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业海外并购:跳过“陷阱”找“馅饼”

AI摘要

1月31日,三一重工以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收购了德国著名工程机械公司普茨迈斯特90%的股权,引起广泛关注;同日,广西柳工与波兰企业HSW签订最终收购合同,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正式收购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此前,潍柴集团以3.7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成为今年首个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 稍加留意即可发现,新年以来,海外并购市场上还有更多中国

1月31日,三一重工以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6.54亿元)收购了德国著名工程机械公司普茨迈斯特90%的股权,引起广泛关注;同日,广西柳工与波兰企业HSW签订最终收购合同,柳工斥资3.35亿元人民币正式收购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此前,潍柴集团以3.74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成为今年首个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

稍加留意即可发现,新年以来,海外并购市场上还有更多中国企业的身影:国家电网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三峡集团收购葡萄牙电力公司21.35%股份……

“并购市场频吹‘中国风’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目光瞄向国际市场、谋求转型发展的战略考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表示。

“走出去”迎来难得机遇

不少海外资产处于低估值阶段,对于有志于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17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其中,2011年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占我国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37%。”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去年我国企业完成出海并购交易110起,同比增长93%。

“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国际金融危机是外因,国内企业的壮大是内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康荣平表示,目前欧债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发达国家经济停滞不前,中国企业迎来更多海外并购机遇。

我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并购之路起步于本世纪初,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海外并购步伐开始加快。2005年,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为标志,中国企业掀起了海外并购的第一次热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冲动再起。中铝收购力拓、平安收购富通、国开行收购巴克莱、中投投资黑石等特大型案例使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交易额在当年达到了205亿美元,占当年对外投资额的一半以上。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海外并购案成功者寥寥。机构统计,当年中铝、中投、平安等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高达2000亿元。直至2010年3月,民营车企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再次点燃企业“走出去”激情。

“当前,不少海外资产处于低估值阶段,对于有志于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王志乐说。

行业多样主体多元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已不局限于资源行业。批发零售业领域成为新的拓展领域,民营企业也走向台前

与过去不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已不局限于能源、矿产等资源行业,消费品、工业品等批发零售业领域成为新的拓展领域。如海尔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华为以5.3亿美元收购华为赛门铁克的49%股权、光明集团收购澳大利亚食品控股有限公司玛纳森75%股份等。据统计,2011年,消费品和工业品领域海外并购占交易总量的35%,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

在消费领域的海外并购中,企业更多关注于新技术、营销渠道及品牌的收购,以此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有效路径。

光明集团副总裁葛俊杰表示,光明收购玛纳森正是看中了其丰富的渠道资源,“传统的转手贸易分销模式毛利率在5%至10%左右,而玛纳森商业模式的毛利率可达28%左右。”

在机械制造行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已经完成了对全球第一、第三品牌的并购,徐工集团也正在参与对全球第二品牌的并购。

作为海外并购的新兴力量,不少颇具实力的民营企业正更多走向台前。与国企特别是央企相比,民营企业关注的范围更广、决策机制更加灵活。有专家表示,在未来的海外并购中,民营企业将成为重要力量,更多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回溯。

完成并购只是开始

并购不同于证券产品低买高卖。如果没有资源整合能力并购没有意义

完成并购只是一个开始。对企业而言,难度不仅仅是“走出去”这第一步,更在于能否完成与被并购企业的融合。

“如果并购之后没有能力整合,那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杜奇华强调说。

针对近来许多人提出的“欧洲成为境外并购首选之地”,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罗红波认为,尽管欧洲市场尚处欧债困境之中,在市场底部去并购也符合投资法则,但欧洲市场是十分成熟的市场,规则复杂,如果只是看中价位低而贸然前往,会面临更多的后续风险。

专家指出,评估海外并购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按此衡量,近十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至少有70%是失败的,即便目前看来颇为成功的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也是在历经7年艰辛磨合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不要认为海外并购是发展道路上的一条捷径。”多位业内人士强调指出,海外并购不同于证券产品的低买高卖,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并购企业不能仅根据市场短期表现轻易作出判断。

海外并购一直被视为“勇敢者的游戏”,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过去20年里既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前方是馅饼还是陷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已不可阻挡。

买卖新机、二手机
行业展会
学习交流
设备最低价
行业前沿信息
挖掘机
养车维护
扫码加群
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评论(0)
nothing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