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责任重于泰山 中联重科践行企业价值境界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企业应超越利润而存在,追求一种超越商业目标的价值公理,那才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话语掷地有声。可见,中联重科在价值追求前表现出一种“宠辱不惊”的谦卑个性,以及对长远发展的如鹰隼般独到中的的视角。

第一工程机械网记者认为,当一个企业已超越了商业价值追求后,企业方能抟扶摇直上青云。1992年,中联重科成立之初便确立了“责任中联”的企业愿景,坚持自主创先、推动产业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如今,作为引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风向的“国之重地”,中联重科更是以强大的企业实力为支撑,厚积薄发,践行社会责任。

自主创新 完善产业链条

中联重科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领军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及起重机械制造企业,名列“全球工程机械50强”,同时中联重科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TC96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单位,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并且中联重科被国家标准委员会确定为混凝土机械和流动式起重机等2个国家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参与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00多项。如日中天的发展,科技创新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联重科作为包含国家科研院所的工程机械企业,在把握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技术研究、实行行业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积极承担企业责任,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并积极发挥行业发展的标杆作用。

1992年前国内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在中联重科的带动下,国内厂家已达上百家之多,我国自主品牌不仅夺回95%以上的国内市场,而且已销往海外市场,形成了与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

超高强钢起重机臂架结构稳定性是决定大型起重机起重能力的关键所在,国内一直没有超高强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规范,这制约着我国大型起重机的发展。目前这一难题已被中联重科研究团队全面攻克。超高强钢起重机臂架结构稳定性计算的难题的解决,填补了国内起重机设计规范的空白,使大型起重机等产品的臂架设计摆脱了模仿测绘的局面,拥有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基础,该技术的运用使得整机起重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确保了设备的安全,为起重机向大吨位、高品质方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随着汽车起重机向高效率、高精度吊装作业方向发展,对操控性、平稳性、微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联重科研究团队重点开展了负载敏感比例系统应对变负载稳定性研究,以及元件、系统微动特性及匹配特性设计研究,力求提高液压系统工作平稳性和响应速度,减小系统液压冲击和系统工作压力,提高机构运动的起制动平稳性,改善系统的经济性。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的系统平稳性、操控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25吨产品为例,系统冲击明显减小,系统工作压力降低约25%, 系统响应时间缩短了50%以上。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中联重科2011年度威风系列汽车起重机新品。

多年来,中联重科沐风栉雨,在科研方面攻坚克难,风雨兼程,诸如掌握核心技术、改进产品性能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自身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中联重科从管理、技术、文化、资本等各方面整合了协作配套厂,将其纳入公司统一的供应链管理,加强对上游配套企业的辐射,发挥中联在产业链中的主体作用,打造产业集群,推动了行业生态链特别是本土配套企业的共同繁荣。

中联重科配套厂——湖南中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前身为沙坪节能设备厂,2005年底成为了中联建筑起重机公司的一个生产基地;目前,中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和工序有:中联重科的全部塔式起重机的塔顶、套架、平衡臂、回转塔身、上支座、下支座、司机室等塔机关键部件;SC型施工升降机;ZR200旋挖钻机的钢结构件;混凝土泵机、泵车的配件;12至50吨汽车起重机的车架等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产品,以及自行设计开发的QTZ40型、QTZ50型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等产品。如今公司年产值4亿元,公司 95%以上员工为当地农民,解决了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回首当初几十人的乡镇作坊,如今已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

目前,如中立工程机械公司的企业已有上百家,在中联周边形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中联重科的配套金额数以亿计。

打造人才团队 培育成长沃土

优质的工程机械如同聪明、可靠的伙伴,而塑造这一忠实伙伴的企业则应该具备内敛沉稳的团队个性、踏实严谨的研究态度、体现企业价值的强烈创新意愿。而团队风格的筑成,倘若没有培育其成才的沃土,与“无米之炊”无异。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左)给龙清泉(右)颁发“中联重科荣誉员工”证书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左)给龙清泉(右)颁发“中联重科荣誉员工”证书

中联获得“中华慈善奖”

中联获得“中华慈善奖”

“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居乐业、融洽祥和、知书达礼、生机勃勃的生活环境,造就一批企业家,造就一批行业技术带头人,造就一个富裕群体。” 《中联宪章》的明文规定确保了公司对员工利益高度负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共同发展,进而实现社会、股东、员工和利益相关方“共赢”。

1992年,中联重科创立时,仅有8名员工,如今员工人数已达到数万名,并且获得了“2011中国年度最佳雇主”、“中国年度最佳雇主(2011)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雇主”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一切源于中联重科“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人才观。

同时,中联重科一直秉持“经营企业的关键就是经营人才”的理念,通过各种培养机制,使每一位在中联工作的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得到提升,职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得以加强,使员工获得“永久的职业保障”。此外,中联重科关心员工的健康和生活,关注环境和安全,为员工提供完善福利、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贴心的生活关怀。

灾难面前彰显大爱

灾难面前彰显大爱

中联重科抗震救灾

中联重科抗震救灾

车队在黑夜行驶

车队在黑夜行驶

道路狭窄坑凹

道路狭窄坑凹

以人为本 灾难面前彰显大爱

2008年,在百年难遇的持续冰冻天气、京珠高速湖南段全线瘫痪的严重灾情面前,中联重科十几台先进除雪设备和数百人次自始至终奋战在抗冰救灾一线。其中三台除雪车始终坚守在长沙市区重点路段,进行清扫撒布作业,累计作业行程超过3500公里,洒布工业融雪盐400多吨,有效缓解了长沙城区的道路冰冻局面。

5月12日四川省地震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中联重科迅速反应,成立了抗震救援专门指挥机构,组建了由技术人员、机手、志愿者等70多人组成的救援突击队。 “中联重科抗震救灾突击队”70多名突击队员分别乘坐服务车出发,28台产品也浩浩荡荡驶出中联科技园,踏上了紧急支援灾区的征途。

“爱心改变命运”的公益助学募捐活动于2003年启动,五年来,中联重科作为“爱心改变命运”的发起单位,于2003年启动公益助学募捐活动。自中联重科首次捐资100万元后,便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的热烈回应。前五年已累计捐资500万元,湖南省慈善总会、潇湘晨报、湖南经济电视台联合中联重科等单位共筹集了6508万元的爱心助学款,帮助9200名高考上榜的寒门学子迈入了大学校门。直接资助了360名贫困大学生,为在校优秀受助学生发放了274人次的“中联重科自强奖学金”。2008年,又将有135名贫困大学生获“中联重科自强奖学金”。中联重科也因此获得了“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及首届“湖南慈善奖”。

在2008年初出资200万元赞助湖南体育发展基金会、冠名湖南举重队之后,中联重科又专项奖励载誉归来的奥运湘军。9月5日下午,中联重科在长沙总部举行湘籍奥运军团凯旋庆功会,给予在本届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战绩的体育湘军100万元专项奖励,并奖励奥运冠军龙清泉、李小鹏各20万元,同时现场授予龙清泉“中联重科荣誉员工”称号。

秉承“个人价值源于企业,企业价值源于社会”的理念,中联重科在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慈善助学、投身地方经济建设、创建两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各个方面以身作则,奋勇当前,承担企业“反哺社会”的社会责任。而这也印证了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企业价值观。

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中联重科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推动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工程机械利器;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与企业一道共赢;兼济天下,反哺社会,使之更好。而这难道不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吗?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中联重科热门机型全部机型 >
中联重科代理商全部区域 >
今日头条
中联重科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录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