条件如此恶劣,但年少的巴音巴图仍认认真真的工作,他头脑灵活,能吃苦,手脚麻利,不管干什么事一点就通,学什么会什么,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工友的信任。苏木领导看中了这个又勤快又能干的小后生,委以重任,让他当了一名学区小车司机。从此,巴音巴图就与司机这个行当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有了稳定的、在当时很风光的“铁饭碗”。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到了1980年。这一年巴音巴图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放弃了手中的“铁饭碗”,买了一辆货车,南征北战,搞起了个体运输。当时,中国虽然已吹起改革开放的东风,但在杭锦旗这个偏僻闭塞的牧区,谁也没有想到巴音巴图会丢下“铁饭碗”自谋生路。可脑子活、敢想敢做的巴音巴图从中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就这样,巴音巴图成了当时全嘎查唯一一名走出大草原的个体工商户。
放弃了铁饭碗,就没有回头路。为了多挣一点钱,巴音巴图又当装卸工,又当司机,白天黑夜轮流转,全国各地到处跑,虽然辛苦,但他乐此不疲。渐渐地,诚信吃苦的巴音巴图有了很多客户,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年后,他又买了一辆货车,雇了几个人,扩大了运输量,缩短了运输时间,车轮越转越快,钱也越挣越多。1991年,巴音巴图看到家乡运输行业蓬勃发展,因此,他结束了自己的个体运输事业,带车加入了当时很火的伊盟煤炭公司运输车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巴音巴图在漫漫运输长路上已摸爬滚打了十几年。这一路走来,他一方面积累了钱财,另一方面丰富了创业经验,锻炼了意志,建立了社会人脉关系,为下一步自己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2000年,巴音巴图已成为一名在社会大熔炉里锻炼了20多年的精明商人。此时他自己创业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在煤炭公司运输车队打拼时,他看到了鄂尔多斯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此,巴音巴图又一次辞掉了收入丰厚的工作,筹措资金买了大型罐车、翻斗车、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在东胜建立了自己的砂石厂,为鄂尔多斯市城市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添砖加瓦,初步完成了自己创办企业的梦想。
叶落归根,总是人之常情,走过羊肠小道,踏过人生坎坷路的巴音巴图进入新世纪也有了回老家的想法,因为在那里有他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家乡也急需发展,但为了创业,他把心愿埋在心里,大干了几年。到了2009年,巴音巴图关掉了砂石厂回到了故乡杭锦旗巴音乃日呼嘎查,创办了杭锦旗巴音乃日呼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了工程机械服务队、砂石厂、工程机械零部件商行等,为家乡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他的公司有罐车、吊车、特种用途工程机械等大型工程机械近20台,有的特种用途大型工程机械一台的价格就达到了500万元。公司拥有60多名职工,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年利润达到了几百万元,一举成为杭锦旗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创业路上,他始终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跑运输、搞砂石厂时他就先后从老家带出了10多名牧民青年,负责他们的衣食住行,还传授给他们一技之长。目前他的公司60多名职工中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来自家乡的青年牧民。他自己出钱先后把30多名青年牧民或是派到了全国各地的大城市参加技术培训或是送进了大学校门。不仅如此,这几年巴音巴图还资助了家乡10多名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同时为家乡修路、文物修缮捐款近30万元。
现在,巴音巴图在进一步规范公司运转、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加大了养殖业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今年,他的公司基本完成了养殖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1000亩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同时也带动了家乡的牧民群众增收。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