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走进国企 “约法三章”助推潍柴集团腾飞

14年前,潍柴集团的“约法三章”,短短72个字,掷地有声,像宣言书,拉开了潍柴集团改革爬坡的序幕;14年后,这短短的三句话,已经化为潍柴企业文化的精髓之一,展现了“政治优势+市场机制”的活力,引领企业由大变强。

自我约束,好班子带出好企业

很多职工还记得1998年夏天召开的干部大会,扇子不停扇风,人们的心里更加焦急:厂子欠税费3亿元,职工半年没有发工资。就是在这次大会上,刚上任的厂长、37岁的谭旭光立下了“约法三章”:

“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之后是减员增效。“拆庙搬神”势必触动一些人的位置和利益,厂领导顶住种种压力,职工人数压缩了40%,中层以上干部也由700多人压缩到200多人。全厂有2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亲友下岗,但没有一个人说情,更没有一个人做手脚。

“约法三章”推动了潍柴发展,其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1999年初企业改革攻坚阶段,领导班子“四项承诺”,其中一项是“彻底转变作风,廉洁自律,求真务实,为职工做出表率”。2004年潍柴动力上市,出台领导干部“六条准则”,第一条就是“严于律己,规范行为,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2009年以潍柴为主体成立山东重工集团,提出“五做五不做”,要求领导干部“做廉洁自律的干部,不做贪图私利的干部”。廉洁从业成为潍柴领导班子的准则。

领导班子以身作则,让职工产生了动力,企业焕发了活力,潍柴去年销售收入近1000亿元,盈利100亿元。谭旭光说:“约法三章”原本是企业领导班子的自我约束机制,随着企业发展,逐渐凝结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全体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制度约束,造就现代企业文化

针对当时领导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高不能低的国企“通病”,潍柴逐步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清除积弊,改善管理,领导干部考评机制率先建立。依据考核结果,每年对干部队伍中前25%的优秀人员实施晋升奖励,对后10%的人员进行优化淘汰,去年,中层干部中有51人被降职或处理。

“考核让每个干部都有危机感,有的说是‘半年干活、半年考评’,可见担子重,压力大。以前那种一张报纸一杯清茶混上一天的工作状态行不通了。”潍柴集团副总经理王勇说。

严格考评之下,一位总裁助理有过降职一年的经历,集团党委书记有过被扣发半年工资的“待遇”。正是领导干部的身先士卒,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热情。

“干就负责,做就到位。”在潍柴厂区参观,处处可见这条标语。以此为理念,潍柴培育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力。恪尽职守、令行禁止、追求尽善尽美、团结协作的精神深入每个人心中。

潍柴集团一方面健全和创新管理制度、强化行为规范,实行关键岗位动态化交流制度、阳光决策制度,以及具有潍柴特色的“4+2”管理等,另一方面提升文化建设,力求制度管理和文化引导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将企业管理引向更高层次。

监督约束,风清气顺干事创业

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针对过去廉政建设安排弹性化、干多干少难量化的弊端,潍柴将廉政建设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注重制度建设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打通直接监督渠道,从2010年开始,向6个重点单位派驻专职监察员,较好解决了“同级监督软”的问题,一位监察员及时发现了管理漏洞,为企业挽回50万元的损失。

采购和招标是容易产生猫腻的环节。集团要求采购员一律不得接受请吃、请喝,收受贿赂,潍柴工程招标阳光操作,全程监督,建立“不良供应商黑名单”。“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120亿元用于技改项目,未发生一例违规违纪事件。2010年以来,共查处违规供应商13家,扣发违约金236万元。

2011年春节,谭旭光在公司内网开通“董事长博客”,截至目前,博客浏览量已近269万人次,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万多条。

今年2月,一名员工在博客中举报客户服务中心部分领导以权谋私、带头破坏企业制度、服务管理缺失、态度恶劣等问题。经查证,相关责任人被调离岗位。集团借此展开讨论,并责成营销公司进一步优化售后服务模式,进行系统整改,并将处理结果在博客中公示。“董事长博客已成为集团暴露问题、实施监督、员工与领导良性互动的好平台。”潍柴集团党委书记徐宏说。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今日头条
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陆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