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银行发放新增贷款将控制在8万亿元
2010年前11个月银行发放信贷总额7.4517万亿元人民币,距离7.5万亿全年目标仅余483亿元额度。据悉,监管层已叫停12月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据称2011年信贷投放目标或减一成,且季度投放比例或不再设定。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前11个月银行发放信贷总额7.4517万亿元人民币,距离7.5万亿全年目标仅余483亿元额度。据悉,监管层已叫停12月固定资产贷款投放。据称2011年信贷投放目标或减一成,且季度投放比例或不再设定。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2010年12月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所谓“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就是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方面,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和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不等于紧缩。在不同的时期,“稳健”的含义并不相同。1998-2001年,我国经济面临比较严重的通货紧缩压力,期间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反通货紧缩;2002-2008年,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基础货币供应过量,流动性过剩,因此期间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是对冲流动性,紧缩银根。
目前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指货币和信贷增速回归常态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曾针对常态下货币供应量增速调控目标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GDP实际增速+CPI(通货膨胀率)+(3%~4%)。如果2011年经济增速为9%,通货膨胀率的预期目标为4%,那么,2011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标志就是M2增速要被控制在16%~17%区间内。由于信贷增速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基本一致,因此,为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全年的信贷增速也应控制在16%~17%,换算成增量就是8万亿元左右。
从目前的情况看,2011年实现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的转变难度并不大。据测算,2010年年底,信贷增速大约可控制在19.5%左右,M2增速可控制在19.0%左右,这样的增速水平离16.0%的调控目标仅一步之遥。
对银行进行差别化管理,淡化信贷管理指标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月5-6日在京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了2010年人民银行主要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了2011年工作任务。
此前央行在相关报告中指出:“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要在原差别准备金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其调整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体现宏观调控的要求。”
央行近期商讨的对银行进行差别化管理,淡化信贷管理指标,其实质是向市场透露出偏紧的货币政策信息。2011年差别化政策的陆续出台,未来加息空间有限,货币政策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住信贷规模,加大差别化政策的力度,央行和银监会应该将2010年所尝试过的一些差别化的政策进一步细化并且制度化,这样可以避免目前一些一刀切的政策致使商业银行争先冲规模的弊端;对于2011年货币政策上的预测,监管层对商业银行一刀切的信贷管制次数较2010年会明显减少,2011年定向票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差别性的工具将被更多的使用。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元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强劲,货币信贷控制难度加大是央行进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导火索。2010年信贷规模超监管部门年初设定的目标值已无存疑。考虑到目前有关部门对项目投资审批仍较松、新建项目数量维持在高位以及政府换届选举等因素将导致2011年有可能再次出现信贷过度投放,央行已多次表态,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合理投放贷款。
但如果对新增贷款过于严格收紧,则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从而伤及实体经济增长,因此2011年货币信贷控制难度加大是央行进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导火索。新的信贷体制的实施要求央行和银监会共同来实施。
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进行合理信贷投放,对抑制信贷盲目冲动有较好的效果。央行不再设定信贷目标,而是根据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动态拨备率和存贷比指标来指导信贷投放,这有利于监管部门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动态信贷需求和通胀水平进行调控。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体现监管层宏观调控的要求。商业银行要想避免被执行差别准备金,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减少贷款投放、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等,这对抑制信贷盲目冲动有较好的效果。
淡化信贷管理指标并不意味着放任或者严格收紧信贷规模,央行对新增信贷是密切关注的,一旦新增信贷超警戒线,就会出台紧缩政策,2011年第一个可能的出手窗口是1月中旬。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