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CM首页 | 资讯
首页 资讯 视频 直播
整机 品牌 二手 代理
专题 图片 市场 排行

中国铁路:推迟通车之喜与提前通车之忧

原定于这个月通车的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汉宜(昌)高速铁路,日前宣布推迟。无独有偶,石(家庄)武(汉)高铁、武(汉)咸(宁)和武(汉)黄(石)城际铁路等最近也纷纷传来推迟通车的消息。(11月8日新华社)

但凡工程建设必然有其科学规律。但我们看到,很多高铁项目都是提前通车。比如,从最初的五年工期到实际两年7个月完成铺轨,京沪高铁再改高铁建设速度记录,这个时间在国外建设高铁时,还不足留给路基自然沉降。

如果是在技术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监督到位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建设效率应该可以理解,因为提前通车既能缓解运输压力,还能节省建设成本、时间成本。但问题是,提前通车往往变成了“大干快上”的代名词,本该是民生工程、安全工程的高铁项目,反因提前通车被质疑为“献礼工程”、“政绩工程”。

众所周知,京沪高铁多次“趴窝”、“7·23”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已让高铁陷入舆论旋涡。据相关报道,广深高铁被曝出存在53处隐患,铁路人士称幸好没有提前通车。这一方面说明,提前通车并不是什么好事;另一方面说明,尽管高铁技术已经成熟,但隐患依然不少,为赶工期提前通车,只会埋下“定时炸弹”。

“7·23”事故发生后,铁路主管部门最明显的两个动作是,一个是铁路系统全面“体检”排除隐患;一个是铁道部明令严禁缩工期。而近期多条高铁线推迟通车则可谓一大喜讯。

其一,推迟通车说明安全终于成了高铁工程的第一要素。“7·23”事故发生后,温家宝总理就指出,高铁失掉安全就失去了可信度。

其二,尽管中国高铁在海外没有发生过事故,“7·23”事故却改变了海外舆论对中国高铁的评价,这必然影响到高铁的对外合作。推迟通车无疑有助于维护中国高铁的市场形象和国际形象。

其三,铁路部门开始尊重工程建设客观规律,尤其是已经被国外反复证明过的科学规律。“大干快上”式的破纪录毕竟是一把双刃剑,有有利的一面,更有不利的一面,而且不利的一面更突出,后果更严重。

其四,铁路系统的政绩观正在发生一些改变。以前,提前通车据说不少是为了表政绩,但经过一系列事故之后,现在终于明白如果没有安全保证任何政绩都会变成零。但愿我们的高铁不仅推迟通车,而且对建设工程进行严格监督,严格按照科学规律施工、建造。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卡特挖掘机
今日头条
相关资讯
小松节油大赛
评论
登录
发布

应用推荐

第一工程机械
第一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