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 聚焦工程机械行业的选择与挑战

AI摘要

在市场环境不好时,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应当更关注服务,还是销售? 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更需要支持技术发展的政策还是需要宽松的金融环境? 为实现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企业更关注节能型产品的研发还是产品的循环再利用? 本土品牌挖掘机崛起的根源究竟是技术得到认可还是营销方式灵活? 竞争压力加剧下,大型综合性企业和专业型企业谁面临的调整更大? 2012年,市场扑朔迷离;2012年,行

在市场环境不好时,企业的营销策略中应当更关注服务,还是销售?

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更需要支持技术发展的政策还是需要宽松的金融环境?

为实现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企业更关注节能型产品的研发还是产品的循环再利用?

本土品牌挖掘机崛起的根源究竟是技术得到认可还是营销方式灵活?

竞争压力加剧下,大型综合性企业和专业型企业谁面临的调整更大?

2012年,市场扑朔迷离;2012年,行业在未知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家有担当的行业媒体,《工程机械与维修》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行业拨开前进道路上的迷雾。

因此,在由《工程机械与维修》主办、行业内多家主流媒体协办的“201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颁奖典礼上,本刊编辑部花费了数个日夜,提炼出目前行业最为关注且存在较大争议的话题,在现场和网络上共同发起投票,同时也请嘉宾针对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在行业内形成较为广泛的讨论。

变革时代 聚焦工程机械行业的选择与挑战

变革时代 聚焦工程机械行业的选择与挑战

本文为《工程机械与维修》独家向第一工程机械网供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d1cm#page#

服务为王还是销量为王

2011年1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迅猛,远远好于行业之前的预期,而进入2季度,销售状况则急转直下,以往延续到5月份的销售旺势止步于4月份,5月份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甚至同比负增长。虽然之前行业内普遍预期2011年2季度在水利工程和保障房建设的带动下即使增速放缓,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但实际的下滑幅度也同1季度的增幅一样,远远超出了行业的预期。时至2012年的当下,这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明显改善。

高速增长远去,市场持续低迷,让昨天还在鼓着干劲、力争上游的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市场的持续低迷也使得企业开始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究竟应当以服务为王,还是市场为王,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Q1:2011年2季度开始,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持续低迷,至今未现转机。对此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你更倾向于哪种?

观点A:服务为王。与用户同舟共济,培育优质用户群体,追求共赢。

随着市场销量的下滑,以及产品销售利润空间的降低,单纯依靠产品销售使企业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为了规避这种赢利模式带来的风险,不少企业开始从单一的销售转变为“销售、服务”双轮驱动,以客户为导向,以服务制胜,使得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同。

例如,中联重科工起启动全新特色营销E系统服务体系,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模式,形成了以全国营销保障中心为载体、贯穿起重机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新E系统服务模式,给中国工程起重机行业在营销服务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引领了行业的发展潮流。

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推出了“责任 ● 梦想——环保服务大行动”。2011年7—10月的4个月时间里,以“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为主题的增值服务,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显示了企业呼吁全行业、全社会积极加入到节能环保、共建和谐家园这一社会责任担当中来的决心。

而北京三一重机也推出了主要围绕大西线与兰新线等重点工程进行的大巡检活动,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借助四季关怀服务系列活动打造服务新标准,树立行业服务新标杆,赢得市场及客户的深层信赖。

之后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代理商都相继投入资金改善服务设施,加大了对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纷纷推出“服务万里行”、“全国大巡检”等一系列类似的服务活动,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观点B:销量为王、市场占有率为王。在市场低迷期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分析我国工程机械行业2011年2季度销量下滑的原因,一方面原因是整体需求的下降,由于受紧缩政策的影响,国家的一些重大项目停建或者缓建以及高铁建设的降温,直接影响了2011年2季度以来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购置量;另一方面,1季度工程机械销量的暴增,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季度的部分需求,导致市场需求在2季度持续下降。

