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拓机械:引领沥青再生设备低碳浪潮(图)
近日,国内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倡导者——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荣获由中国工业论坛组委会颁发的“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的称号,铁拓机械总经理王希仁同时被评为“低碳经济先锋人物”。面对这些荣誉,王希仁表示,铁拓机械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我国的低碳环保事业依然很艰巨,需要各行各界的共同努力和付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均土地和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在“十二五”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号召下,在国
近日,国内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倡导者——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荣获由中国工业论坛组委会颁发的“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的称号,铁拓机械总经理王希仁同时被评为“低碳经济先锋人物”。面对这些荣誉,王希仁表示,铁拓机械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我国的低碳环保事业依然很艰巨,需要各行各界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人均土地和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在“十二五”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号召下,在国际原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铁拓机械提出了“环保再生,倡导沥青新技术;节能减排,打造低碳新财富”的新口号,加大对沥青设备的研发,降低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路面养护单位对沥青的依赖,协助用户创造出新的利润增长模式。
附件铁拓机械获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
中国工业论坛
看得见的低碳经济
“沥青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的意义非常重要。”王希仁语重心长地说。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超过3万公里,占世界第二位,其中90% 以上是沥青路面。上世纪九十年代修筑的一万多公里高速公路已经陆续进入大中修期。
按每年路面大中修时铣刨铲除的沥青废料为10%计算,现已进入大修期约一万公里的沥青路面将产生700-800万吨旧沥青废料。5-8年后,每年3万公里沥青路面维修铲除的旧沥青废料将达到2100-2400万吨。按照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规划,20年后,我国有8万公里高速公路,每年维修所铲除的旧沥青废料至少有5600-6400万吨。
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铁拓机械再生设备采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实现对沥青的再生,并在杭州、上海、苏州、昆明、青岛、广州、沈阳等地一些道路施工单位得到广泛应用,使大量的废旧沥青得以变废为宝,重新回收利用。这种回收再利用的经济效益,我们以铁拓机械的沥青再生组合设备RLB-1000为例,设备生产能力为80吨/小时,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0天,这样算下来,需要废旧沥青12800吨;而每利用一吨旧沥青混合料,可节约50公斤沥青(约200元)和1吨沙石(约35元),为235元/吨位,这样算下来,每月可节约资金达3百多万元,,由此可见,铁拓再生设备经济效益显著。
自主创新,谱写铁拓生命之歌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企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动力源泉。十一五规划期间是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历了创业初期对其他厂家的模仿后,铁拓机械开始了对沥青搅拌及再生设备的自主研发,从而真正走上了企业自主的道路。沥青再生设备的研发,不仅对铁拓机械来讲是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更对整个行业的低碳事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但由于我国沥青道路建设起步比国外晚很多,国内对于再生沥青的应用还是非常少,只是在最近几年,废旧沥青的回收才经逐步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我们不能因为路不好走而放弃未来整个市场,铁拓机械已然开始了缜密的布局:为建立起自己的研发体系,每年都从大学招揽一批优秀人才加盟,与高等院校、研究所进行技术联合,与海峡对岸携手共同开发等等。
为了自主研发沥青混合料热再生设备,整个技术团队做了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有效解决了烘干滚筒粘附困扰,沥青在生产加热过程中的老化问题、废气一部分抽到再生烘干滚筒燃烧室进行二次燃烧难题。研发实力的逐步强大,使铁拓机械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已经开发三大系列60多种型号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和沥青再生设备,大部分产品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摆脱了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和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至此,铁拓机械真正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牢牢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
低碳节能,任务依然艰巨
“市场前景广阔,但沥青再生应用的推广还需要相关部门加以引导,作为企业,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开发出性能更加优越的设备,加大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目前,我们在厂拌热再生领域正与长安大学开展多方位合作,旧沥青混合料材料评价方法与再生工艺综合研究等项目已启动,与工程机械学院合作的泡沫沥青发泡装置研究、如何提高搅拌缸搅拌效率等项目也将启动。”王希仁最后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是将所有沥青再生设备做全、做完整,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沥青再生设备生产厂家,但低碳节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界同仁一起努力,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大力引进和资源再生项目;尽快制订出关于沥青再生行业和企业标准,并在实际中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和应用,降低碳排放强度。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