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规划获通过 核电装备产业有望回暖
近日,环保部通过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即《核安全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国内核设施建设及相关领域将全面提高核安全标准。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规划颁布实施,包括核电安全技术装备、核燃料处理等领域的产业将得到发展,停滞了一年的核电装备产业有望回暖。 标准提高促设备更新换代 自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便及时反思,严格监管国内核电装备业的发展
近日,环保部通过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即《核安全规划》)明确提出,未来国内核设施建设及相关领域将全面提高核安全标准。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规划颁布实施,包括核电安全技术装备、核燃料处理等领域的产业将得到发展,停滞了一年的核电装备产业有望回暖。
标准提高促设备更新换代
自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中国政府便及时反思,严格监管国内核电装备业的发展。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我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4月15~8月5日,由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组织的国家民用核设施综合检查团,对我国在役和在建核电站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9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重申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核电发展战略。
“中国在役和在建的核电审批项目大多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与日本福岛的原理类似。因此,自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国家对核电装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就不断升级。”中广核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记者透露,目前,已有4份规划和报告上交到国务院。除了《核安全规划》外,还有各大核电站的安全检查报告以及调整后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值得注意的是,《核安全规划》在核电、研究堆、燃料循环、核技术利用、核安全设备、铀矿冶、早期核设施退役治理,以及科技进步、应急、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
“从目前来看,三代核电技术全面取代二代技术已成大势,而三代技术中的AP1000凭借其安全高效性将逐渐成为未来核电技术主流。”上述人士表示,在核电安全技术装备领域,高标准对传统核电设备供应商提出技术更新换代要求。
目前,这一技术模式已经得到了中核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认同,即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图纸,以标准模式快速建设核电站。资料显示,中国斥资131亿元引进了美国西屋技术和设备制造第三代核电站,中核、中广核、国核技均参与其中。
此外,包括管道、安全壳、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及支承锻件等在内的民用核安全设施也有望崛起。目前,国家核安全局对于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采取许可准入制。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年,有超过20家企业相继获得该项许可证,上市公司中南风股份、陕鼓动力等位列其中。
项目重启增加企业订单
事实上,除了核电装备业标准提高带来的更新换代外,核电装备项目的建设重启也进入了倒计时。这无疑成为核电装备产业回暖的又一征兆。
近期国内一些重要核电站项目已开始恢复建设,相关的核电设备供应商也陆续重获新订单。资料显示,哈尔滨电气集团近期接到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的核岛主设备订单,而三门核电站1号机组也于近日开始恢复建设;东方电气公司目前在手核电订单400亿元左右,毛利率还将继续提升;江苏神通今年新增2亿核电订单,目前还有4亿核电订单没有确认收入。
中国核电行业协会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已运行和在建机组装机规模逾4100万千瓦外,还有1600万千瓦已开展前期工作等待开建,涉及核电设备需求规模达3200亿元。根据发改委制定的规划,截至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市场机构预测,未来5年,国内核电装备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元,到2020年有望达近万亿元。
研究报告表明,核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仍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当前节能减排压力剧增以及“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达15%”政策目标的强制推动下,核电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研究报告表示,核电设备制造商在手订单充足,目前处于收入确认的高峰期。随着福岛事故的影响逐渐淡化,国内核电行业已经开始回暖。新项目审批开闸的临近,将带来核电板块的估值回升。
不过,中金公司则预测,2014年后核电设备交付量每年仅为4GW~6GW,其中假设2020年装机目标为60GW或70GW。这样的市场规模远低于2012年的峰值11GW。中金公司认为,核电设备市场在中国已不具备增长性。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