生存才是硬道理,如果不能够占有市场,企业树立品牌、制定战略等问题似乎都会变成空话。因此,如何抢占市场,似乎才应该是企业最关心的话题。

2011年上半年,为了抢占市场,工程机械企业不惜采取零首付、低首付等方式抢占客户,现在各企业普遍拥有的融资租赁公司又正好为推行低首付创造了便利条件。这边口口声声说着不愿意,但一家开了头,众企业便纷纷而上。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指责价格战,因为存在便是合理。价格战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消灭一批功能日益落后的库存产品;随着生产技术和成本的降低,企业自然而然的具有了打价格战的基础;老产品的降价销售可以为新产品上市造势,并有效阻止对手的进一步跟进;价格战对于短期内提高市场占有率的作用毋庸置疑,这也通过另一种形式间接地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一定程度延缓了未来竞争对手的步伐。

回过头来再看2011年行业的价格战,其起因很大程度源于企业对于市场过分奢求。其实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还不存在供给量过大的问题,目前显现的只是需求不足及客户不够成熟,但企业不应该为了从销量上来实现自己预期的利润总额,而过分的挖掘市场,对客户揠苗助长。 

服务为王还是销量为王

服务为王还是销量为王 

投票分析: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大家的总体判断仍认为服务是实现企业目标最重要的因素所在。三一重工副总经理、泵送事业部副总经理朱丹同样认为,三一重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始终坚持服务为王的理念所换来的,在今后,三一重工仍将坚持这种理念。

无论采用服务制胜还是价格为王,都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实现双方的共赢。而企业真正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其是否拥有成熟、优秀的高端客户群体。价格战固然不是长久之计,服务方式也不能跟风而做,只有以优质服务来培育和争夺高端客户,不断优化自身的客户结构,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d1cm#page#

行业更需要推力还是拉力

在2012年两会上,如何抓好“实体经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一员——装备制造业中的工程机械行业,也必将从中受益。但是要想搞好工程机械行业和企业,政府对于技术创新与金融环境两大因素的支持与创造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Q2: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两会上,如何抓好“实体经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一员——装备制造业中的工程机械行业,也必将受益。对此,工程机械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政府加大扶植力度。以下两种观点,您更倾向于哪种?

观点A:关注核心技术,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政府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逐步成长起来,各大企业凭借产品品质、性能以及服务等方面的提升,逐步占领着本土市场并不断向海外市场进军。但是,从另一角度看,愈加成熟的发展结果背后将是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市场还是用户,均对行业与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中对于研发技术的要求更是重中之重。

如今,以大企业为首的企业研发正逐步向超高、超大等技术难度较大的产品挑战。但从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应用来看,目前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还并未落到实处,对于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研发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针对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的产品还未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可见,技术提升已经成为开拓市场从而进一步塑造中国品牌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监事会原主席、原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副院长龙国键在两会现场就曾表示,“建立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可见,企业是产品研发最为关键的一环。但是如果往更深一层考虑,政府同样应该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是创新活动的执行主体、主要的创新资源投入者,而政府则是创新的引导者。

此外,从推动整个行业进步角度考虑,仅凭企业自身的能力,行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进度和水平也是有限的。人大代表、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过,“政府应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尤其是加大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先企业的支持。一个行业领先企业的水平代表了国家整个行业的水平,把资源优先投向这些企业,有利于提高创新成果,提高投入产出比。”

目前,尽管部分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一定的物质能力,但仍然存在着创新资金短缺、创新人才匮乏、利用外部技术资源和承担风险能力均较弱等障碍。所以,如果政府也能够充当起创新主体的角色,与企业进行充分互动,接下来,工程机械企业的技术突破势必会事半功倍。

观点B:创造更宽松的金融环境,加大市场投资。

金融环境的变化让企业面临选择的困境,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好的当下,如果没有宽松的金融环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实受到极大局限。

