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讨论了政府在下一个5年期遵循的总体原则,修改后的建议稿将在此后不久公诸于众,但其中应不会包括任何具体的经济增长或环境保护目标。在未来6个月中,国家发改委将咨询学术界、国际机构和智囊机构专家的意见,并与其他部委协同起草详细的“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2011年3月份的人大会议最终审议。
这一事件反映出中国决策当局对未来5年的预期。尽管这些总体政策原则不应被视为所有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但无疑会透露出未来五年内经济格局的发展走向以及政策性的取向,特别是具体到各行业的发展侧重。
国内外经济环境仍复杂兼具不确定性
与5年前起草“十一五”规划时相比,此刻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存在着一些并不乐观的因素。尽管增长的反弹已经使全球经济走出衰退,但复苏可能会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由于工业化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使增长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缩小其产出缺口,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面临外部需求的负面冲击。在外部需求可能继续疲软的情况下,为保持中国的高速增长,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是重中之重,但未来5年内投资对总体增长的贡献仍将超过消费,因为不管从单位产出还是人均存量的角度来说,中国都需要继续增加资本积累,尤其是通过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工程机械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同样明朗可期。
人口老龄化影响的隐现、有限的非农用地、收入不平等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自然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严格限制都可能会阻碍中期内的经济增长。“十二五”规划可能会强调衡量增长质量的多项指标——包括要素使用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不是以牺牲愈发稀缺的资源为代价来追求高增长。
鉴于对外部需求前景不太乐观,中央可能会在2011年3月将“十二五”规划的GDP增长目标从“十一五”规划的7.5%下调至7.0%。从周期性和长期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一增长目标只是策略上的目标,而不具备有基础的实际意义,如果出现2008年底那样大规模的失业和企业亏损,政府不可能不采取进一步的刺激和激励措施。
“十二五”规划大纲将可能涵盖以下议题: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加速传统产业改组、整合,促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平均工资,结构性减税,限制社会高收入人群的报酬(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以提高国家财富分配中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例;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部分新规划将致力在2016年将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目前为46%),该目标将通过推动中西部省份的投资,加快农村地区的土地整合来完成。收入分配改革将逐渐增加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增加。未来的消费重点很可能为高品质、大品牌甚至是奢侈产品,为非必需消费品、保险及其他服务行业提供的良好的需求,新兴战略产业的预期增长强劲。预计政府即将规划更多的支持政策促进医疗、替代能源、环保、信息和新材料等行业的投资增长,这将在中期大幅提高这些行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加速传统产业改组、整合,以及促进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未来5年内,7个新兴战略产业对GDP的贡献将从目前的低于2%上升到8%。目前,国家发改委以及各行业管理部门正在起草指导方针和制定具体行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预计有关政策、方针将于2010年年底完成。在新兴战略产业中,装备制造业、医药、替代能源(尤其是核电)、节能汽车以及环保相关技术和产品很有可能在未来5年大幅增长。
相比之下,预计政府将继续推动传统重工业的产业整合与重组,其中包括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冶炼,造纸和其他能源消费等行业。一方面,行业整合将巩固领先企业在其行业中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消除行业中的过剩产能将有益于改善这些行业的竞争环境,稳定利润率。国内传统重工业中的龙头企业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受益于政府支持的行业整合。#d1cm#page#
收入分配的改革
在与相关政府部门讨论之后,预计即将出现的收入分配改革将可能触及下述问题:在竞争性行业中建立薪酬调整机制。该机制可能令竞争性行业的平均薪酬在未来5年内增加一倍;政府可能会促进员工组织的发展或推动员工代表与雇主谈判年薪及其他形式的报酬,此举可能有助于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上涨;政府可能考虑限制高收入人群的报酬,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
收入分配改革的长期影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重大。由于既定趋势,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将继续促进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升级。个人平均财富的增加也将令金融(投资资产)、娱乐、医疗、教育及旅游服务的需求上升。目前农村地区的家庭收入还没有达到城市收入2001年的水平。同时耐用品占有率仍处于低位。收入快速增长及城市化加速可望逐渐改变农村居民消费模式,令其更加接近城市居民消费模式。未来5年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将因此得到巨大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目前的状况下,政府可能将通过直接补贴和提供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方式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以缓解收入不均的影响并从社区层面改善社会管理。政府将可能推出工资集体协商制并定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时也可能采取所得税减免的方式来提高收入。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为了实现在2016年将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目前为46%),政府可能会推动沿海地区制造业向内陆转移,并且增加在这些地区的基建设施投资。例如,近期铁道部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人民币1.5万亿元在西部省份修建一条总长为2万km的铁路。政府将鼓励私人投资者在西部地区投资国有企业主导的行业,如金融、建筑、采矿以及其他服务行业。由此,工程机械等行业将受益于中西部地区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增长的重要动力。政府将着力消除阻碍农民安置、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城市服务业就业增加方面的体制性障碍,而这些政策措施应会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及扩大内需注入新的动力。
房地产改革的推进
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加剧了对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扩大和部分投机性购房的担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议可能提及“十二五”期间在部分城市开征房产税以及关于确保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廉租房)投资的稳定资金来源和税收优惠的措施。
“十二五”规划很有可能在很多方面与“十一五”规划类似,因为5年前提出的重要主题(如节能环保、改善社会福利、农村基建投资、创新和产业升级等)仍是2011-2015年增长可持续性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在2012年政府即将换届的情况下,改革持续推进比显著加速的可能性更大。预计“十二五”规划不会有重大的改革承诺变化,中央倾向于保持当前政策的持续性和增长的稳定性;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也不太可能做出激进的改革承诺。
期待你的精彩评论