前几年,受到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从而推动着工程机械设备销量的迅猛增长。但是近两年,随着之前投资步入尾声,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已然降温,而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开工量锐减、销量下降、产能过剩问题愈加凸显。

除了既有项目已逐步平稳发展,新增投资力量不足,效果尚未明确,也是导致工程机械行业增速放缓的直接原因之一。据报道,至2020年,全社会水利投入总量将达到4万亿元。又一个4万亿元,行业本应为此感到欣喜。但此刻却不免为两方面担忧——水利投资的实施进度和水利建设对工程机械市场的直接拉动效果。抛开水利投资的实际实施,仅从水利建设所需工程机械设备来看,这就是一场持久战,并不能及时拉动工程机械行业销量回升。

其实,高铁、房地产、农业机械均是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经济增长点,而从目前来看,欠缺的恰恰是政府的主动“示好”。如果政府能够在保障全局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放宽金融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尽早尽力地推动需要建设的领域,工程机械行业也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此外,部分企业代表也表示,政府还应调整税收和进口政策,以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提出,目前企业税负较高,国家有关方面应认真研究税收政策的优化调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向文波也强调,希望国家尽可能地保护或扩大市场需求,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控制二手挖掘机的进口,减少对中国挖掘机产业的冲击。

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对于创新的扶持和创造的金融环境都将是不可抗力,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将是未来发展最直接的助力。但换个角度考虑,可以说,政府就是企业发展的主心骨,没有政府的支持哪来的自身的强大呢?

行业更需要推力还是拉力

行业更需要推力还是拉力

投票分析:

从投票结果来看,大家都倾向于政府应当倾向于技术,“关注核心技术,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这与“2011中国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评选活动的主题不谋而合,行业正在从市场驱动进入技术驱动阶段。但从另一方面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政府对于技术创新的扶持并提供好的金融环境,将推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而市场竞争的程度将决定企业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能力。尤其对于历经了坎坷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政府的力量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动力。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主任单增海说,事实上,市场建设是拉力,技术创新是推力,这两方面都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还是应当通过权衡两大因素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

#d1cm#page#

以何种方式实现“绿色梦想”

随着资源、能源的日益紧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两型社会任务日益紧迫。工程机械行业是一个对能源与资源依存度非常高的行业,虽说产品保有量无法与汽车相比,但仍是内燃机的第二大用户行业。如何实现更好的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已经成为工程机械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实现这个“绿色梦想”需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面对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百花齐放固然是好事,但必须有一个足够明确的研发方向的信号,才能够更好凝聚行业的研发动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这个问题。

Q3:在国家建设“两型社会”政策的指引下,企业积极响应。在工程机械领域,以下两种方式,您认为哪种更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更需要政策的支持?

观点A:支持企业研发节能型产品,如混合动力型、节能型工程机械等。

节能型产品是产业能源节约的关键所在。产品必须从新产品方面进行改善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对能源和资源的节约。作为内燃机的第二大用户行业,节能降耗一直是工程机械行业追求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发动机、液压系统、整机匹配等方面的改进,实现产品更加节能,意义十分重大。

事实上,这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节省能源使用量,如何帮用户算好经济账,诸如“省油”一类的话题是不可避免的。工况恶劣的情况下,一些设备一个小时消耗的燃油动辄几百元、上千元。如何优化产品设计,在不影响施工效果的同时,降低油耗使用量,经济意义重大。柳工、山东临工等众多企业在这个方面都有不俗表现。

二是寻求柴油的替代品,尤其是如何利用好清洁能源,例如天然气、电能等能源,都可在工程机械领域找到其可利用的价值。目前,在装载机等产品上,厦工、福田雷沃重工等企业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实践。

三是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率,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混合动力技术,工程机械产品在做功时,由于其作业功率并非连贯恒定,必然产生能耗损失,而这些能耗损失如何能够被回收再加以利用,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近年来小松、三一重机等一大批企业在混合动力方面都推出了相关产品。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途径,比如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中联重科的碳纤维臂架泵车正是通过新材料的应用,降低了产品的总重量。

可以看到,如何实现产品节能,行业内的办法其实是非常多的,而且也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对这类产品予以支持,必然会实现对能源和资源的大量节约。这方面的产品确实应当得到政府鼓励。

但是,目前对许多创新型产品的鼓励程度并不高,即使一款新产品获奖,其所获奖金的数量与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难成正比。特别是这类极具经济价值的产品,更应当得到政府的鼓励,引导用户对其的认知。

观点B:支持循环再利用,推进工程机械再制造。 

随着工程机械产品市场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新产品的消费能力必然大打折扣,相对应的,如何充分利用好市场上已有产品,通过循环利用的方式实现行业的总体节能意义重大。工程机械产品不同部件之间的磨损度差异性非常大,有些部件属于易磨损件,需要经常更换,但有些产品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磨损度都非常小。产品报废时,这些仍然可以使用的部件也被打上“报废”的烙印可以说确实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北美地区资源丰厚,但是仍能培育出诸如卡特彼勒这样具有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企业,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美国从政策上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的报废制度尤为值得参考,毕竟长久使用的产品在排放、安全等方面都存在极大的隐患,这也非常不利于行业“绿色梦想”的实现。

因此,再制造的概念在近年来始终得到行业的高度关注。工信部于2009年12月21日公布了工程机械行业再制造试点企业的名单。然而,3年以来,这些企业在再制造业务方面并没有真正形成产业规模。目前,企业对于再制造业务的关注度非常高,不仅主机企业参与其中,代理商企业也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许多企业都在陆续上马再制造项目。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制造出性能不输于新机的再制造产品,更是可以强化用户忠诚度的有力举措。

然而事实上,行业内对于再制造概念的认识还非常模糊,许多企业都未能很好理解再制造与大修、翻新之间的差异。所以,这就更加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引导人们认识、接受再制造产品,使其成为市场消费的一支真正有力的生力军。如何界定再制造产品,如果为再制造产品创造市场环境,形成对用户的引导,必须由政府从政策的层面加以引导。

以何种方式实现“绿色梦想”

以何种方式实现“绿色梦想”

投票分析:

作为以节能型产品——LG953N节能型轮式装载机获奖的山东临工,该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姚金军同样认为,节能型产品的意义更加重大,这也是企业目前投入的重点。从销售数据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节能型产品对于山东临工装载机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可以看到,无论是现场观众投票,还是网络调查的结果,倾向于A选项的人数都略多一点,可以说,大家相对更为关注如何实现对柴油等能源的节约。这从另一个方面可以得到证实,最近的油价上调等问题使大家对于能源利用的敏感性相对更高。但是,选择B选项的人数也不在少数,可以说这两方面都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都非常希望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d1cm#page#

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缘何崛起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之王,然而,在这个王者争霸的行业中,本土品牌始终未能占据上风。2011年,三一重机突出重围,全年共销售液压挖掘机20 613台,成为当年市场占有率的第一位。与此同时,徐工、山重建机、厦工、柳工和玉柴重工等企业增速强劲。在这种本土品牌集体崛起的大背景下,“本土液压挖掘机企业市场占有率接近40%”当之无愧进入“2011中国工程机械十大新闻”之列。

然而,本土品牌究竟是依靠何种力量崛起的,可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说是因为技术的崛起,有人认为其实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仍较大,市场份额的提升主要是依靠灵活的营销手段。究竟行业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Q4: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2011年市场占有率接近40%,数字亮丽。本土品牌能够取得如此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两个原因您更倾向于哪种?

观点A:技术全面提升,已得到市场认可。

技术提升是行业孜孜不倦的追求,许多年前,正是由于技不如人,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的市场份额才萎缩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正是意识到了失去市场的根源所在,众多本土品牌近十年来卧薪尝胆,始终在追求技术突破。为此,众多企业在液压挖掘机的研发中都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一方面,众多企业将采购体系拓展到全球,特别是核心配套件,与世界先进品牌的采购途径几乎是相同的,从核心配套件的方面确保了与外资领先品牌同样的品质保证;另一方面,对于产品总成,主机企业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将产品质量控制在最优状态,从而力争使各种配套件组合在一起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同时,主机企业与配套件企业也在力求在配套件方面实现突破。许多企业都走过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这样一条道路。在驱动桥、变速器等方面,本土企业已经实现了极大的突破。在液压件、发动机等方面,虽然目前还未有产业化的突破,但行业也已经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实践。

对于许多企业来讲,产品的可靠性是其追求的第一要务,这也是目前企业所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在许多企业的试验台、试验场等设施已经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可以说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可靠性的提升确实是有目共睹的。

对于任何一项产品来讲,技术提升都是基础。在行业已经进入由技术进行驱动的时代,如何有效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尤其是在液压挖掘机市场上,目前实力相近的参与者众多,也唯有当技术占据优势时,才能够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超过50%的目标,技术进步的道路更是不可不走。

观点B:营销方式灵活、有效。

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的技术进步确实有目共睹,产品可靠性、安全性、智能性等指标都有大幅提升,但是与外资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这点在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大吨位挖掘机领域的表现更为明显。在50 t以上的大吨位挖掘机领域,本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仍微乎其微。

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销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市场营销方式的灵活性。首先,本土企业在市场上有着服务的优势,外资品牌,尤其是原装进口机器在中国市场的服务速度相对来讲很难敌得过在本土进行生产的企业。因此,许多外资品牌先后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更大的市场保有量时,才更加方便其服务的开展。但是,毕竟外资企业的研发、管理、生产、营销等环节仍需要在中国与海外总部之间进行沟通,其响应速度难免要慢于本土品牌,因此,在技术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的同时,正是由于服务的便捷性为本土品牌赢得了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的机遇。

另一个角度,本土品牌开拓中国市场时,毕竟是中国人与中国人打交道,就像几年前百度做的关于“百度更懂中文”的广告一样,从沟通的亲和度等角度来看,无论如何本土品牌都有外资品牌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很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初,都遭遇过水土不服的境地,究其根本,文化问题正是其开拓市场方面最大的阻力。其实,就算外资品牌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本土品牌的文化优势也是企业快速建立市场基础时的最大优势。

关于市场营销手段的灵活性也有负面声音,关于零首付、低首付等现象在工程机械产品融资租赁中的蔓延也波及到了挖掘机行业。可以说这种过于灵活的市场营销手段会使企业赢得一时优势,但从长期来看,却有些得不偿失。虽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恰当,但是这个例子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行业的营销手段确实已经足够灵活。

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缘何崛起

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缘何崛起

投票分析:

从投票结果来看,虽然两次搜集的数据略有差异,但基本上两个选项各占一半。可以说这两个方面对于本土品牌液压挖掘机市场份额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主机企业来讲,似乎其观点更倾向于第一个。

2011年,三一重机的液压挖掘机销量占据行业第一,究其原因,三一集团副总裁向儒安认为,技术提升是三一重机取得2011年市场占有率提升的根本原因所在。他强调,营销方式对产品销量产生的效果是短期的,产品技术品质才能够产生长期效果,用户对产品技术的认可才能够真正为企业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d1cm#page#

大型综合性企业与专业型企业谁面临的挑战更大?

当前的市场走势难以判断,可以说很多企业都存在生存危机。行业内有许多专家都预计,“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行业将迎来整合期,相当一批企业有可能会因为市场环境不好而出局,那么,谁有可能始终是强者,谁又可能被洗出局呢?

此时,有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是企业应当扩大产品线,从而分散风险,确保企业能够有更强的灵活性,以免由于单一产品遭遇市场环境不好时导致企业陷入危机;另一种观点则是企业应当尽可能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因为在市场出现问题时,专业化企业才能够生存到最后并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为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

Q5: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涌现出一批具备相当实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和做专做精的专业型企业。您认为,在当今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谁面临的挑战更大?

观点A:大型综合性企业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壮大,工程机械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多个航空母舰级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但是,船大难掉头,目前,市场行情持续走低,这些大型综合性企业必须进行多线作战,面临的生存压力非常大。

首先,随着企业做大做强,企业的关注点和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成倍增加,对原有的在某方面的专业化能力开始减弱,这必然使得对核心业务的控制能力相应有所降低,而业务拓展的同时带来投资面的扩大,各系统、各组织机构间也会出现利益分配上的不公。虽然能够在内部形成适当的互补关系,但也容易使原有的核心竞争优势被弱化。

其次,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开始致力于一体化整合,喜于投资固定资产,追求自主开发核心能力,希望在所有业务领域创建规模优势。这种做法造成企业不能很好的将主要资源用于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板块,同时成本结构和业务流程也不断的增加,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降低。结果就是失去了原来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却又没有培养出新的竞争点。尤其是产业线横跨多个产业或者产业基地分散于多个地方的企业,管理精力的分散会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降低。

最后,过分追求综合性经营会造成管理质量下降。例如并购行为,会使企业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多,使得企业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人员不仅可能没有时间熟悉产品专门知识,而且可能无法运用既有知识恰当评价经营单位经理的建议与业绩。企业集团总部因管理负荷过重而导致的管理质量下降,往往使无关联企业在兼并之后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观点B:专业型企业

曾为混凝土行业技术排名第三的CIFA被中联重科收购,排名行业第一的普茨迈斯特投奔三一已成定局,施维因也已归于徐工麾下。曾经的世界混凝土三巨头今天的变化怕是谁都未曾想到的。

从这三起并购案中,不难看出,专业化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专业化企业的产品类型单一,资源过于集中在某一产业,因此,容易形成对某—产业市场的高度依赖,一旦该行业出现动荡或企业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减弱,企业即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专业化企业很容易遭遇市场容量及技术的“瓶颈”问题。专业化企业如果只发展单一产业难免会使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也会造成企业的资源闲置。另外,由于企业只针对特定产品进行研发,而技术创新又是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因此,企业很容易因为某个开发项目的失败而陷入资金和经营的双重困境中。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有些子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如果单纯生产某一产品,市场进入低谷期的话,企业将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此时,没有别的产品线能够帮助其分担风险,可以说企业的生存形势非常严峻。

同时,对于专业型企业来讲,由于其技术领先性,也非常有可能被拥有较高资本优势的企业盯上,从而面临被并购的可能。如果市场行情一旦不好,专业型企业的市值缩水,可以说被并购的风险更大。

大型综合性企业与专业型企业谁面临的挑战更大?

大型综合性企业与专业型企业谁面临的挑战更大?

投票分析:

这道题在现场和网络上的投票结果虽然略有差异,但其实悬殊并不大,可以理解为选择A选项与B选项的人几乎是同样多的,可见市场环境对于行业内企业的影响非常充分,并没有出现某些企业压力较小的状况。对此,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大型综合性企业未来选择的领域必须是企业的优势所在,尤其是企业刚开始实行综合性战略,要注意管理、技术等方面;尽量采用相关多元化战略,以充分发挥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并节约经营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品牌和市场网络等方面的资源;新的业务领域应具备相当的产业吸引力。决定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其次才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关竞争地位。目前利润较高的产业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这需要企业在决策前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防止因追求短期效应而导致多元化经营的失误。

而对于专业化企业来说,什么时候选择多元化发展或许是问题的关键。企业所在的领域处于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时,可以开始慢慢向新的领域过渡;当出现新的市场机会,而且企业完全有实力把握机会时,不妨早作打算; 当企业成长遇到瓶颈,而企业又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完全可以考虑多元化发展;当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应该果断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实行多元化发展。

本文为《工程机械与维修》独家向第一工程机械网供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